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
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
一、选择题(50题)
1.以下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进行的是( )
A、产品灌装 B、产品配制 C、物料准备 D、A、B和C
2.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 )分钟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当达到“静态”标准。
A、30分钟 B、10~25分钟 C、15~20 D、25~30
3.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 ).
A、5 cfu/碟 B、5 cfu/小时 C、5 cfu/4小时 D、10 cfu
4.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 ).
A、?1 cfu B、?1 cfu/4小时 C、5 cfu/4小时 D、10 cfu/小时
5.洁净度为C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 )cfu/4小时
A、50 cfu/碟 B、25 cfu/4小时 C、50 cfu/4小时 D、100 cfu
6.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监测操作人员手套表面微生物结果应符合( )cfu/手套
A、1 B、5 C、10 D、25
7.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监测操作人员手套表面微生物结果应符合( )cfu/手套
A、1 B、5 C、<1 D、<5
8.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监测设备表面菌微生物结果应符合( )cfu/碟
A、1 B、5 C、<1 D、<5
9.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监测设备表面菌微生物结果应符合( )cfu/碟
A、1 B、5 C、<1 D、<5
10.无菌生产的隔离操作器所处的环境至少应为( )级洁净区。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11.最终灭菌产品可以在D进行生产操作的是( )
A、产品灌装 B、产品配制 C、产品轧盖 D、产品过滤
12.非最终灭菌产品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的分装、压塞可以( )级别进行操作。
A、B级 B、C级 C、D级 D、B级背景下的A级
13.非最终灭菌产品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的装配可以( )级别进行操作。
A、B级 B、C级 C、D级 D、B级背景下的A级
14.个人的外衣不得带入通向( )洁净区的更衣室。
A、B级 B、C级 C、D级 D、B级或C级
15.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只能安装在更衣的( )阶段。
A、开始 B、第一 C、第二 D、最后
16. 除传送带本身能连续灭菌外,传送带不得在( )级洁净区与低级别洁净区之间穿越。
A、A级 B、B级 C、C级 D、A/B级
17.无菌药品生产的关键设备主要是( )
A、灭菌柜 B、工艺用水系统 C、空气净化系统 D、A、B和C
18. 过滤器应当尽可能不脱落纤维,严禁使用以下那类材料的过滤器( )
A、聚偏二氟乙烯 B、聚四氟乙烯 C、石棉 D、聚丙烯
19.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当连续进行( )次合格试验。
A、1 B、2 C、3 D、4
20. 以下哪些变更后应当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
A、空气净化系统 B、设备, C、生产工艺 D、A、B、C
21. A/B级洁净区内消毒剂和清洁剂配制的用水应当的质量标准为( )
A、纯化水 B、蒸馏水, C、注射用水 D、饮用水
22.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灌装数量少于5000支时,应达到( )
A、可以有1支污染品 B、可以有2支污染品 C、可以有3支污染品 D、不得检出污染品
23.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灌装数量在5000至10000支时,应达到( )
A、可以有1支污染品 B、有1支污染,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C、可以有2支污染品 D、有3支污染,需调查
24.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灌装数量超过10000支时,应达到( )
A、可以有1支污染品 B、有1支污染,需调查 C、有2支污染品,需调查D、有3支污染,需调查
25. 当无菌生产正在进行时,注意减少洁净区内的各种活动。避免剧烈活动散发过多的( )。
A、尘埃 B、纤毛 C、微粒和纤毛 D、微粒和微生物
26. 最终灭菌产品中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无菌保证水平,SAL)不得高于( )
A、10-3 B、10-4 C、10-5 D、10-6
27. 采用湿热灭菌方法进行最终灭菌的,通常标准灭菌时间F0值应当大于多少分钟( )
A、5 B、6 C、7 D、8
28. 应当定期对灭菌工艺的有效性进行再验证的时间为( )
A、每年一次 B、每年至少一次 C、每年两次 D、每次至少两次
29.干热灭菌过程中以下哪些参数当有记录。( )
A、温度 B、时间 C、腔室内、外压差 D、A、B和C
