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造假超17亿!这家药企总裁被罚1500万,10年禁入!

2025-07-29 16:10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GMP行业药文

640.png

2025年7月14日,一则爆炸性消息震撼资本市场:中国证监会向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其子公司通过无商业实质的交易虚增收入与利润合计超17亿元,导致连续四年财报失真。公司实际控制人钱群山被处以1500万元罚款,并被实施10年证券市场禁入。

一时间,ST苏吴(吴中医药股票简称)从一个地方龙头企业,变成了退市边缘的“问题公司”。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这场风暴的核心,看清其财务造假是如何实施、为何恶劣,以及这一事件对医药行业带来的警示。

一、造假17亿!虚增收入的“账面魔术”是怎么实现的?


据证监会告知书披露,吴中医药旗下的三家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吴贸易发展(杭州)有限公司、江苏吴中海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浙江优诺德贸易有限公司等多个关联方开展了大量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

所谓“无商业实质”交易,是指这些业务并不具有真实的货物交易或服务内容,仅仅在账面上做了一笔流水,以达到虚增营业额和利润的目的。具体表现为:

  • 2020年至2023年,四年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77亿元;

  • 对应虚增营业成本169亿元;

  • 虚增利润合计达7589.75万元。

从比例上看,部分年份虚增收入占当期披露营收高达26%,虚增利润占总利润的近52%。这不仅严重误导了投资者,也是对《证券法》第78条“真实、准确、完整披露”的赤裸裸违反。

科普一下:什么是虚假交易?

在财务审计中,交易是否“有实质”并不只看账面合同、发票,还需结合货物流、资金流、时间逻辑来判断。一些公司通过控制关联方,在资产负债表之间玩“转移支付”,实现利润膨胀。这种做法本质上是“虚构业绩”,严重扰乱资本市场正常秩序。

二、谁是“幕后操盘手”?总裁被罚1500万背后的权力结构


造假行为如此系统化,背后到底谁在主导?

根据处罚书,吴中医药的总裁钱群山不仅是公司实际控制人,还掌握子公司和关联方的运作。他被认定“组织、指使实施案涉事项,行为恶劣,情节严重”,因此:

  • 罚款总额高达1500万元(其中以实际控制人身份被罚1000万元,以主管人员身份被罚500万元);

  • 被实施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禁止其担任任何证券发行人的高管职务。

这是近年罕见的高额罚款和长时间禁入,彰显了监管对财务造假的“零容忍”。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还涉及多名公司高管:

姓名
职务
处罚金额
问题行为
钱群山
总裁、董事长、实际控制人
1500万
主导造假交易,隐瞒控股信息
钱群英
副董事长、前总裁
200万
明知弟弟为实控人,却签署虚假年报
陈颐
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
150万
参与资金调度,对虚假交易失察
孙曦
财务总监
100万
审批虚假交易付款,未勤勉尽责
骆啸
贸易子公司总经理
100万
组织虚假合同与资金闭环,构成直接责任

这种从董事长到业务主管的“全链条造假”,构成典型的集体舞弊模式。

三、为何一度风光的地方药企走向退市边缘?


吴中医药曾是江苏本地的制药老牌企业,其产品线覆盖呼吸、妇科、心血管等多个治疗领域,营收结构稳健。2017年至2019年,公司年营业收入稳定在30—40亿元之间。

然而,自2020年起,其财务逐渐走向失控。我们从以下几个关键节点看出端倪:

1)年审机构“无法表示意见”,触发退市警示

2025年4月,公司财报被年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2条第(三)项,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苏吴。

所谓“无法表示意见”,是指审计师无法获取足够审计证据确认财报真实性,这在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常常意味着公司内控系统已全面失效。

2)股东净利润大幅亏损,雪上加霜

根据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000万至-4000万元,扣非净利润更是达到-6460万至-4460万元。由此可见,除了造假问题,公司经营也陷入困境。

3)高管频繁变动,缺乏战略稳定性

从2024年起,公司陆续更换董事长、总裁、人事主管等多位高层,伴随多个立案调查公开,治理层持续动荡,也影响了企业发展基本面。

四、退市风险实锤?严重违法或引发强制退市

证监会的处罚还特别指出,该造假行为触及《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5.2条第一款第(六)项,属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法定情形。

如果正式处罚落地并认定为“重大违法”,公司将面临:

  • 强制从A股市场退市;

  • 投资者权益严重受损;

  • 债务违约、融资断裂等连锁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退市是“硬退”,不再给予整改或恢复上市机会。相比“ST预警”制度,这一类事件是“终止上市”的最严重处置方式。

五、关联方占用资金近17亿,财报还有哪些隐藏坑?


除了虚假交易,吴中医药还存在严重的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

根据处罚书,ST苏吴通过虚假采购向关联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形成“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而公司在2020—2023年财报中,未披露这部分关联资金,构成重大遗漏。

其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年度
占用资金余额(万元)
占当期净资产比例
2020
12,740.69
6.88%
2021
139,262.91
74.20%
2022
154,273.23
84.60%
2023
169,260.71
96.09%

几乎全部净资产都被关联方占用,说明公司已经沦为“资金空壳”。投资者看到的所谓“净资产”不过是一层掩饰,实际上极度风险暴露。

六、对医药行业的警示:财报水分,不是“小事”


吴中医药事件的爆发,对医药行业至少释放三个信号:

  1. 高营收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经营。企业可以通过虚构交易拉高营收,遮掩实际下滑。

  2. 公司治理失效易酿造假危机。董事长身兼数职,缺乏审计与内控独立性,是本案关键漏洞。

  3. 医药行业并非“清白地带”。很多人认为医药公司因为涉及民生,合规度更高。但事实证明,财务造假与其他行业一样常见,并更难察觉。

投资者在分析医药公司时,除了看产品、市场,也应重视财务透明度、高管诚信与关联交易结构。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1kCAmCpAgtaHhBUKLGS1Fg)

 赞(2)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3 01:48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