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蒲公英
收起左侧

原创:中药浓缩差3℃,到底是偏差还是改变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2 08: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解很到位,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4-12 08: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可能在浓缩快到终点的时候,溶液浓度变大,沸点升高,导致温度会升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4-16 08: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管理首先要迈出的第一道坎就是“让事实说话”,真正有多少QA是真真实实地将偏差调查、处理过程展现出来的?为什么遮遮掩掩?在药监检查中,是否依旧那么为难偏差?值得药监部门思考?

点评

举个例子,某天我的一个纯化水用水点监测不合格,经调查确认该点使用完后未及时取下软管。 针对软管的预防措施已经制定了; 而且整个周期内纯化水只用于配制消毒液75%乙醇,未做其他用途,也就是对产品风险较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6 08: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4-16 08: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维塔斯Vitas 发表于 2016-4-16 08:12
质量管理首先要迈出的第一道坎就是“让事实说话”,真正有多少QA是真真实实地将偏差调查、处理过程展现出来 ...

举个例子,某天我的一个纯化水用水点监测不合格,经调查确认该点使用完后未及时取下软管。
针对软管的预防措施已经制定了;
而且整个周期内纯化水只用于配制消毒液75%乙醇,未做其他用途,也就是对产品风险较低,于是乎对使用点阀门、整个管路消毒,符合规定。
整个偏差如实记载,说清楚风险,事情就算结束了。
可偏偏检察官来了就一套一套的,怎么调查的,产品额外检测没有?稳定性考察没有?写风险评估报告没有?
我说你他妈没事找抽型。

点评

对啊 !检查官们 如果来检查 就好好的 该怎么查就怎么查,有没有问题说清楚的 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20-2-19 19: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cgc717 发表于 2015-7-29 08:26
安徽省局通告中原文是这样描述的:“批号140901复方青橄榄利咽含片浸膏提取批生产记录中未体现过滤工序,工 ...

分析的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4-22 15: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偏差都算不上,只是因为真空度波动而已,边提取边浓缩是外循环浓缩机组的通用办法,最后还要合并浓缩液做真空浓缩的,也不算改变工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4-22 15: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按偏差项开展调查,开展相应的评估决定处理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4-22 15: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按偏差项开展调查,开展相应的评估决定处理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4-22 16: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叙得很好,点赞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4-22 17: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BO1899 于 2016-4-22 17:17 编辑

现在改变我的看法:(相对于2月6号)如果实际生产的这个83度超出了你的注册资料中的温度,就算改变工艺。如果注册资料中没有明确规定温度,就算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5-11 16: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回复的蒲友有多少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其实如果水提取液刚放出来就浓缩,浓缩器刚开始的温度肯定是超过80度的,只有待真空、加热、蒸发量维持一定平衡后才会维持某一水平。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都需等到水提液温度降到80度以下才能开始进液浓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5-11 17: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干嘛去了,83℃经过你的特殊"评估”竟然发现也能接受,为什么申报时候不报83℃,而报80,现在除了问题又想狡辩了,还怪别人给你扣了大帽子
你想干嘛就干嘛,还要GMP干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10: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工艺规程到85度上限吧,或者打偏差啊,说真空泵温度高导致真空下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5 10: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算是重大偏差吧,需要有措施去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7 18: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温度企业应该是能监控的,不可能没有手段降低温度,为什么没做?偏差往往是被动的。这个其实是主动故意为之,错虽小,性质恶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6-14 09: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公英 发表于 2015-7-29 08:40
本篇文章,不是针对安徽局公告说的,安徽局检查结论是基本符合,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主要是一些非专业性的 ...

看是否有相关的温度曲线记录呢(DCS数据采集)?
确实一般在减压 蒸馏过程中,温度和真空度的调整相对会比较难点,但是60-80摄氏度的区间范围应该也是很好控制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6-14 09: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真空度-温度表是指水的吧,一般的料液应该是不一样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6-14 09: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怒云 发表于 2015-7-29 09:09
如果是生化制剂提取
特别是发酵
这3度是致命性滴

一般的注册的工艺中会有一个acceptance range(比如50-90),操作范围60-80最好在这个可接受范围内,不然一下超过几度就难得说了。既然减压蒸馏是操作参数不好控制,为什么不可以在研发阶段将这个注册的可接受范围扩大,如果药物真的在这个减蒸馏阶段温度适应性范围较小,为什么不通过设备优化进行控制?我有见过部分企业对这个减压蒸馏真空范围可以控制在几个kpa的,温度是没有很大出入的,有出入阶段主要在开始和结束减压蒸馏阶段(比如真空度一下变成常压,如果在提取罐或反应釜供热系统没有很好的匹配降温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料液温度急剧升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6-14 11: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lvjiancheng 发表于 2015-7-29 15:53
快打住吧,还纠偏线了,纠偏措施怎么定?要不要落纸上?不能就口头纠偏吧,那有何意义?浓缩一步上升或下 ...

中药生产的现状确实如此,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这样的纠偏没有什么太大意义,除非热敏品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2-12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