30. 同一规格和型号的除菌过滤器使用时限应当经过验证,一般不得超( )。
A、一个工作日 B、两个工作日 C、1天 D、2天
31. 应当逐一对无菌药品的外部污染或其它缺陷进行检查的方法为( )
A、无菌法 B、微生物限度法 C、液相色谱法 D、灯检法
32. 非无菌原料药精制、干燥、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的暴露环境应当符合的级洁净区为。( )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33. 原料药质量标准中有以下哪些检验项目的,厂房的设计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微生物污染。( )
A、含量 B、内毒素 C、热原或细菌内毒 D、水分
34. 非无菌原料药精制工艺用水至少应当符合的质量标准为( )
A、工艺用水 B、饮用水 C、纯化水 D、注射用水
35.应当对原料药生产所需的每批物料至少做一项试验为( )
A、含量 B、水分 C、性状 D、鉴别
36. 原料药生产工艺的验证方法一般应为( )
A、同步验证 B、前验证 C、后验证 D、前验证
37. 如没有发生因原料、设备、系统、设施或生产工艺改变而对原料药质量有影响的重大变更时,可例外进行以下哪种验证。( )
A、同步验证 B、前验证 C、回顾性 D、前验证
38. 原料药不适合进行回顾性验证的条件为( )
A、关键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均已确定
B、不明确原料药的杂质情况。
C、已设定合适的中间控制项目和合格标准
D、除操作人员失误或设备故障外,从未出现较大的工艺或产品不合格的问题
39. A/B级洁净区对工作服及人员着装要求正确的是( )
A、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或衣裤分开的工作服。
B、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穿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
C、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并穿鞋套。工作服应当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D、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头罩应当塞进衣领内,应当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应当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散发的橡胶手套,穿经灭菌的脚套,裤腿应当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当塞进手套内。工作服应为灭菌的连体工作服,不脱落纤维或微粒,并能滞留身体散发的微粒。
40、C级洁净区对工作服及人员着装要求正确的是( )
A、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或衣裤分开的工作服。
B、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穿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
C、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并穿鞋套。工作服应当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D、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并穿适当的鞋子或鞋套。工作服应当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41、小容量注射剂批次划分的原则( )
A、以同一配液罐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为一批
B、以同一批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C、以同一配液罐最终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D、以同一批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42、以同一配制罐最终一次配制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是( )
A、粉针剂 B、混悬剂 C、眼用制剂 D、B和C
43、以下不属于原料药生产的工艺助溶剂的是( )
A、助滤剂 B、活性炭 C、干燥剂 D、溶剂
44、混合批次的有效期应当根据参与混合的最早批次产品的何时日期来确定。( )
A、生产 B、使用 C、包装 D、分装
45. 混合可能对产品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对最终混合的批次进行( )
A、含量测定 B、杂质测定 C、粒度测定 D、稳定性考察
46. 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药可重复既定生产工艺中的步骤进行返工的不能使用的方法为( )
A、蒸馏 B、过滤 C、粉碎 D、灰化
47. 以下关于物料和溶剂的回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反应物、中间产品或原料药应当有经批准的回收操作规程。
B、回收的物料与预定用途相适应的质量标准
C、回收的母液和溶剂可以不用记录单必须进行检测。
D、回收的溶剂用于其它品种的,应当证明不会对产品质量有不利影响。
48. 原料药质量标准应对杂质进行控制其杂质不包括( )
A、有机杂质 B、无机杂质 C、残留溶剂 D、澄清度
