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25184
帖子
主题
积分219709
注册时间2012-4-1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楼主 |
发表于 2019-2-5 16: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生粥分类编辑
粥是我们主要的佐餐食品,尤其以早饭为主,可你们知道粥的药用吗?
小麦粥
功效主治
止消渴烦热。
寒食粥
释名
用杏和各种花制成。
功效主治
主治益气,治脾胃虚寒,下泄呕吐,小儿出痘疮面色苍白。
三米粥
性味
粳米、灿米、粟米梁米粥,味甘,性温、平,无毒。
功效主治
利小便,止烦渴,滋养脾胃。
。
甜浆粥
大米50克洗净与新鲜豆浆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许,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大豆有宽中益气,利大肠,润泽肌肤的功效,豆浆的营养价值更为丰富,并易消化吸收。
本粥除起润肤的作用外,对体虚久嗽、便秘等症亦有良效。
脊肉粥
取脊肉50克洗净切小块,用少许油炒后与粳米50克、适量水同煮成粥,加食盐少许调味,早晚空腹食用。
《随息成饮食谱》载,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起洭羸。
猪脊肉的特点是色白面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等多种具有美容作用的营养成分。
本粥除体虚面色不悦之人食外,平素健康之人常喝此粥,有防皱除皱的作用。
番薯粥
取番薯100克洗净切小块,与粳米150克及适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
番薯是人们常食之佳蔬。
《纲目拾遗》载,番薯可“补中、和血、肥五脏”。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能将水谷化生为气血,滋养荣润面部肌肤,使人容光焕发。
本粥便据其健脾胃,和气血之功,来达到润肤悦色之效果。
胡萝卜粥
取胡萝卜100克洗净切小丁,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空腹食用。
胡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称。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胡萝卜营养丰富,除含维生素B1.B2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很快转化为维生素A,能润滑皮肤,防止皮肤老化。常食能减少头屑,而且可生发。
该粥对防止面部皮肤干燥、老化,较为有效,也适宜于老人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等症。
熟地粥
取熟地20克用纱布包好与适量水煮20分钟后,拣出纱包,下粳米50克煮成粥,下冰糖稍煮即可服用。
本粥常食能补中气,壮筋骨,通血脉,益精气,和五脏,有轻身美颜,聪耳明目的作用,对肌肉消瘦者适宜。
枣仁龙眼粥
将酸枣仁15克、龙眼肉15克切小粒,与粳米50克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粥,加红糖5克拌匀,作晚餐服用。
二药相配为粥,长期食用可使人容颜减皱,肌肤光滑。对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暗耗阴血所致的面容萎黄失泽及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亦适宜。老年人常食,有利于健康长寿。
燕麦粥
蒸麦50克同适量水煮成粥。可供早晚餐食用。
燕麦又叫油麦、裸燕麦,性味甘平,是一种高蛋白食品,其补虚健脾营养价值很高。
常食此粥,对保持皮肤弹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有显着效果。
酥蜜粥
将粳米50克同水煮粥,将熟时,加酥油20克,蜂蜜5克稍煮即可。早晚餐食。
酥油是极好滋补品,以白羊酥为上乘。《本草纲目》记载;“益虚劳、润肌肤、泽脏腑、和血脉。”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消瘦、皮肤枯槁乃津伤血虚之症,阴虚损必发劳热,热则更加耗津,津液去,则毛折皮枯。酥油配蜂蜜,即可润肤丰肌,还可适宜于消渴、阴虚发热等症。
绿豆粥
取绿豆10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随量食用。
绿豆味甘性寒,行十二经脉,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之功。粳米性凉,补脾益胃,与绿豆共用有解毒利水、润泽肌肤的效用。绿豆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血脂过高的中老年人,常食颇得裨益。
胡桃粥
取胡桃5个取仁略捣,同粳米100克煮成粥,加红糖少许拌匀,早晚空腹食用。
宋代《海上名方》中录:本粥通过补骨益肺健脾而使气血充盛,润燥生津,肌肤润泽,形体健美,乌须黑发。
故常食此粥不仅有润肤之功,且有排石之能,但大便溏薄者不宜。
红豆粥
取红豆和大米,比例为2:1。新会陈皮,红豆和大米都淘洗干净;把食材全部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食材全部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约20分钟左右,加入红糖后再次煮开即可!(喜咸者亦可加盐食用)。
顾名思义,红豆粥即以红豆为主要材料熬制而成的粥。红豆又称赤豆,为一种常见的杂粮,性平,味甘酸,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等功效,但红豆有利尿的作用,因此尿多的人忌食。 [2]
薏米红豆粥
薏米和红豆对身体都很有好处,不过豆和薏米都不怎么好煮烂,你就提前将原料用温水浸泡一
下,或者用高压锅也可以,冰糖煮的时候就放进去,甜味会渗透进去很好吃的!
