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吥棄
收起左侧

[现场管理] 现场问题,如果你遇到怎么处理?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1-1-5 10: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吥棄 发表于 2021-1-3 13:57
因为这个台帐是属于抽查,我们现场QA没有分车间,所以工序比较多,台帐也很多,每个台帐我们当班都要去看 ...

处罚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让一些人重视“规则”,这个目的是和我们QA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事情不分大小,不能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关系到产品质量的,才要抓原则,其他的事情就要变通!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做好一件“大事”,是需要以做好每件“小事”为前提的,小事不抓,就会出漏洞!我支持你的这种做法!那些背后对你说三道四的人,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心态不端正。别人指出他们工作的不足,是要心存感激的,这说明别人再帮她们进步!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只要你做的正确,就做下去,日常工作多注意细节,同时善于从整体规划面上来回顾自己的工作,适时的学习行业知识,一年后,你肯定能找一份更好的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1:0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7600661 发表于 2021-01-05 08:43
本帖最后由 57600661 于 2021-1-5 08:46 编辑

注意处理的方法和尺度,并且时机很重要,当你领悟这几点你会发现你进入了一个新格局随便聊一句:从你的头像和语气能初步判断出性格、性别、和职业类型

这么厉害?!那说说你的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5 12:0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你都描述不清,不知道如何判别,不填单子肯定是不对的,看公司怎么安排,是流程重要,还是品质,效率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5 12:0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吥棄 发表于 2021-01-03 18:48
我上面说的上报上去,可能没有说清楚,我们的上报上去并不是简单的上报上去就完了,它其实就是一个CAPA,我们上报到车间,然后车间会有根本原因的调查,然后制定整改预防措施,然后由我们跟进评估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其实我们上报上去的问题都是这样处理的。这就是当偏差在处理的。算是内部偏差吧,只是没有走GMP的偏差流程。

你们的流程就有问题,怎么就只上报,让别人去出整改办法呢,你敢提出问题,就要有解决办法,否则提什么题,应该如楼上说的,多考虑事件背后逻辑,发现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否则做不好qa

点评

发现问题,如果自己不知怎么解决了,就不上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 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1-1-5 12: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处理方式没有问题,如果你作为QA因为坚持原则导致你被辞退,那么恭喜你,者可能成为你通向更高标准公司的通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1-1-5 16: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被你逼上了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1-1-5 17: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mimimipa 发表于 2021-1-3 13:19
错在不懂得变通
QA本职是保证质量  不是工头

方法上可以改进,但不坚持原则,一定是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6 13: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所有的回复感觉都有道理,各自站在各自的角度上都没毛病,你站在QA的角度上这样做也没毛病。我认为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件事情是不是经常发生,大家都发生过这种情况,还是只是某一个人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我所在的公司比较小,台账上出现这种问题不是很多,但是也有,发现了就在旁边备注解释清楚就好。我觉得还是要深入的去思考发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人不是完美的,存在遗忘的可能性,但经常、高频繁的遗忘背后肯定有原因,是态度问题还是最近精神紧张还是有其他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6 17: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他们不懂得珍惜,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支持上报。
至于很多网友说的变通,那只是一种假设,做的再好,肯定还是有人不愿意遵守的。

