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00|回复: 4
收起左侧

[临床药学] 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科普指南(下)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9-17 0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科普指南(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慢性胃炎中医药防治技术及规范的转化应用研究》课题组
  4.慢性胃炎的茶饮调养
  茶饮是指将中药饮片采用像喝茶一样的方法来服用,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治疗症状轻微的慢性胃炎,也有防止疾病复发的作用。现介绍几种慢性胃炎的茶饮调养方及制作、服用方法,可供慢性胃炎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生姜红糖饮
  【配方】鲜生姜5片,红糖适量。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片,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用杯盖焖约10分钟后,加入红糖调匀,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温中和胃,散寒止痛。
  【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弱受寒之人。因中焦脾胃阳气不足或冷饮内伤,阴寒郁结所致的胃脘部疼痛不适。同时,该方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慢性胃炎患者在冬季受寒后饮用,除可温中散寒外,并可散全身寒气,预防感冒。
  【服法】脾胃虚弱患者可长期饮用,每日2~3次,餐后服下,出现任何怀疑与饮用该茶方所致的不适应立即停用。受寒者应在受寒后尽快服用,频频进服,待症状缓解后停服。
  【注意】糖尿病患者忌服。
  暖胃茶
  【配方】生姜5片,高良姜5克,紫苏叶3克。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片,与高良姜、紫苏叶同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用杯盖焖约5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降逆和胃。
  【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弱受寒之人。用于外寒寒饮所致的胃寒不适,嗳气、呃逆。
  【服法】服法同生姜红糖茶。
  【注意】饮用过程中出现口干舌红、口腔溃疡、咽干燥痛及大便秘结者停服。
  陈皮山楂茶
  【配方】陈皮5克,生山楂5克。
  【制法】将两味药物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理气和胃,消食导滞。
  【主治】适用于慢性胃炎患者于饮食不节后引发的胃脘部胀闷不适,不思饮食,食少早饱。尤其适用于进食大量肉食后引发的消化不良,有去油腻、开胃的效果。此茶长期服用兼可降血脂。
  【服法】代茶饮用,每日2~3次。
  【注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患者慎用。
  玫瑰佛手茶
  【配方】玫瑰花3克,佛手5克。
  【制法】将两味药物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理气解郁,和胃止痛。
  【主治】肝胃不和之胁肋胀痛,胃脘疼痛,嗳气少食。可用于情绪变化所致的胃脘胀闷不适,嗳气打嗝及喜叹息,可顺气疏肝。
  【服法】代茶饮用,每日2~3次。不拘时温服。
  佛手茶
  【配方】鲜佛手20克,或干品佛手10克。
  【制法】将佛手切丝或制成粗末,以开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待温后即可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治】适用于肝胃不和证。适用于肝胃失和所致的胃脘胀痛及胃肠神经官能症。
  【服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
  健胃茶
  【配方】黄芪6克,大乌梅1枚,炙甘草3克。
  【制法】将所有材料放入盛有约1000毫升水的锅中煮沸约5分钟,放凉后代茶饮用。或将所有药味以滚开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弱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后加重。此类患者常伴有饮食量少,手足不温,神疲易倦等。
  【服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
  【注意】高血压患者忌服,忌用铁锅煎煮。
  红枣洋参饮
  【配方】西洋参3克,红枣2枚。
  【制法】将两味药物放入杯中,以滚开水冲泡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养阴清热。
  【主治】适用于胃阴不足证。用于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部隐痛,胃内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咽干,神疲乏力。
  【服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可长期饮用,出现任何怀疑与饮用该茶方所致的不适应立即停用。
  【注意】每日可将泡饮后的西洋参片及红枣嚼服。
  麦冬二参茶
  【配方】枸杞、麦冬、太子参、北沙参、玉竹各9克,青果、生甘草各6克。
  【制法】以上七味共研粗末置杯中,滚开水冲泡,加盖焖约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即可饮用。
  【功效】养阴益胃。
  【主治】适用于胃阴不足证。胃脘部隐隐不适,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可用于胃酸分泌减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调理。
  【服法】每日1剂,代茶饮用,不拘时温服。可长期饮用,出现任何怀疑与饮用该茶方所致的不适应立即停用。
  【注意】舌苔厚浊偏腻的患者忌服。
  扩展篇
  如何实现慢性胃炎的
  自诊自疗自养?
