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998|回复: 6
收起左侧

[其他] 【原创】生产的那些事儿(一)-事故原因可能性的猜想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6-10-3 07: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 江湖夜雨十年灯

近日江苏某知名药企制剂原料药厂区,液体仓库发生反应引起爆炸(来自网上报道),再一次敲响了药厂安全生产的警钟。但凡做过几年生产,几乎没有不碰到生产安全事故的。如果单单只是生产安全事故,那也不算罕见,在这片神洲大地上每天都有在上演。但是这样的事情,发生是药厂,还是知名药企,那么就值得一说了和引起注意了。

也借这个契机,把这几年我的生产经历,以及去药厂的所见所闻所思,做个系统性的总结,也和大家做个分享。已经有了初步的提纲,这一期我就这事瞎扯几点我对事故发生原因的可能性猜想,说的不好,大家听个乐,说的有理,不妨回去看看能否有所改进。
我去年刚好参观过这家企业在南京的子公司-制剂,以我的有限经历来说,他们家硬件水平很高,在短暂的参观(现场有在动态生产)和交流来看,人员素质、理念、执行等软件水平在业内也算是第一梯队的,是可以作为学习的模范的。这次的爆炸是发生在连云港的原料药厂区。原料药的生产风险确实要比制剂的生产高很多。制剂一般不涉及有机溶剂和危险剧毒化学品,有尘爆的潜在风险,但是一般制剂的硬件水平,自动化水平都是比较高的,从厂房设施设计的时候就开始规避,而且人员素质也相对原料药生产的要高一点,一般也不会出什么事。而原料药就不同,说是说原料药,但其实就是化工厂加一个洁净区,再披一层GMP规范的皮,尤其是那些从化工企业转型过来,整个人员配置,自上而下的理念都还差口气,好一点的,高层有概念了,但是基层一线员工素质还是跟不上,这里有年轻人不愿干不想干导致合适的人招不到留不下的因素,也有公司自身的理念原因,可以说一线操作工人素质不高是整个原料药行业的通病吧。反正就我个人感觉,一线员工的整体水平跟不上这个行业的发展。

从这家知名药企发生的事,制剂生产管理水平和原料药生产管理水平的反差,以及这起事故的发生,更是印证了我个人的想法。

要做好一家企业很难,做好一家药企更难,相对一般企业,药企还面临着两点更高的风险,一是法规风险(药品质量安全),二是生产风险(生产安全)。

在药企里,相比对法规风险的重视(质量管理部门和注册部门),生产安全的风险就弱很多(EHS部门),不是说没意识,而是不够重视。当然这些部门都是不直接产生效益的,需要砸钱的,很多很多钱。我这里指的重视,不是说企业舍不得投入,而是投入了没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培训没做到位,实际干活的人思想没真正转变过来,即使做了环保改造,发再多的防护服,防护口罩,也不会真正起到预期的效果。

人不太行,枪不够硬,总会有掉链子的那一天。我认为事故的可能性最可能还是在出在管理的人员上,包括技术人员、仓库管理员、搬运工人等。

检查、认证、参观、学习甚至是先前在药企的工作经历,我见到的被培训和被问询的,都是是否按照文件SOP规定的操作,核对信息什么的哒,仓库人员知道要固液分离,但是具体物料的理化性质,彼此之间的相性如何,堆放间距,是否需要隔离,对温湿度的要求,搬运过程中是否对震动有要求,哪些是具有氧化性的,哪些是具有还原性的,能挨着放么,这些他都知道么?尤其是特殊的物料,见光易分解,震动易爆炸类。

在目前我接触的情况来看,我并不认为哪家药企的仓管人员有这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企业对剧毒和需冷藏的可能有做特别的强调和培训,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企业自身也漠视了这方面。

我之所以要将技术人员也算上,只因他们是技术人员,对工艺和物料性质,是最了解的,而一线操作工就是个执行者,能一板一眼的将交代的工作做完,就是个合格的好员工了。因此如果技术人员,没有将相关信息传递到位,或者查阅资料不充分,本来可能A物料也单独放也没什么,只是刚好他们公司还在使用B物料,他们俩碰一起就是正值青春的小伙子和妙龄女子凑一起,噼里啪啦,干柴烈火的能不干上么,能不出事么?

当然也可能出在搬运工人身上,很多企业的卸料搬运这些重活,都是专门干体力活的工人来干的,他们的素质不如操作工,对他们的培训也更是边缘化了,因为物料的属性不一样,那么他们在堆放处置的过程,也是有可能存在堆放间距不够远,搬运出现剧烈的运动,啪,就往地上一丢,是不是有可能发生泄漏,有可能引起某些特殊物料的反应。

其次,有可能是温湿度超标失控等原因。现在还依然是一年里最热的天气,企业对成品仓库可能会特别注重储藏条件,但是对原辅料仓库这块可能就没有没那么重视,可能有关注,但是没有实质性的去控制,那么当发生温度超标,或者湿度超标,再加上泄漏,那么就有可能发生反应和爆炸的风险的。当然这次是液体仓库的试剂,那可能温度超标引起的。如果是固体仓库,如金属锂,那么其密封性不好,湿度超标,那也是有潜在的风险的。

再其次,还是有可能仓库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比如门口装的除静电,还有最基本的禁烟禁火等。也是有可能的,这就属于个别人员自身因素的。

还有什么的可能性的原因,可能就归结于物料自身活性,比如叠氮物什么的,也可能是设备设施老化,引起的漏掉。

另外,我还注意到网上的流出来的图片和用词,前去处置的消防人员,并不是专业的危化消防。天津爆炸的教训还在眼前。化工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如发生安全事件,处置不当是很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事态的,当然这专业化的队伍建设,属于政府部门的活了。

最后,无论事故原因是什么,安全,一定是不能放松的。借用使徒行者的一句话:做兄弟,在心中,你feel不到我讲一万句都是没有用的。我们做药的,无论是质量安全还是生产安全,都要时刻保持警惕。之所以我反复强调,以及分享这些,都是当年做生产时的切肤之痛,真真切切的血的教训。下一期分享我做生产经历的那些生产安全事故。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 11: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没有重视安全谈何质量保证。
还在加班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0-3 13: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感觉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0-3 14: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有个老总说过,化工有三样,安全,生产和质量。你们看着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 21:2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是根本啊,安全事故再生产就比较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0-3 21: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安全重视程度实际和老板有很多关系(单有老总重视还不行),因为安全重点是预防性工作,面上不会创造效益而增加工作量,很多人日久就麻痹了,杂音也多,发生事故几率无形中就变大。实际安全事故是个永远无法返工的问题,只有老板意识这一点,重视了,消除杂音,给人给钱甚至设专项部门,纳入考核,企业从上到下都把安全当作日常工作一部分,这样不敢说不会出问题但至少几率会下降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0-4 09: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不对生产进行的所谓培训报任何希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1-29 0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