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企拟被重罚近2亿!
近日,据仙琚制药2024年年报中披露的消息,因涉嫌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垄断,被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拟罚没1.95亿元,其中包括没收违法所得2375万元,以及按2023年销售额的8%处以罚款1.72亿元。
4月24日,仙琚制药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了这一行政处罚信息。但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和仙琚制药没有披露垄断事实的具体细节。但从罚款金额来看,垄断行为应该发生在近几年。
1、三合一厂家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目前,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有多个批文,企业包括四川仁安药业、津药药业、杭州新范式生物医药、仙琚制药、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江苏联环药业、天津信谊津津药业。
主要的成品药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则有上百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仙琚制药是少数既是原料厂商,又拥有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批文和一致性评价的企业。
2、涉事药品背景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是国家医保甲类药品,作为激素类抗炎药,价格曾经历剧烈波动。2022年,某流通企业销售的同款药品价格从0.63元/支飙升至9.8元/支,涨幅高达1455%。
制剂价格多次调整:辽宁省挂网价显示,仙琚制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价格多次调整,部分规格降价幅度接近91%。
市场影响:因未中选第九批国家集采,仙琚制药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下滑,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29.46%。
3、监管重拳
仙琚制药案件是近年来医药反垄断的缩影。
“零容忍”态度:2023年至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通报多起医药垄断案件,罚款比例普遍为销售额的3%-10%。
今年3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上海某谊联合医药药材有限公司、河南某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某信医药有限公司横向垄断协议案作出处罚超过2.23亿。
三家企业在销售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过程中涉嫌达成并实施“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分割销售市场”的垄断协议。
集采联动:未中选集采的药企若涉及垄断,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与利润双重打击。
2025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将严打药品垄断行为。
仙琚制药的案例警示行业:在监管趋严、集采深入的背景下,药企需重新审视供应链合规性与商业模式。
原料药垄断虽短期获利,但长期将面临巨额罚单、市场信任危机乃至退出集采的连锁风险。唯有合规经营、创新驱动,才能在这场风暴中稳健前行。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RmVbRuzbwQrosvS4aKQ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