  1.慢性胃炎的自诊自疗自养程序
  一般来说,慢性胃炎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在疾病初期,疾病仅表现为轻微的症状,这时可以通过自我调养使疾病逆转,实现“小病不求人”,不必“一有症状就上医院”。下面,我们结合一个简单的流程表,介绍慢性胃炎的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调养的程序。(见图)
  疾病自诊:从症状入手自我疑诊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常见的症状有上腹部胀满、疼痛不适感,反酸、烧心、嗳气,食欲不佳等等。但正如前文所说的,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不具有疾病特异性,不同疾病之间的症状存在重叠,也就是说,单凭症状作出疾病诊断是不可靠的。但作为患者的自我诊断和初期治疗、调养依据,诊断结果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只要出现以上消化不良症状,都可以初步疑诊为慢性胃炎,但症状部位应以上腹部的疼痛或胀满为主,如果伴有反酸烧心和胸骨后的烧灼感,可以考虑伴有胃食管反流病;如果同时伴有大便习惯或性状的改变,可能合并了影响肠道功能的疾病。
  此外,如果胃脘疼痛具有明显的夜间发作、餐前发作餐后缓解的规律,患者可能是患上了消化性溃疡,应到医院检查鉴别。
  疾病自疗:两大维度划分慢性胃炎治疗方案
  从症状治疗角度,可以将慢性胃炎分为两大类。一种以疼痛为主,疼痛多在餐前发生,这一类慢性胃炎通常与胃酸分泌有关,为“酸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认为多与体内有火热,应服用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的药物或清热的中药;另一种以胃胀为主,胀满多在餐后发生或加重,这一类慢性胃炎通常与胃肠道动力不足有关,为“动力相关性慢性胃炎”,从中医角度讲,属于脾虚气滞,应服用促动力药或中药中具有健脾消导作用的药物。
  此外,应同时辨别是否存在脾胃虚弱或夹有寒邪、湿邪。脾胃虚弱者容易出现的症状有胃脘胀满不适,餐后加重,食欲不佳,容易疲乏,舌胖大边有齿痕。寒邪引起的慢性胃炎的症状特点为喜欢进食热食或热饮,胃部喜温喜按,受凉加重。若伴有湿邪,常可以见到舌苔白厚腻或发黄等。
  在服药前,患者应仔细回想本次发病的原因,是否存在饮食不节、情绪失控或过度劳累的情况,立即停止不良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再服药治疗。具体服用的药物介绍如下:
  疼痛为主:可服用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每次5克,每日3次,早晚餐后15分钟服用;空腹嘈杂胃脘隐痛者可服用三九胃泰颗粒每次5毫克,每日3次,口服;胃脘疼痛、喜温喜按可服用虚寒胃痛颗粒或温胃舒;。西药可服用法莫替丁每次20毫克,每日2次,早餐前15分钟及临睡前服用。可以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替普瑞酮胶囊,每次50毫克,每日3次,三餐后30分钟内服用。可供选择的中成药还有胃康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胀满为主:可服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加味保和丸、枳术宽中胶囊;伴有大便稀溏者可用参苓白术颗粒,胃脘及两肋气胀明显者可用胃苏颗粒。西药可服用吗丁啉每次10毫克,每日3次,三餐前10~15分钟服用。可供选择的中成药还有胃苏颗粒每次15克,每日3次,口服。
  疾病自调:疾病调养首先从把好饮食关入手,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最好以粥和面食为主,三餐规律进餐,进食量以7分饱为宜。同时可选用一些茶饮方进行调理。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胃炎患者不需要服用茶饮调理。以胃脘胀满为主要表现者、疾病发作以情绪不佳为主要诱因者可服玫瑰佛手茶或佛手茶;兼有寒证者或以受寒为疾病诱因者可服用生姜红糖饮或暖胃茶;伴有湿邪或以过饱为疾病诱因者,可服用陈皮山楂饮;同时见到脾胃虚弱症状者可服健胃茶、红枣洋参饮等。
  此外,传统中医理论中有“食复”、“劳复”的概念,讲的是如果在疾病恢复期如果不注意饮食和起居的话,很容易引起疾病的复发。所以,即便症状得到缓解,还应在症状缓解后的2周内把好饮食关,注意休息,不过度劳累,不要饮酒和进食油炸和油腻食品,避免食复和劳复的发生。
  2.必须就医的情况
  以上为患者自己进行的自我诊断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患者必须到正规医院的消化科就诊。必须就医的情况包括:消瘦,自服药物1周无明显好转,出现黑便,疼痛加重,食欲减退明显,呕血,有胃癌家族史,顽固性呃逆,初发上腹痛者,慢性病程近期症状特征发生变化者。
  3.结语:打好慢性胃炎的“持久战”
  很多人并不了解胃对人体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忽视对胃的保养,胡吃海塞、暴饮暴食,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严重影响了胃的健康。不仅如此,很多人不仅不重视对胃的保养,也忽视了对胃病的治疗。在很多人眼中,慢性胃炎不是什么大病,忍忍就过去了,即便是吃药,一般也就吃个两三天,症状一消失,药也不吃了,以前怎么吃,现在还怎么吃。这样下去,疾病很容易出现反复。“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慢性胃炎的调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才能有一个好的“胃”。胃口好,才能身体棒。祝我们每一个人拥有一个好“胃”,拥有健康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7 06: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9-17 06: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方】鲜生姜5片,红糖适量。这个比较方便实用,试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7 0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平常要注意,都能做得到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7 18: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8 14:3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