上报了,个人看至少有二个目的,
一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有些底线不可逾越。
二是可以看看公司的反应,如果有改善,证明你的做法是有效的;如果没有改善,领导也不重视,那么这样的公司不适合,该是选择离开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7 09: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没做到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7 12: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某公司成立了专门消灭找到问题的员工的组织,谁提出问题,全组织集体向集团领导进言弹劾ta。。。啊,我就在某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1-1-7 17: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其实为难的,QA的检查和车间的罚钱强行绑一起。甚至有些直接让QA罚钱。
不考虑这个绩效。从操作人员的角度看,确实不恰当,昨天不报今天报,别人不报专报我,到底什么意思?要么是针对个人,要么是滥用职权:一会松一会紧,下次会不会又松起来,养鱼吗?
QA一般尽量少指向具体人员,多关注制度和管理人员,多和管理人员沟通解决问题。比如这个让人员先写好,打个招呼,说没有下次了。然后让车间主管给相关人员大家强调下,说最近没写记录的有点多(别提具体人员),顺便让他查查原因解决,这样问题就上台面了,没有谁针对谁(注意同时也要口头报告你领导了,这个是个系统问题,你需要支持和证据,领导也需要评估)。(之后问题基本改不了,或者暂时改善了,)下次就可以报了。这些不紧迫的小问题的推进,松紧要排好。雷厉风行也是可以的,那需要一开始就从严:第一次发现就口头通知他们主管,三次发现就是系统问题,CAPA走起。这个CAPA不好关闭。
事情已经发生了,操作人员那里解释下,最近发现多了,不是针对谁。然后你看下这次你领导是不是支持你,很关键。
其实QA发现不符合一开始就要考虑可能的原因了,进行适当的调查,这些原因通常都不落在操作者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19: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罚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QA和车间可以一起想办法怎么设计这个台账,让大家填写更方便,也会主动填写;另外车间可以针对某个事情给大家再做一次培训,如果培训后仍然不执行,再来说罚款的事情,否则两个角色互相带着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8 0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茂茂1 发表于 2021-1-5 12:03
你们的流程就有问题,怎么就只上报,让别人去出整改办法呢,你敢提出问题,就要有解决办法,否则提什么题 ...

事实上,很多公司把QA的职责是分开的,体系、现场、取样、环境等,如楼主问的情况,这肯定是一个现场QA监控时候发生的事,而其实现场QA很多时候也只能提出问题,即使考虑了背后的逻辑进行调查了事情的根本原因,也很难有多少权限去找管理流程上的解决办法。
假设,现场QA找到车间不写记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对操作人员的管理松弛,你让一个现场QA去找生产主任、生产部长让他们管严一点,或者让技术员改生产管理文件加强人员记录填写的及时性?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想解决办法的QA实际上根本没有权限去解决,只能上报领导层去沟通;

更尴尬的处境在于,很多药企虽然设立了QA,但是一线的现场监控QA实际上也就是当操作员在使,文件改不了、体系够不上、偏差变更上报了之后连跟踪的权利也没有;QA领导可能想让公司质量体系完善、想让产品质量有足够保证,但是再往上,总经理在处理领导层的问题的时候,最后还是会偏向生产。
毕竟,质量部不产生直接的利润效益,而生产部才是公司存在的根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8 10: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RageAndy 发表于 2021-1-4 10:14
罚款其实不可取,治标不治本

罚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罚款效果还是可以的,不然谁都不上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8 11: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wyh270627164 发表于 2021-1-5 10:21
处罚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让一些人重视“规则”,这个目的是和我们QA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事情不分大小,不 ...

很同意你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8 11: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吥棄 发表于 2021-1-3 18:57
大家评论是不是偏了?!我发这个的根本原因是想知道各位厂里对于记录台帐填写问题的处理方法方式是什么?我 ...

直接补上就好了。罚款?至于?你是上报是你的权利,罚款是车间的管理制度,必须执行。但如果制度让QA和生产人员都膈应了,光烦恼没用。为啥不想着如何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8 12: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8 13: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检查,QA的工作的一部分,不必太在乎别人说什么,他有什么好委屈的,如果不指出问题没有惩罚,他们永远不长记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8 15: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这是你履行QA应尽的职责,完全没有问题。但我认为还可以处理的更好一点。

(假设你是普通的QA员工,文中没有太多信息)如果是我遇到这样持续发生的问题,我会向QA经理报告此事,建议由QA部门直接向生产部负责人提出该问题,要求生产部落实整改措施,并进行后续的专项检查。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由QA员工直接面对操作工,导致个人矛盾;另一方面,这样持续性的问题实际是一个系统问题,必须要有系统性的解决方法,单靠个人去抽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5 0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