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昔日明星药企,押注CRO续命

2025-08-13 16:33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赛柏蓝

在业绩爆雷三个多月这家上市药企突然抛出重磅收购计划,是精心布局的翻身仗,还是退市边缘的最后一搏?



01

收购CRO,“保壳自救


2025812日,南华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华生物”)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慧泽医药”)5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慧泽医药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这一动作被市场解读为公司在退市危机中的自救之举。


公告显示,南华生物与程泽能、易木林、长沙君合致远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长沙市履方医药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标的公司合计51%股权。


据悉,具体收购方案由各方根据法律法规及南华生物所适用的上市监管规则等协商确定,最终以经各方协商并签署的正式交易协议约定为准。


并购慧泽医药,南华生物意图很明显。一方面有利于公司生物医药板块业务发展延伸,从而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双方在细胞临床转化研究和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业务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资产整合,将有利于提升经营效率,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整体而言,本次交易将有力增强公司的整体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培育公司在新质生产力体系中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符合战略发展需要。


资料显示,慧泽医药是一家专注于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的专业CRO公司,85%以上的收入来源于临床评价服务。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慧泽医药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已与国内外三百多家医药(含器械)A证企业(自行生产的MAH)、B证企业(委托生产的MAH)、C证企业(受托药品生产企业)、药学CRO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完成各类型技术服务项目超过1000项。这些资源与南华生物现有生物医药业务具有显著协同性。


收购公告特意强调,本次交易将以现金方式进行,不涉及发行股份,也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这为处于退市边缘的*ST生物提供了快速推进交易的可能性。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宣布收购前一周,南华生物完成了董事会换届,杨云当选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业内人士认为,南华生物此次收购是新的管理层计划“保壳”自救——根据退市新规,如果2025年公司仍无法实现净利润转正,公司将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而并入慧泽医药全年约1000万元的净利润后,再加上自身业务可能的改善,恰好有望满足“净利润+营收”的保壳指标。



02

昔日省属明星企业,业绩承压


资料显示,南华生物成立于1991年,曾是湖南省生物医药领域的明星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3亿元,实控人为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要从事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两大板块业务。


在生物医药领域,公司聚焦干细胞、免疫细胞储存及技术服务、干细胞应用研究等前沿方向,坐拥90余项专利,主导项目工程化外泌体治疗脑病曾入选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


近年来南华生物的业绩却一路滑坡。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亿元萎缩至1.34亿元,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累计亏损超过6000万元。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生物医药板块收入仅0.98亿元,同比下降2.98%,占总营收的73.32%;节能环保板块收入0.35亿元,同比微增2.03%


更令人忧心的是公司的资金状况:2024年货币资金从4.94亿元骤降至2.07亿元,降幅高达58%,而应收账款却增至1.40亿元,存货同比激增219%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营业收入为4900万元-52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632.48万元下降7.68%-13.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0万元-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839.2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55万元-805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119.71万元。


南华生物业绩滑坡有着多方面深层原因。从业务结构看,公司业务涵盖细胞医疗、节能环保等,业务分散且缺乏绝对优势的核心业务。如细胞储存及技术服务,虽有一定市场份额,但面临同行激烈竞争,难以形成强大的盈利支撑。


市场环境层面,其生物医药业务受政策限制与市场培育缓慢影响,转化应用进展缓慢。例如干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批严格,导致相关业务营收难以快速增长。同时,节能环保业务面临行业竞争激烈、项目回款周期长等问题,进一步制约盈利。


20254月的业绩变脸事件,更是彻底暴露了南华生物深层次的管理危机。


南华生物突然发布业绩修正预告,将2024年净利润预期从盈利1250万元-1550万元大幅下调至亏损1900万元-2100万元,业绩变脸幅度超过3000万元。


市场反应立竿见影。公告次日,公司股价开盘即封死跌停板,连续两日一字跌停,市值蒸发数亿。短短48小时内,这家老牌生物医药企业被推至退市悬崖边缘。


公司业绩预告突然变脸,给出的两个理由看似简单却暗藏惊雷。


审计过程中发现部分经销商未达销售预期,基于谨慎性原则调减0.14亿元销售收入;因个别客户信用状况恶化,对相关应收账款单项计提0.21亿元信用减值准备


两项调整合计不过0.35亿元,却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据退市新规,公司因净利润为负且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直接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条件,股票简称变更为*ST生物


就在业绩暴雷前,公司还高调宣布拟使用闲置资金3亿元进行委托理财。手握3亿现金理财,却被0.35亿的调整推向退市边缘——这种荒诞对比引发投资者强烈不满。


对于此次收购CRO企业,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让南华生物痛定思痛,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细胞治疗主业,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甚至有投资者建议,公司应出售节能环保业务,回笼资金投入CAR-T临床研究,同时推动慧泽医药向创新药CRO转型,形成细胞治疗+创新药研发的双轮驱动模式。


南华生物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其选择将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继续在资本运作中挣扎求生,还是回归技术创新的本源,这不仅关乎一家公司的生死,也为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案例。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8wmRxANHfX5WymPdpFaBlQ)

 赞(1)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2 23:24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