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端午:菖蒲,被遗忘的情怀
在世人的记忆里,菖蒲只是出现在端午,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的。 在诸多描绘菖蒲的文字里,总是把它说成是钟馗手中的利剑,中国人的想象力丰富,但也是蛮拘泥的,这是一种对辟邪的念想,还是一种对气节的敬仰?没人说得清楚。 但菖蒲,确实是孤独的,然而,它并不寂寞。 在野外,生机勃勃;在案几,亭亭玉立。 菖蒲的馨香,隐隐地透出一种清雅和淡泊。菖蒲的碧绿,隐隐地透出一种高贵和冷峻。菖蒲的形状,隐隐地透出一种俊逸和端庄。 被古人称之为神草“尧韭”的菖蒲,不需要一缕阳光,不需要一寸泥土,只是施以一点点清水,布以一块块碎石头,就可以盘根错节,枝叶繁茂,养目安神,那尽情挥洒的风流潇洒,足以陪你度过半生时光。 也许,现在的人早已痴迷在人间的烟火里,再也找不到那份闲趣了。 其实,菖蒲的本性就是一种香草,在古人心里,胜过舶来品的玫瑰。在《诗经》里,那个幽怨的少女,望着岸边郁郁葱葱的菖蒲和荷叶,无论白天的翘首,还是夜晚的梦乡,都找不见心中牵挂的少年郎,唯有留下一行行酸楚的热泪。相思苦,最难防,触景是一种伤。 菖蒲的花语,是信仰者的幸福,是婚姻完美。这个,我们的先人早就领会。更多的是把菖蒲升华为高洁和理想。 无论是屈原的以死明志,还是鲁迅的寄意寒星,都透出世间难容的深深的失落和悲凉。 菖蒲是一种高冷的存在,一种淡泊的境地,一种柔情的伤怀,一种坚韧的希冀,不是那种繁文缛节浓墨重彩肆意张扬的存在。 所以,就让它驻留在端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