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6376|回复: 53
收起左侧

[统计应用] [原创]检验项目等效合并之原理及计算详解(一)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7-12-15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检验项目等效合并之原理及计算详解(一)
                                           首儿数据统计学习群---九三
   上次写过一个帖子,也是探讨检验项目合并的问题,再次讨论这个问题,有以下三个出发点:
出发点一:在药企业接收包装材料时,尤其是内包材时,按2828.1要求,要采用2828.1的要求,进行抽样。而按我们的2828.1抽样,的确是抽的太多,检验工作量巨大,实操性差,依从性差。因为巨大,所以,没有多少人去真抽,去检。于是出体现…,你懂的。能改变吗?
出发点二:当我们验证或出现偏差、变更时,有时,需要考虑,进行抽样,去协助证实你的判定;这时,也需要有效和高效的抽样方法。
出发点三:合并的原理和具体的计算过程,需要详解列出,其一,上篇帖子有计算错误的地方,通过这次详解,可以整理思路,也可形成SOP初稿,推广使用。
   但是,在10多年的GMP摧残下,我们大多数的管理思路、做事的思路,都形成了一种定式,“有法规要求吗?…检查员怎么看?…” 有,也不管其背后的原因和原理,也不论其前提条件是什么,拿来就用,拿来主义。没有法规要求,呀!不能做,……;中国式GMP的残毒,恐怕还要10多年,进行修复吧,举步为艰。是否能推广使用,实是没多少底。
   所以,这两次探讨的同一个问题,检验项目的合并,以期得到实操性强的抽样方案。
基本思路:
   1、原有的抽样方案,是基于几十年前的,供求关系基本均衡,甚至供不应求的社会形态,需要兼顾和平衡供需双方的风险;
2、目前的社会,是物质极大丰富,供大于求,人们对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进程,也要求高质量,低消耗。所以,越发要求供方/生产方提升质量,保障使用方的质量权益。所以,要倒逼生产者,提质降耗,而现在,提升质量已经提高的国家战略层面。行业发展,也是如些,例如,汽车、电子行业。
3、以保障使用方质量权益,控制使用方的最高风险(β=10%)为准,从而倒逼生产方,使其提高其批产品的质量水平,如不达标,拒收的风险(α)陡增。
基本原理:
   1、以不合格品百分数,表征批产品质量水平的抽样方案,其抽样分布服从二项分布。
  2、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表征批产品质量水平的抽样方案,其抽样分布服从泊松分布。
     3、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都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都是以有缺陷和没有缺陷来表征的分布,二项分布是以0和1,合格与不合格,来判定;而泊松分布是以单位时间、空间内有多少个缺陷数,有没有超过合格限值,来判定。
   4、泊松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形式,可由二项分布推导出来,所以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基本要求:
    1检验项目合并时,要求同类项,才可合并,不是同类项,不可直接合并。
  2、所谓同类项,即不合格分类,是相同的,如: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C类不合格;
  3、本例中,国标没有给出不合格分类,只给出了检验水平和AQL值。这种情况下,检验项目合并,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
     3.1、以AQL值和检验水平为准,进行合并,AQL值和检验水平都相同的项目,合并。
3.2、以AQL值为准,以现代质量观,提升检验水平到AQL数值小的水平项目,合并。
3.3、以AQL值为准,以现代质量观,采用AC=0的方案,进行优化。
4、在采用AC=0的方案时,要以使用方风险(β)和使用方风险质量(RQL),均与合并前保持一致;
5、检验项目合并后,需要做两个验算,以确认合并是否能还原合并前,单项抽样检验合格率或等效AQL。即:1、合格率的验算;2、鉴别力验算;
20171214 检验项目合并原理及计算详解(纠正项次合格率)0.png
应用举例:
   交检批产品“钠钙玻璃管制口服液体瓶(YBB00032004-2015)”批量为98.4万支,检验项目、检验水平及接收质量限;以及按2828.1查表,字码和抽样方案,如下表所示:
20171214 检验项目合并原理及计算详解(纠正项次合格率)1.png
上表中,其他项,为瓶子尺寸时,有如下项目:
20171214 检验项目合并原理及计算详解(纠正项次合格率)2.png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仅外观项,按以上从2828.1上查得的抽样方案,需要抽500和315支,进行检验,以最少的315支算,尺寸项下共有11个小项,3465个测量数据,多么巨大的检验工作量,相信没有几家能去做的。
怎么办?可行的办法,检验项目合并,怎么合?