制作流程
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我的理解就是米豆2:1)
1.把薏米洗净浸泡20分钟
2.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用猛火煮开,改慢火煮至薏米烂熟即可。
百合薏米绿豆粥
材料:绿豆50克,薏米50克,稻米50克,糙米50克
辅料:百合(干)20克
调料:白砂糖30克
1. 糙米、薏仁、大米、绿豆洗净,泡水2小时备用;
2. 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开;
3. 转小火边搅拌边熬煮半小时至熟烂;
4. 粥浓,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3]
【原料】:
分类
分类
面粥、麦粥、豆粥、菜粥、花卉粥、果粥、乳粥、肉粥、鱼粥及食疗药粥等。
【烹调】:一般将粥他为普通粥和花色粥两大类。普通粥是指单用米或面煮成的粥,花色粥则是在普通粥用料的基础上,再加入各种不同的配料,制成的粥品种繁多,咸、甜口味均有,丰富多彩。以广式咸味粥为例,常见的如鱼片粥、干贝鸡丝粥、肉丝粥等。
【特类】:食疗药粥是我国食粥的特色,集传统营养科学与烹饪科学于一体,对增进国民的健康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从医食同源、 药食同用的观念出发,根据传统营养学的理论,以各种养生食疗食物为主,或适当佐以中药,并经过烹调加工而成的具有相应养生食疗效用的一类粥品,又属于药膳的一个组成部分。
白果羊肾粥
【原料】: 白果10-15克,羊肾1个,羊肉;粳米各50克,葱白3克。
白果羊肾粥
白果羊肾粥
【制作】: 将羊肾洗净,去腮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白果、粳米淘净,再将它们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
【用法】: 吃羊肾、羊肉、白果,喝粥,每日2次,温热食。
【疗效】: 补肾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忌食。
阿胶白皮粥
【原料】: 阿胶、桑白皮各15克,糯米100克,红糖8克
阿胶白皮粥
阿胶白皮粥
。
【制作】: 将桑白皮水煎2次,去渣取汁。糯米淘净人锅内,加水煮10分钟,倒入药汁、阿胶,粥熟入红糖。
【用法】: 每日服2次,早晚空腹服食。
【疗效】: 补血滋阴,润燥清肺。适用于血虚、阴虚久咳咯血、月经过少、崩漏、便血等症。
山楂粥
【原料】:山楂30—45克(或鲜山楂60克),粳米100克,砂糖适量。制作:将山檀煎取浓汁,去渣,同洗净的粳米同煮,粥将熟时放入砂糖,稍煮1—2沸即可。
【用法】:作点心热服;10日为1疗程。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降血脂。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以及食积停滞,肉积不消。
【注意事项】:不宜空腹及冷食。
补中益气粥
【来源】: 传统方
补中益气粥
补中益气粥
【原料】: 党参、黄芪各15克,白术12克,升麻、当归各6克,柴胡、陈皮各3克,小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将上七味药煎汁去渣,加入小米、红糖同煮成粥。
【用法】: 每日1-2次,温热服。
【疗效】: 补益中气,升阳举陷。适用于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
螃蟹粥
功效
螃蟹粥具有理胃消食、舒筋益气、散诸热、通经络以及散瘀血的功效,对于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脑血栓及各种癌症有较好的疗效。
材料
螃蟹、大米、盐、胡椒粉、葱丝
制作流程
1.将螃蟹刷洗干净,对半切开,去掉螃蟹的腮和胃。
2.将大米淘洗干净。
3.将螃蟹和大米都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纯净水。
4.盖上盖子大火煮至上气后转小火煮10分钟后关火。
5.自然放气后打开盖子,调入盐、白胡椒粉,撒上葱丝即可。
鸭肉粥
材料
鸭肉150克,糯米250克,鸡精、葱花、盐少许。
制作流程
1.将鸭肉洗净,切成小块。
2.在鸭肉中加入黄酒和少许盐,拌匀。
3.盖上盖子腌制2个小时以上。
4.将粳米洗净。
5.锅中加水,水开后放入腌好的鸭肉。
6.再次煮开后撇去浮沫,继续煮5分钟。
7.倒入粳米。
8.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
9.粥煮好后调入适量盐和鸡精,撒入葱花即可。
制作编辑
一般
煮
煮
有煮和焖两种方法。
煮法即先用旺火煮至滚开,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汤稠浓的方法。
焖法是指用旺火加热至滚沸后,即倒入有盖的木桶内,盖紧桶盖,焖约2小时即成,具有香味较浓的特点。
通常粥多采用煮法。此外,花色粥的制作,还有以煮好的滚粥冲入各种配料,调拌均匀即成的方法,如生鱼片粥等。粥在制作时,应注意水要一次加足,一气煮成,才能达到稠稀均匀、米水交融的特点。煮粥用的米既可先用清水浸泡5-6小时,然后下锅再煮,也可淘洗干净后直接下锅煮粥。先浸后煮,可缩短煮粥的时间,但浸泡易致养分损失。若配方中有不能直接食用的中药,则可先用中药煮取汤汁,再加入米或面煮粥,或先将中药研成粉末,再入粥与米同煮;若粥中的配料形体较大,应先进行刀工处理,再下锅煮粥,以使粥稠味浓。
标准
煮好粥的标准是什么:
1.生米煮粥,比直接用米饭做成粥更好吃。
2.用圆滚滚的米做粥,容易熟、容易软烂,口感更好。
3.加入些高汤,是粥营养美味的小秘密。
4.粥是高温糊化的美味,这就是化学上有名的糊化反应。
5.最好选用新米煮粥,配料更要新鲜,否则粥就谈不上鲜美。
另外,喝什么粥最好:
民间有谚语:粳米煮粥最养人。粳(jīng)米是什么米呢?大米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根据籼稻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两种。糯米由糯性稻谷制成,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粳米由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
粳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百吃不厌,是天下第一补人之物。粳米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A、E、B1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强壮筋骨、长肌肉、通血脂和五脏、止虚寒泻痢等功效。
大米和小米,以2:1的比例煮粥,是最容易消化的。这样的搭配非常合理,大米易于消化,调和养胃,小米营养丰富,滋润脏器。正常人喝粥可以养生,粥和其他事物搭配,又有不少新的功能,这就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了。
诀窍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①粥来节省时间;②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③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经验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间或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5、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6、底、料分煮: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百年老粥店可不这样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