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8450|回复: 162
收起左侧

[张金巍] 中药企业,可折腾的空间不多了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8-2-27 06: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 于 2018-2-27 06:16 编辑

2月26日,国家药典委员会通告:发布“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及“1107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意味着所有中药饮片,都要进行微生物的限度控制,早在去年夏天,就有传言:2020药典要增加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控制,微生物组和中药组进行过激烈的争吵,没想到,还真的这么干了。根据以往经验,征求意见多为正式颁布前的公示,2020版药典中药饮片增加微生物限度检查应该板上钉钉,各中药企业,提早准备吧!


640.jpg
对于中药饮片,我是外行,故不敢妄加评论“中药饮片增加微生物限度检查”对于患者的意义在哪里?如果这不是一个玩笑,我觉得这对中医药本来就已经很恶劣的生存环境是雪上加霜,对于整个行业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我反对,而且想号召全国的中药企业一起反对!

1、中药饮片为何要检验沙门菌?

所有中药饮片,必须要检测沙门菌,沙门菌多来自于动物的粪便中,主要通过水和食物传播,作为植物来源的中药饮片,控制沙门菌的意义在哪里?难道担心小动物和鸟类的粪便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污染?

中药材来自农民种植,田间地头,让农民控制动物和鸟类的粪便,有点儿难为人。而且在GMP附录中药制剂也有明确规定:处理后的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不得露天干燥.....储存养护过程要防止任何动物带入仓储区造成污染,难道因为对于企业执行GMP不放心就无限的增加检验项目?作为消费者,如果对于药品生产过程不放心怎么办?是不是在吃药之前也要检验合格才可以吃?

换个角度,就算中药饮片含有“沙门菌”,经过煎煮之后,沙门菌还能存活?对直接服用类的饮片,检验沙门菌还可以说得过去,对煎煮的中药饮片,检验沙门菌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2、检验不合格怎么办?

不知药典委的专家是否有过调研统计:此标准出台,会有多少中药饮片因为微生物限度检查而不合格。是否也有想过,一旦不合格,让中药企业如何处理?拉着几十吨几十车的中药饮片寻找地方去二次灭菌?或者全部退货?或者全部销毁?想象一下,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业景象?

事实上,没有企业会这么做,企业能做的,只能是检验记录“造假”,虽然这么做不对,也说不出口,但,这一定是事实!企业建文件、修标准、增加检验成本.....换来的是无意义的检验结果,被逼无奈继续造假,中药行业本来造假就已经很严重,此举实施,必将带来更新一轮的造假,也会让监管人员更加左右为难。

有意义的,成本再高,标准再严,也要做!无意义的,为了标准而标准,为了课题而课题,为了任务而任务,做了又有何实际意义呢?对于企业,带来更多的则是无意义的成本和检验浪费,恳请专家三思而行啊!

3、微生物到底有多可怕?

我们很怕微生物,因为怕,所以在中药饮片不得检出!反向思维换换思路,先别说不得检出“沙门菌”,先讨论讨论:就算中药饮片(煎煮饮片)有点儿沙门菌,又能怎么样?又能有什么影响?又能对患者的安全带来什么危害?我们一直都想跟美国接轨,但据我了解,中药饮片进口北美,都是当作“农产品”进入的,难道,因为我们叫“中药”,就要完全学习效仿“西药”吗?

任何决定,都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中药饮片增加微生物也如此,反对者:利用2个月的公示期去提提意见吧,毕竟这是关系到所有中药企业的大事。反正我反对,而且,我觉得应该号召更多的中药企业共同反对!

当然,我的观点很多也不对,知道吐槽是没用的,毕竟这是报CFDA批准的课题,对于课题组,这是一个成果,争夺工作业绩的环境,很少有人会否定自己。如果没有考虑清楚,也不会轻易草率的进行公,所以,2020版药典增加中药饮片微生物的检测应该是没有悬念的。

中药企业,挺难的,而且越来越难,中药工艺变更指导原则、经典名方、饮片微生物限度......坑,越来越多,前有各种政策新规,后有各种飞行检查,可以折腾的空间已经不多了,能活下来就已经不易了,且行且珍惜吧!