1、先以2828.1给出的抽样方案,分组和计算出各抽样方案下,保证使用方风险β=10%时,对应的RQL值,为后面,进行合并后方案优劣进行比较使用,如下表所示:
20171214 检验项目合并原理及计算详解(纠正项次合格率)3.png
2、在做检验项目合并时,需要项次合格率,进行合并计算和验证合并后方案是否适合,本例中以2828.1给出的相应检验项目对应的AQL值,做为项次合格率,即:项次合格率=1-AQL,得下表:
20171214 检验项目合并原理及计算详解(纠正项次合格率)4.png
       上表中,裂纹、内应力和垂直轴偏差三个检验项目,只有一项,不存在合并的问题,故,删去,下面只讨论,尺寸检验项合并的问题。
3、计算AC值(不合格判定数),
计算原理:P=d/n,即批不合格品率=批内不合格品个数/批数量,则:d=p×n(AC= p×n),此时的n,是样本量n×项次;
  4、计算尺寸检验项目,所需项次数,从而计算批不合格品数AC,如下表:
20171214 检验项目合并原理及计算详解(纠正项次合格率)5.png
   5、以批接收概率为90%(L(P0)=0.9)时,计算泊松分布的参数λ(使用EXCEL中单变量求解,可得),进一步计算出,按泊松分布的90%接收概率下的,每百单位不合格数(P0)是多少,从而计算出P0值,并根据此P0,选择适合的AQL档位。如下表:
20171214 检验项目合并原理及计算详解(纠正项次合格率)6.png
6、根据得到的AQL值,查2828.1表,找出合并后的抽样方案,如下:
20171214 检验项目合并原理及计算详解(纠正项次合格率)7.png
通过上表鉴别力的验算,合并后的鉴别力为2.3略大于合并前鉴别力2.2,尺寸项鉴别等效,所以,尺寸项合并是可行的。

对于AC=0优化的方案,下次再进一步讨论。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21: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AQL与项次合格率的换算及抽检方案的制定.pdf (1.5 MB, 下载次数: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2-15 08: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估计只有你看得懂了,讲解一下呗。

点评

华丽高大上的掩耳盗铃前提下的削足适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2-15 09: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slam 于 2017-12-15 09:52 编辑

按AQL=25%, RQL=2.3x 25%=57.5%计算出(50,21)的方案。这意味着这个批次有90%置信度等于或不超过57.5%不合格品 !

拜托, 这太离谱了 问你的
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10: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kslam 发表于 2017-12-15 09:44
按AQL=25%, RQL=2.3x 25%=57.5%计算出(50,21)的方案。这意味着这个批次有90%置信度等于或不超过57.5%不合格 ...

不要激动,交流,互有短长嘛!

点评

坦率地说,没有这样一个综合的抽样方法。即使是基本验收抽样统计也搞乱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0: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2-15 10: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三 发表于 2017-12-15 10:03
不要激动,交流,互有短长嘛!

坦率地说,没有这样一个综合的抽样方法。即使是基本验收抽样统计也搞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10: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三 于 2017-12-15 10:23 编辑
kslam 发表于 2017-12-15 10:10
坦率地说,没有这样一个综合的抽样方法。即使是基本验收抽样统计也搞乱了。


原来没有的,就可以有,对吧,这才有进步。任况这个是有的,你美国的资料多,也可以查一下。我从国内文献中己查到过引用。况且国内,质检总局也出过,我在坛里也发了。现在,在上班,在手机APP查,不方便。

点评

我从国内文献中己查到过引用 文献名字 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4:35
我从国内文献中己查到过引用 文献名字 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4:35
说大话, 没有依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0: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1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不合格品百分数,一个是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2-15 10: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slam 于 2017-12-15 10:37 编辑
九三 发表于 2017-12-15 10:21
原来没有的,就可以有,对吧,这才有进步。任况这个是有的,你美国的资料多,也可以查一下。我从国内文 ...