49. 关于原料药的持续稳定性考察规定错误的是( )
A、样品的包装方式与上市产品相同
B、样品的包装材质应当与上市产品相同或相仿
C、正常批量生产的最初三批产品应当列入持续稳定性考察计划
D、有效期短的原料药,在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时不必增加检验频次。
15. 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当对A级洁净区进行 监测。
16.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主要有那三种,有 、 和 。
17.对设备表面和操作人员微生物进行监测,应当在 进行取样。
18. 最终灭菌产品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最终清洗后的处理应在 区域内进行操作。
19. 最终灭菌产品的扎盖操作可以在 区域内进行操作。
20. 隔离操作器和隔离用袖管或手套系统应当进行常规监测,包括经常进行必要的 试验
21.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 和 方面的基础知识。
22. 未受培训的外部人员, 在生产期间需进入洁净区时应当对他们进行特别详细的 和 。
23. 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 和 ,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污染或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区。
24. 从事无菌药品生产的员工应当随时报告任何可能导致污染的异常情况,包括污染的 和 。
25. 洁净区的设计应当能够使管理或监控人员从外部观察到内部的操作。
26. 无菌生产的 洁净区内禁止设置水池和地漏。
27. 更衣室应尽可能避免工作服被 和 污染。
28. 在任何运行状态下,洁净区通过适当的送风应当能够确保对周围低级别区域的 。
29. 应当在压差十分重要的 之间安装压差表。
30. 轧盖会产生大量微粒,应当设置单独的轧盖区域并设置适当的 。
31. 在洁净区内进行设备维修时,如洁净度或无菌状态遭到破坏,应当对该区域进行必要的 、 或 ,待监测合格方可重新开始生产操作。
32. 进入无菌生产区的生产用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均应经过 ,应当定期检查除菌过滤器和呼吸过滤器的 。
33. A/B级洁净区应当使用无菌的或经无菌处理的 和 。
34. 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应当包括 试验。
35.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常应当按照生产工艺每班次 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 。
36.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 。
37. 洁净区内应当避免使用 的容器和物料;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不得使用此类容器和物料。
38. 最终清洗后包装材料、容器和设备的处理应当避免被 污染。
39. 热力灭菌通常有 灭菌和 灭菌。
40. 湿热灭菌工艺监测的参数应当包括 、 或 。
41. 干热灭菌用于去除热原时,验证应当包括 挑战试验。
42. 除菌过滤器使用后,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立即 对其 进行检查并记录。常用的方法有 试验、 试验或压力保持试验三种。
43. 无菌检查的取样计划样品应当包括微生物污染风险最 的产品。
44. 原料药生产的起点及工序应当与 的要求一致。
45. 使用同一设备生产多种中间体或原料药品种的,应当说明设备可以共用的合理性,并有适当的 措施。
46. 非专用设备更换品种生产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的 ,防止交叉污染。
47. 大的贮存容器及其所附配件、进料管路和出料管路都应当有适当的 。
48. 回顾性验证的批次应当是验证阶段中 的生产批次,包括 批次。
49. 工艺验证应当证明每种原料药中的 都在规定的限度内。
50. 原料药有微生物或细菌内毒素控制要求的,还应当制定相应的 标准。
三、判断题(50题)
1.无菌药品生产,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时,可以采用负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 )
2.无菌药品产品的配制必须在洁净区内进行。( )
3.A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所处的背景区域。( )
4.C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
5.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
6.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
7,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 )
8.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静态监控( )
9.在灌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
10.悬浮粒子的监测系统采样管的长度和弯管的半径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 )
11. 成品批记录的审核不包括环境监测的结果( )
12. 洁净区内对同一位置沉降菌的测定时间不得少有4小时( )?
