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蒲公英
收起左侧

原创:中药浓缩差3℃,到底是偏差还是改变工艺?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4 1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公英 发表于 2015-8-1 21:06
谢谢鼓励,我不是伤感,我只是为中药企业想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
有的网友回贴,问我收了桂龙药业多少钱, ...

做中药都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10: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 这问题是企业自己找的   冷凝能力够  进汽蒸汽阀不开那么大  真空度还够 不可能温度超3°,你都能做到恒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7 10: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单效想恒温 贼拉简单   真空够  冷凝能力够   阀门别开大 小幅调整  恒温蒸发绝对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6 16: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是工艺自由度的问题,实际的参数超出了预定的范围,肯定是偏差,但参数控制是工艺的关键点,而且对这种偏差行为没有措施控制、验证支持和风险评估,算改变工艺也并不牵强。
这个问题并不算技术问题,给我们的警示就是制定工艺时要考虑其自由度,能否保证生产批次均在控制范围内有效运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1-5 1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石头哥的意见,并非主观故意去规定操作时控制83℃,而是规定60-80,但是只是工艺控制或设备原因超出控制范围,不应该被认定是改变工艺,只能说生产工艺有偏差,偶尔出现还好,如果是经常出现那只能说工艺不成熟,这是主要缺陷,当然还有一种是主观故意,那就没的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0 11: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按照偏差处理,温度超过几度,是工艺参数设计不合理还是设备问题,比如温控探头失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 14: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证检查时,检查老师也在现场问过温度问题,含糊地解释过去了。说是为提高生产效率,规定的一个最佳生产温度和真空度,反正老师也理解。算偏差,但质量风险比较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2 16: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讨论一下,确实有这种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5: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么想的,先按偏差调查,如发现对产品有比较明显的质量、性状改变,且这种状况可能反复出现,后续再按改变工艺上报,但不能扣帽子不是?不要光从行政上考虑问题,制药还是要多从技术角度考虑吧。
个人瞎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20: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下 为什么真空度降低 不是沸点降低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8-6 21: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里我觉得体现真空度比较好。直接0.02-0.09的范围。就好操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8-6 22: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公英 发表于 2015-7-29 08:40
本篇文章,不是针对安徽局公告说的,安徽局检查结论是基本符合,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主要是一些非专业性的 ...

本身如果设备没有过程记录。靠人写的记录也就是仁者见仁了。实际操作过程中就算是控制在60-80也只是蒸发器下段。那一部分的物料相对来说温度应该是平均值。但是加热器上段,喷管口处的温度呢?可能低么?吹毛求疵的结果就是你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8 15: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投偏差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8 23: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检查员丢人也是丢到家了,浓缩温度高只能是偏差,浓缩参数是企业自己制定的和批准工艺没有关系。合并滤液这个问题不要过多解释,没见过多少合并滤液的,到后面的合并浸膏也可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27 14: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浓缩是一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瞬间或短时间的温度超限,及时调整,应该可以。假如真要做偏差,个人觉得最多定个操作工工作期间不及时观测温度,加强培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1-27 14: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定浓缩温度60~80℃。那么低于60℃的时候算不算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4 11: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大偏差,温度是关键参数,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无法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9 10: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温度不足以改变什么,除了酶制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5-11 14: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PYYFANS 发表于 2015-7-29 08:27
偶然一批算偏差,几乎每批都这样就是客观上改变工艺了

分析的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1 15: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分析 这个 83度 不是 生产过程一直都是83度,应该是 一个波动的过程, 说白了就是 过程控制没有那么严格和精准。

这样算下来应该是个偏差,偏差的PDCA里边当然包括风险分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应该是没有,因为煎煮的温度比83度高吧。

接下来的预防措施里要说明 60-80度浓缩的依据和合理性,不合理的可以变更修订,以及如何达到过程控制的严格和精准。


  总之,对产品质量无影响,能有效改善这个偏差的情况,没必要上纲上线。抓质量是好事,但是抓糍粑不是一件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京ICP证15035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1-9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