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中国架构调整!设呼吸双事业部,引罗氏干将…
2025年7月28日,阿斯利康中国传来重要消息,其生物制药业务板块(BBU)迎来重大架构调整。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总经理林骁向员工宣布,正式成立呼吸生物制剂及自体免疫事业部、呼吸吸入事业部两大事业部,同时完成相关负责人任命,一系列动作引发行业关注。
两大事业部定位清晰
此次新成立的两大事业部,在发展方向和产品布局上有着明确且不同的定位。
呼吸生物制剂及自体免疫事业部:以“生物制剂转型”为核心目标,聚焦高潜力的生物制剂及自体免疫产品管线,涵盖凡舒卓、泰舒卓、Tozorakimab和Saphnelo等产品。该事业部对团队的学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强化生物制剂领域的专业推广与学术沟通,推动创新疗法在临床端的深度渗透。
呼吸吸入事业部:锚定“基层市场下沉”战略,延续与全渠道团队的协作模式,响应国家基层医疗政策。其负责的倍择瑞、信必可和百沃平产品线,将从核心医院向社区及基层医疗机构延伸,让创新吸入疗法覆盖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核心人事任命
为支撑新架构的高效运转,阿斯利康同步敲定两大事业部负责人,采用“外部引入行业资深人才+内部提拔核心骨干”的组合模式。
张慧中(Sophie Zhang)将于7月29日正式加入阿斯利康中国,担任阿斯利康中国助理副总裁、呼吸生物制剂及自体免疫事业部负责人,并加入阿斯利康中国管理团队,直接向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林骁汇报。张慧中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拥有丰富的跨国药企从业经历,在加入阿斯利康之前,她是罗氏中国神经科学治疗领域负责人,还曾在渤健、礼来等知名药企任职。
童沁杰(William Tong)被任命为阿斯利康中国助理副总裁、呼吸吸入事业部负责人,同样直接向林骁汇报。童沁杰自2019年加入阿斯利康后,历任阿斯利康中国战略及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安达唐产品线负责人、信必可全球品牌负责人等多个重要岗位,现任阿斯利康中国助理副总裁、慢阻肺病业务负责人。对阿斯利康内部业务的熟悉,将帮助他快速进入新角色。
此外,阿斯利康还宣布晋升李白杨为中国助理副总裁、零售业务负责人。李白杨2005年加入公司,从香港零售业务到全国零售销售、市场管理岗位一路成长,其晋升也体现了阿斯利康对内部人才培养的重视。
调整背后
此次架构调整并非偶然。早在2024年,阿斯利康便成立了生物制药业务板块(BBU);2025年7月中旬,公司举办近4000人线下年会时,已释放“组织战略转型”信号。随着管线内多款重磅产品即将上市,现有架构需进一步细化以匹配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生物制剂需要学术驱动,成熟吸入制剂需要渠道下沉,而专业化的事业部模式能更高效地对接需求。
对于中国医药市场而言,跨国药企的架构调整往往折射出行业趋势:一方面,生物制剂、自体免疫等前沿领域竞争加剧,学术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市场潜力释放,如何将创新药“送抵”基层,成为企业布局的关键。阿斯利康此次调整,既是对自身产品管线的优化管理,也是对中国医疗市场变化的主动响应。
未来,随着两大事业部的正式运作,以及更多新品的上市,阿斯利康在呼吸及相关领域的布局或将进一步深化,而其“学术 + 下沉”的双路径,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细分赛道运营思路。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cBndz2AuYEjVfQvusgax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