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5270
帖子
主题
积分884
注册时间2011-11-3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职场面试必然要谈及为何要离开老东家的话题.既然你坐在了面试官面前,面试官一定会问你这个问题,无论你是在职与否,这个问题都不能回避.那么该如何回答“为何要离开老东家?”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分析
职场人离开老东家的原因都有哪些?
职场跳槽是常态,跳槽就是先离开老东家,离开老东家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么先分析职场人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现实中,职场跳槽离开老东家的原因千奇百怪,林林总总,一万个人会有一万个原因,即使同一个人,如果是主动离开,其原因很有可能不止一种,甚至是10种以上原因的组合,不然,人是不会跳槽的,因为跳槽是要花费巨大的成本,他和人的懒惰天性相冲突。现把职场人常见的离开老东家原因大致归纳罗列如下。
主动离职原因:
第一大类原因:个人生活与工作的冲突有三:一是个人身体健康的原因影响到工作,如意外伤害、生病、孕期等需要较长时间休息,不得不主动辞呈;二是本人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冲突,如工作需要熬夜、出差、喝酒、陪客等,自己不习惯或者长期这样做受不了;三是本人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冲突,比如配偶出国,需要自己陪读,配偶生病或父母或其他老人病重需要自己身边陪护等;
第二大类原因:个人与企业的冲突。首先,和上司之间的矛盾冲突,包括性格冲突、行为风格冲突、价值观冲突、利益冲突等,自己实在不想忍受;其次,和同事之间的矛盾冲突,而这个冲突自己无法协调,且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第三,和企业文化的冲突,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冲突比较大,极不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自己也无法改变;第四,自己的职业发展遇到瓶颈,遭遇到天花板,如在外企遭遇到国籍的天花板,民企里面会遭遇关键岗位家族成员把持,自己干得再好也是副职,或名头是正职,但只能做部分工作,得不到全面锻炼。第五,自己的上司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多,甚至比自己年龄还小,而自己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有更高的预期。
被动离职原因
第三大类原因。无法抗拒的客观因素:一是企业同城搬家了,工作单位距离家里太远了,每天上下班路途时间累计太长,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二是企业搬到外阜了,没有办法了;三是企业老板跑路了,企业散了;四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企业发展的停滞、企业陷入灭顶的灾难, 自己无力挽回;五是行业衰退,企业萎缩关门了。
第四大类原因,自己被淘汰出局。一是自己专业能力上不能胜任,被考核末位淘汰,或者忍受不了考核竞争的压力被迫主动离开;二是自己违犯企业制度,闯了企业红灯;三是职业操守出现重大问题,被辞退;四是自己有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搞得声名狼藉,无法继续工作下去;五是违法了有关法律,被司法了。
上述四大类原因有被动也有主动,被动离开那是没有办法,离开后寻找机会,主动权小一些。主动离开一般都是有新的职业机会,其实主动跳槽者都是失望和希望的交汇。希望减去失望,如果是正数,人就选择离开老东家。当然现在90前后者很多情况都是裸辞。
面试官问这个问题想要考核应聘者什么?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离开老东家真实原因大致分类。作为面试官想通过侯选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来了解候选人离开老东家的真实原因来做更深刻的全方位的判断,从而影响到候选人录取与否,以及录取了如何定位问题,以及未来加盟公司后的风险预估。
首先,判断候选人讲述离开的原因是否真实。第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候选人讲述离职的原因是不真实的,但不真实也要听,通过听来做进一步判断,假话也有判断价值,至少判断这人不坦诚。第二,判断候选人讲述的原因是否全部真实,候选人离职的原因是综合的,其实很多候选人讲述了离职的真实原因,但还有其他真实原因没有讲,那么没有讲的真实的原因是主要的,还是自己讲出来的这个是主要的。第三,即使讲述的是真实的原因,但这个真实的程度是有多少。
其次,深刻的全方位判断候选人。一是通过候选人描述离职的原因来判断候选人的价值观,无论候选人讲述的原因是否真实、是否是真实的全部以及真实的程度,但候选人讲述的理由至少自己认为是冠冕堂皇的,尤其说的是假原因更是表达了候选人的深层次的价值观,认为只有这个原因才是自己最体面离开的理由。
二是通过候选人描述离开的前因后果和过程,判断候选人处理矛盾的方式和风格,
三是通过候选人描述离开的原因来判断候选人看问题的视角和客观程度;四是
通过候选人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来判断候选人的思维模式,是正面思维为主导还是负面思维为主导;五是通过候选人回答来判断候选人回答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习惯;六是通过候选人的描述离职原因判断候选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否清晰。
第三,印证。一是通过候选人回答离开原因来印证前面讲述的很多事情是否真实,二是通过候选人回答离开原因来来印证候选人下一步要讲的职业诉求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是否有机贯通起来,从前后矛盾程度来判定人员的矛盾程度,以及职业想明白了没有。三是通过候选人讲述离职原因来和面试官已知的信息相互印证。四是为拟录用时为职业背景调查做铺垫,并通过后来的背景调查来再判断候选人的一些东西。
第四,通过前述的分析判断和印证做到如下假设和预估。一是假设候选人进入组织后与现有组织人员的冲突性、互补性,从而判定是否录用、录用后如何定位、如何融入,如何使用?二是预测候选人进入组织后的职业发展路径,进入组织后可能为组织带来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三是判断候选人进入组织后会大致什么时间离开,会以什么方式离开组织,离开时会给组织带来什么麻烦,离开后会给组织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
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也就短短的一两分钟时间,作为一名合格的面试官会脑子飞快的旋转,做出种种的判断和价值预估及风险评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