你看过这样的抽样方案?说大话, 没有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10: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kslam 发表于 2017-12-15 10:34
你看过这样的抽样方案?说大话, 没有依据

GMP后遗症

点评

这是数据伪造的前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0: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2-15 10: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数据伪造的前奏

点评

并没有伪造。 而是 茫然不知的用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4: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2-15 14: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7-12-15 08:14
@yuansoul 估计只有你看得懂了,讲解一下呗。

华丽高大上的掩耳盗铃前提下的削足适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2-15 14: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kslam 发表于 2017-12-15 10:40
这是数据伪造的前奏

并没有伪造。
而是 茫然不知的用错了。

点评

Yes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2-15 14: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三 发表于 2017-12-15 10:21
原来没有的,就可以有,对吧,这才有进步。任况这个是有的,你美国的资料多,也可以查一下。我从国内文 ...

我从国内文献中己查到过引用

文献名字 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2-15 14: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三 发表于 2017-12-15 10:21
原来没有的,就可以有,对吧,这才有进步。任况这个是有的,你美国的资料多,也可以查一下。我从国内文 ...

我从国内文献中己查到过引用

文献名字 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14: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7-12-15 14:35
我从国内文献中己查到过引用

文献名字 是?

晚上回家后,发上来

点评

我看到你说的 文献了。 感觉 吴 文献 和 你 把“概率密度函数”当做 回归曲线用了;概率密度函数 与 累计概率密度混在一起用了。 反过来想“统计很多时候 用 1- 法”反证就好饿。简单说 。你合并 后 的 aql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4: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2-15 14: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三 发表于 2017-12-15 14:41
晚上回家后,发上来

我看到你说的 文献了。

感觉 吴  文献 和 你 把“概率密度函数”当做 回归曲线用了;概率密度函数 与 累计概率密度混在一起用了。

反过来想“统计很多时候 用 1- 法”反证就好饿。简单说 。你合并 后 的 aql 变成了 很大,倒过去 想 批次质量 还稳定么?

点评

谢谢您的回复和质疑,论坛贵在交流、讨论,这才是论坛的意义所在吧。 1、对回归曲线一说,不知从何说起。在抽样检验里,也是OC曲线呀。是我上面文章哪里表述的不当,引起的,希望指点迷津。是不是,我上面有一张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21:35
我用问题来表达以上的讨论。 该生产厂家推销员声称其口服液体瓶有97.5 % 以上的合格率,现从其中抽取50 件样品,发现共有21 件不合格品,问是否应该相信该推销员的说法(α = 0.05)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6: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2-15 15: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7-12-15 14:31
并没有伪造。
而是 茫然不知的用错了。

Ye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2-15 16: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7-12-15 14:55
我看到你说的 文献了。

感觉 吴  文献 和 你 把“概率密度函数”当做 回归曲线用了;概率密度函数 与  ...

我用问题来表达以上讨论

该生产厂家推销员声称其口服液体瓶有97.5 % 以上的合格率,现从其中抽取50 件样品,发现共有21 件不合格品,问是否应该相信该推销员的说法(α = 0.0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17: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不合格品和不合格数的问题,你可以查一下,2828.1中的表1,其中AQL值大于10时,是泊松的不合格数百分数

点评

但 AQL =2.5%, 你的解释不符合GBT 2828.1关于AQL> 10%。它与泊松分布无关, 因为二项分布是近似泊松分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17: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17: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21不是21个产品,而是21个不合格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6 1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