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08|回复: 9
收起左侧

[临床医学知识] 抑郁不只是心理问题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6-6 09: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某些怪病,想想都害怕。新闻版面被埃博拉病毒、疯牛病或早衰症之类疾病引起的悲剧占据,但在说到日常疾病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比重性抑郁更加普遍。它让生命失去光彩,让数以百万计的人(约占总人口的15%)变成残疾,并有可能在10年之内成为全球医学残疾的第二大原因。很多因素都会增加罹患重性抑郁的风险,包括几种基因的变异、幼年精神创伤、内分泌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压力是一个常见的诱因。近来的研究揭示了压力可能导致重性抑郁的机制。
从压力这个角度出发就要涉及到“快感缺乏”(anhedonia)这个心理学术语。它是重性抑郁之经典定义――“恶性悲伤”――的关键。
期待、追求和感受快乐的能力,关键在于大脑“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区域内一种名叫多巴胺的神经传递素。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茱莉亚・莱默斯(Julia Lemos)、马修・瓦纳特(Matthew Wanat)、保罗・菲利浦斯(Paul Phillips)及其同事在《自然》(Nature)和《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探索了老鼠身上压力对多巴胺的影响。他们并没有简单地研究性或甜食等乐事的奖励属性,而是考察了一种更加细微的快感。
在鼠笼里放一件新奇的物体,比如说一个球。当老鼠发现这个球并对其进行探查的时候,神秘、困惑、挑战的感觉出现,导致伏隔核中释放出一种名叫CRF、促进多巴胺释放的分子。如果意外出现的新奇物体是一只猫,老鼠大脑的工作机制就会大为不同。但获得最优数量的挑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刺激”)让老鼠感觉良好。
CRF协调这样一种反应:用一种药物屏蔽CRF的行为,那么便不再有多巴胺的激增,老鼠也不再会有探查行为。或者根据另一种实验方法,每逢老鼠溜达到笼子的某一个角落时就将CRF喷进伏隔核,那么老鼠就会反复回到那个地方;也就是说,CRF具有“强化特性”。
但如果将老鼠连续几天暴露于重性、持续的压力之下,一切就都不一样了。CRF不再增强多巴胺的释放,老鼠会避开新奇物体。另外,现在CRF有了嫌恶特性:把它喷进伏隔核,现在老鼠就不会再去笼子里那个角落。论文作者指出,这是缘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这种压力激素产生的作用。一切都反转过来了,一般情况下会激起积极探索行为与奖励感觉的刺激,现在激起的是相反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那几天的压力导致老鼠的快感缺乏状态持续了至少三个月。
和所有的好研究一样,更多的问题被提了出来:糖皮质激素是怎样引起这些变化的?老鼠会不会恢复?是不是有些个体能够抵抗这些效应?人类身上也是同样的机制吗?
但与此同时,这些发现有着一个重要的含义。生活把讨厌的东西扔向我们;我们时常都会觉得抑郁,只不过不是抑郁症的那种抑郁。而且大多数人都会像俗话说的那样东山再起,证明坚强之人会在困境中愈挫愈勇。那么,因为重性抑郁而变成临床残疾的人们又是怎么回事呢?不幸的是,在很多人看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种疾病是缺乏魄力导致的:“加油,振作起来!”其中隐约存在着一种道德上的贬低。
因此,当科学家揭示出抑郁症的具体生物学机制时,它不仅在医学上有益,也有社会学意义上的益处,因为这些研究可以指出,抑郁症是一种客观的生物学障碍。它像糖尿病一样客观存在,我们不会让糖尿病患者坐在前面对他说:“别再放纵了,你必须克服自己对胰岛素的痴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6-6 09: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杀官员得病概率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6 1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抑郁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态病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6 10: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4-6-6 09:59
自杀官员得病概率很高

从习大大下重手后
一些平时满嘴仁义道德、貌似两袖清风的官员
跳楼和上吊的频率增加了好几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药徒
发表于 2014-6-6 10: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6 10: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家里一个村,没事串串门,比较开心快乐,也不会患抑郁{:soso_e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6-6 10: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怒云 发表于 2014-6-6 10:16
从习大大下重手后
一些平时满嘴仁义道德、貌似两袖清风的官员
跳楼和上吊的频率增加了好几倍

抑郁症属于传染性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6-6 10: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ryujiang 发表于 2014-6-6 10:19
我总是怀疑自己是否健康~~能否长寿~~是否算是抑郁

还不行,继续努力,最多是焦虑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6-6 1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字体这么小,看的好郁闷啊。。我抑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6 11: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情总是不好,是不是抑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 18:2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