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161915
帖子
主题
积分127
注册时间2014-3-4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发表于 2014-3-9 15: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1)试验组 平皿法计数时,取试验可能用的最低稀释级供试液1ml 和50~
100cfu 试验菌,分别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
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薄膜过滤法计数时,取规定量试验可能用的最低
稀释级供试液,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50~100cfu 试验菌,
过滤,按薄膜过滤法测定其菌数。
(2)菌液组 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3)供试品对照组 取规定量供试液,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4)稀释剂对照组 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离心或薄膜过滤
等特殊处理时,应增加稀释剂对照组,以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
程度。试验时,可用相应的稀释液替代供试品,加入试验菌,使最终菌浓度为每
1ml 供试液含50~100cfu,按试验组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其
菌数。
分析:
试验组,即为样品阳性组,过滤的为:样品供试液+菌液50-100CFU
供试品对照组,即为样品组,过滤的为:样品
稀释液组,过滤的即为稀释液,但有一个前提,(即需要分散、乳化、中和、离心或薄膜过滤
等特殊处理时,这个应该是考虑特殊处理过程可能引入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污染、损伤样品中微生物。)
最后菌液组,测定所加的菌数,这个应该是测定最原始加入的菌液的浓度,即为制备的菌液的浓度。所以采用涂布、倾注、过滤关键是看哪种方法的回收率可以接受。
我们公司其中一种产品为非无菌原料药,冻干粉。
检测也是使用膜过滤法,我们验证时:
样品组:供试液+冲洗液
样品阳性组:供试液+菌液+冲洗液(这个冲洗液可以设置多个级别,如0ml,150ml,300ml,可以简单测定样品是否有抑菌性,以及确认最低可接受的冲洗液量,但不超过药典要求)
冲洗液组:冲洗液,即为阴性对照,我公司的冲洗液与样品供试液采用的稀释液都为NaCl-蛋白胨缓冲液pH7.0,确认冲洗液的无菌性
冲洗液菌液组:排除样品处理过程的干扰,如加入了中和剂\物理的分散离心,乳化剂等带来的结果的影响(我们的产品是没有任何处理,但仍做了这一项)
菌液组:涂布法,确认菌液浓度
当然我们产品主要是出口,方法是参照USP及Ph.Eur,但原理是相通的。供参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