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Sword
收起左侧

[制药用水] 讨论:注射用水系统灭菌?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5-6-29 15: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金币

说实话,从没思考,人家说注射用水要纯蒸汽灭菌我们就这样一直做着,楼主的质疑我认为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5: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yingying727 发表于 2015-6-29 14:05
注射用水因为是不是无菌的,灭菌不是在保证系统无菌,而是为了防止系统出现生物膜,如果系统中形成生物膜, ...

额。。。你的头像照片好像我们学校主楼大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5: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gyliukun 发表于 2015-6-29 15:12
额。。。你的头像照片好像我们学校主楼大门

,你说对了,就是主大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5: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Sword 发表于 2015-6-29 14:14
那注射用水也不是无菌的,符合药典标准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灭菌?难道你们的风险已经大到没法用消毒来降低 ...

注射用水  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贮藏与分装。其质量应符合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

看好注射用水与纯化水的区别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5: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jin7309 发表于 2015-6-29 15:31
注射用水  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 ...

灭菌能消除内毒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5: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Sword 发表于 2015-6-29 14:57
注射用水在循环温度上也比纯化水高得多,你看下我之前贴上的ISPE的内容,80℃±3℃就已经相当于连续的消毒 ...

就像您之前说的80±3℃,但是很少有公司将注射用水控制的这么高温吧,在80度左右持续运行的话,系统很容易产生红锈,而且FDA高纯水指南中也要求;Regarding microbiological results, for Water For Injection, it is expected that they be essentially sterile.再不能保证放假期间,系统持续运行的情况下,无菌制剂的水系统灭菌也是必要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5: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yingying727 发表于 2015-6-29 15:29
,你说对了,就是主大楼

莫非是师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5: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Sword 发表于 2015-6-29 15:43
灭菌能消除内毒素吗?

呵呵,还是好好补课才行!内毒素与水的生产工艺的关系,建议去探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5: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gyliukun 发表于 2015-6-29 15:48
莫非是师兄

10年毕业的,我是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5: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yingying727 发表于 2015-6-29 15:49
10年毕业的,我是女的

73的。哈哈,师姐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5: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yingying727 发表于 2015-6-29 15:45
就像您之前说的80±3℃,但是很少有公司将注射用水控制的这么高温吧,在80度左右持续运行的话,系统很容易 ...

过热水的温度差不多是在容易产生红锈的情况下再补一刀,用蒸汽那就更扯了

FDA也只是说注射用水被期望是无菌的,但并非无菌,它的检查方法也是限度法而并非无菌检查法,要知道还有一种东西叫“灭菌注射用水”

不知道你们做没做过菌种鉴定,检查出来的细菌通常都是革兰阴性菌,而灭菌的作用是杀死芽孢,对于不能产生芽孢的细菌,采用灭菌的意义在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5: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jin7309 发表于 2015-6-29 15:48
呵呵,还是好好补课才行!内毒素与水的生产工艺的关系,建议去探讨一下

科普一下吧,细菌内毒素就是脂多糖,在细菌的细胞壁上,死了的细菌,也是有内毒素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6: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金币

目前注射用水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过热水121℃“灭菌”,这个翻译其实是错误的,应该是卫生处理,类似于消毒。
另外注射用水不是无菌,所有注射用水配料后都需要进一步的灭菌或者除菌过滤。另外注射用水是可以在非无菌区敞口使用的,根本不可能是无菌。
如果循环温度为80℃左右,无需定期“消毒/灭菌”,只需要到达10CFU/ml(这个不是标准,而是行动限)时进行热处理即可,不是说注射用水超过10CFU/ml后,配制的产品就是不合格的……,这点特别提出。
另外如果循环温度为70℃,需要有更多的数据来支持,但也不一定要定期“消毒/灭菌”。
如果使用冷循环,或者纯化水系统常温循环,需要定期消毒
定期的121℃,得不尝失,会产生红秀,能难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6: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姿派 发表于 2015-6-29 16:15
目前注射用水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过热水121℃“灭菌”,这个翻译其实是错误的,应该是卫生处理,类似于消毒。
...

赞同

ISPE里面也只提到了一次灭菌,其他的都是消毒,唯一提到的那次还是以“sterilization/sanitization”出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6: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讨论:注射用水系统灭菌?

Sword 发表于 2015-6-29 16:21
赞同

ISPE里面也只提到了一次灭菌,其他的都是消毒,唯一提到的那次还是以“sterilization/sanitizati ...

有空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6: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金币

我们注射用水分配系统定期每周消毒一次,消毒温度控制在121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6-29 16: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注射用水灭菌手段主要应用与停机,故障维修后,或长时间连续运行,检测数据微生物相关数据趋势上升的情况。
灭菌周期没有明文规定,制定好合理的灭菌周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6: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yongna907909 发表于 2015-6-29 16:32
我们注射用水分配系统定期每周消毒一次,消毒温度控制在121 C°。

你确定你们做的是消毒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6: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Sword 发表于 2015-6-29 16:43
你确定你们做的是消毒么。。。。

口误,是灭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9 17: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Sword 发表于 2015-6-29 15:58
科普一下吧,细菌内毒素就是脂多糖,在细菌的细胞壁上,死了的细菌,也是有内毒素存在的

既然内毒素来源于细菌的尸体,那么控制内毒素就是控制注射用水中的细菌尸体存在的水平。结论不就是:纯化水只控制活菌数,不要求控制细菌尸体水平;而注射用水是两者都控制,才能达到保证。要达到不同的标准就需要用不同的手段(消毒或灭菌),后者比前者要严格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13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