13.对洁净区内的人数应当严加控制,检查和监督应当尽可能在无菌生产的洁净区内进行。( )
14.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轧盖操作可选择在C级或D级背景下的A级送风环境中进行,但A级送风环境至少符合A级区的静态要求。( )
15.最终灭菌产品可以在C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进行产品的灌装( )
16.最终灭菌产品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最终清洗后的处理可以在C级区操作( )
17.非最终灭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处于密闭容器内的转运和存放可以在C级区操作( )
19.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可以在B级区操作( )
20.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过滤可以在C级区操作( )
21.非最终灭菌产品灌装前可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的配制可以在D级区操作( )
22.无菌生产的B级洁净区内可以设置水池。( )
23.无菌生产的B级洁净区内可以设置地漏。( )
24.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内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
25. 无菌药品生产的洁净区空气净化系统不必保持连续运行。( )
26. 对洁净区进行清洁和消毒,所采用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多于一种。可以用紫外线消毒替代化学消毒。( )
27.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 )
28.对热不稳定的产品不能进行灭菌,可采用无菌生产操作或过滤除菌的替代方法。( )
29.产品的灭菌记录,可以作为产品放行的依据之一。( )
30.可以使用化学或生物指示剂监控灭菌工艺来替代物理测试。( )
31.被灭菌产品或物品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后才开始计算灭菌时间。( )
32. 干热灭菌时,灭菌柜腔室内的空气应当循环并保持正压。( )
33. 最终灭菌的产品可以用过滤除菌工艺替代最终灭菌工艺。( )
34. 原料药生产企业有供应商审计系统时,供应商的检验报告可以用来替代其它项目的测试。( )
35. 回顾性验证的批次应当是验证阶段中有代表性的生产批次,但必要时,可用留样检验获得的数据作为回顾性验证的补充。( )
36. 前验证和同步验证通常采用连续的三个合格批次进出验证。( )
37. 如果多个原料药或中间产品共用同一设备生产,且采用同一操作规程进行清洁的,则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中间产品或原料药作为清洁验证的参照物。( )
38. 专用生产设备且产品质量稳定的,可采用目检法确定可接受限度。( )
39. 清洁验证取样方法可以采用擦拭法、淋冼法或直接萃取法以对不溶性和可溶性残留物进行检验。( )
40.清洁验证可以不用考虑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
41清洁验证残留物的限度标准可根据原料药的药理、毒理或生理活性来确定,也可根据原料药生产中最有害的组分来确定。( )
42. 原料药生产中使用的垫圈可能对质量有重要影响时,也应当制定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
43. 原料药前期生产的中间控制严格程度可较低,越接近最终工序(如分离和纯化)中间控制应越严格。( )
44. 有资质的生产部门人员可进行原料药生产的中间控制。( )
45. 原料药或中间产品的混合可以将不合格批次与其它合格批次混合。( )
46. 混合操作可包括将数个小批次混合以增加批量。( )
47. 混合操作可包括将同一原料药的多批零头产品混合成为一个批次。( )
48.原料药的混合批记录应当能够追溯到参与混合的每个单独批次。( )
49. 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中间产品或原料药可重复既定生产工艺中的步骤,进行重结晶等其它物理、化学处理的返工。( )
50. 经中间控制检测表明某一工艺步骤尚未完成,仍可按正常工艺继续操作,属于返工。( )
四、名词解释或问答题(18题)
1.请问冻干粉针剂批次划分的原则?
答:
2.请问小容量注射剂批次划分的原则?
答:
3. 洁净区A级的定义为?
答:4. 洁净区B级的定义为?
答:
5、洁净区C级和D级的定义为?
答:
6、非最终灭菌产品的定义为?
答:
7、无菌检查样品的取样至少应当符合的要求为?
答:
8、单向流的含义
答:9、动态的含义
答:
10、静态的含义
答:
11、密封的含义
答:
12、连续生产的原料药批次划分原则?
答:13、间歇生产的原料药批次划分原则?
答:
14、非无菌原料药的定义
答:
15、关键质量属性的含义
答:
16、工艺助剂的含义
答:
17、母液的含义
答:
18. 如将物料分装后用于原料药的生产,应当使用适当的分装容器。分装容器应当有标识并标明的内容为(至少答出3点)
答:
答案在此,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