文末,认真投个票呗,中药饮片增加微生物限度检查,是否有必要?


单选投票, 共有 337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23.15% (78)
63.80% (215)
13.06% (44)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点评

这里的“中药饮片”和“农产品”是不同的,,不能类比,如果出口是按照直接入药,临床使用,那么就会按照“天然药/植物药”概念的管理的。所以不能混淆这两个概念的。  发表于 2018-4-6 1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27 07: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折腾,那为啥还要折腾下去呢?

点评

都是为了生存,折腾,才能产生创造GDP😄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7 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27 07: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么是药,要么是农产品。不要想着一边用“药”给自己脸上贴金,一边又想着自己是“农产品”而往低标上面去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08: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饮片如果就像泡茶的茶叶,是不是就不用微生物检测呢?做化药的,不懂,需要学习

点评

有些茶叶还是真需要检测微生物的,比如部分发酵茶(与工艺有关),还有一些高端的茶叶。 其实,对于直接口服或泡服的饮片,随着人民生活要求的提高,引入微生物控制是很有必要的,至少个人期望如此。 至于标准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 13: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7 08: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企业真的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27 08: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口服的增加微生物项目没有问题,因为其生产工艺就加入了灭菌。其他的,没有必要进行微生物检查了。

检验周期长,增加企业的成本要建微生物实验室,招人,买仪器设备,建文件,出去培训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2-27 08: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口服的没意见
其他的 不知意义何在

点评

意义大概在于,看起来很厉害,制定规则的人想:反正我又不是生产企业,不关我的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7 0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8-2-27 08: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灭菌本身就是个难题,很多中药不耐热,这么多品种怎么灭菌啊,就是企业有钱想这么搞,但是没有方法啊,即使是辐照也要用最大剂量进行,这样辐照残留的危害是不是要大于微生物本身的危害目前没有人做相关研究。中国中药要灭亡在中国所谓的砖家手里了

点评

不耐热你不会用真空处理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7 13:31
辐照灭菌很安全,从来没有听说过辐照残留。控制微生物负载,尤其是不得检出沙门氏菌等有害病菌是口服制剂的常规要求,中药也不能太任性吧  发表于 2018-2-27 1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08: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存条件恶劣


论坛发金币帖子任意门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fromuid=295574
论坛秘笈:每周赚1000积分不再是神话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fromuid=295574
新手30分钟赚取200积分标准操作规程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fromuid=2955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2-27 08: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注意,此饮片非药品生产企业通常说的饮片,这个饮片是饮片生产企业生产的成品出售给医院药店的供患者使用的饮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08: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口服用的药物,为什么标准要比某些食品还要低呢,站在企业自身角度无可厚非。但是国家出台政策导向,说明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看看每次抽检、飞检有多少中药饮片被查就知道这个行业该整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7 08: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问一句,药价让提高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7 08: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默子 发表于 2018-2-27 08:08
直接口服的没意见
其他的 不知意义何在

意义大概在于,看起来很厉害,制定规则的人想:反正我又不是生产企业,不关我的事

点评

其实我想问,我们给药典委员会发个申请,请公开这么改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做过调查验证?一切用事实讲话,不能一拍脑袋就做了决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5 1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08: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粉碎入药的中药饮片企业本来就进行了微生物限度的控制和检验,如果全部控制这就是要搞死中药的又一个节奏,我们坚决反对!!

补充内容 (2018-2-27 13:20):
中成药生产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08: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化药管理模式管理中药,不死也得脱层皮,高度怀疑制定此类政策的所谓专家跟方舟子同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08: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死掉就死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08: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自己造的孽,活该要跪着走完
凭什么说什么是土里刨出来的,就搞的整个管理是个笑话?
不要说什么企业这个困难那个困难,怎么着?你不会你不行你做不到,你光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09: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必须严加管控,这样才能给做化药的一条生路,各占半边天

点评

应该是中药坚强管控,提高标准,这样才能和化药争出半边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7 21:31
应该是中药坚强管控,提高标准,这样才能和化药争出半边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7 2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09: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拿出台面上来说肯定有砖家的理由。每项政策的出台都是有后面利益的推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势所趋,适者生存,总是要优胜劣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3 20:5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