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国家药监局对中药市场大力整顿
昨日(6月20日),国家药监局一连发布4则跟踪检查通报,其中,有两条都是涉及中药饮片企业的,两企业均被收回相关药品GMP证书,其违法违规行为被依法调查。 ▍中药市场大整顿 根据国家药监局通报,其中一家药企被收GMP,是由于出具的检验报告项目不全,缺少二氧化硫、浸出物等项;以及购进的药材未进行自检和委托检验,成品检验报告引用供应商的检验结果。 而另一家企业被收GMP,是由于检验室未按照质量标准对所涉品种进行农药残留检验;检验室对试剂、对照品、留样管理存在多个问题;原药材库房的物料管理不到位等。 可见,国家对中药饮片的检查力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严格。 自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成立,焦红上任局长后,对中药的监管重点关注。 4月26日,国家药监局局长焦红主持召开“中药饮片监管工作座谈会”,把脉问诊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会上,专家认为,当前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上游中药材种植不规范、药材流通不溯源、质量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并建议从中药材源头抓起,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规范产地初加工、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等。 随后,在5月9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对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安徽亳州进行重点报道,曝光“掺假”中药材问题。这让中药的质量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事实上,在严格监控中药饮片工作上,不仅国家药监局,各地药监部门也早已不断加大力度和强度。 作为中药大省的安徽,对于中药监管也有了大动作。日前,安徽省省农委发出《关于加强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监管的通知》,明确要加强风险源头控制,严格管控中药材田间栽培和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投入品,确保药材农残、重金属等检测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对于中药材栽培过程中减少化肥的施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施用,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也有明确要求。 ▍市场惨淡,贵族药不再贵族? 近几年来,中药材价格的飙升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数据显示,在一轮暴涨中,一些中药材品种的价格,仅2017年年底,就已经翻了好几倍。有不少人认为,中药要变成贵族药了。 但是,现在再来看,似乎并非如此。 相关人士表示,由于药监部门从药厂、经销商、以及大小中医院加大力度查处药材质量,使得硫磺、重金属、农残超标以及有效含量达不到《中国药典》标准的药材,将无处可销。 据了解,当前中药材市场交易量下降,多地药材销售陷入困境。 前几年多数药材价格疯狂上涨,由于药农盲目扩大种植,势必导致生产过剩,进一步冲击价格大幅跌落。据个例子,2015年上半年枳壳(江西产)新陈不接之际价格一度涨至60元左右,饮片卖价65元,而目前市场统货饮片售价却掉到了34元左右。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连续多年涨价行情刺激下,生产出现过剩的药材还有: 党参、当归、黄芪、黄芩、白术、白芷、怀山药、北沙参、生地、百合、桔梗、水半夏、旱半夏、元胡、丹参、丹皮、防风、川芎、泽泻、车前子、栀子、牛蒡子、地肤子、金银花、菊花、玫瑰花、荆芥、荆三棱、毛知母、天麻、麦冬、猫爪草、苦地丁、射干、沙菀子,白前等。同时,一些野生药材在高价刺激下,也出现供大于求,价格理性回落。如:全蝎、蜈蚣、九香虫、黄精、石菖蒲、白芨,猪苓等。 再说一点,每次药材价格大涨,都或多或少与货囤脱不了干系。过去几年药市行情火爆时,买货囤积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不但药商一哄而上买货囤积,许多其他行业的都加入了压货大军。 有业内人士对笔者表示,现在行业越来越规范,国家飞检严查,很多企业都不敢囤太多库存。今年和以往比起来,总体比较低迷,应该说,这两年都属于混乱时期。 在生产过剩、库存量大、需求不旺、市场大整顿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导致了当前药市行情低迷。 中药,真的不再贵族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