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41|回复: 3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当代“神农”,一片“粮”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0 13: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这位老人,为人民解决了这项天大的大事。
最近,他又带来了好消息!
2.png
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通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昨天下午,这片示范田里的水稻被收割。根据计划,晒干后将作为福利发给当地村民。
杂交水稻之父,他的脚步从未停歇
早在1974年,袁老就已经与杂交水稻联系在了一起。从那一刻起,他从未停下过穿梭在稻田中的脚步。每一年他都在突破自我,创造奇迹。
3.jpg
20世纪70年代,他研究出了“野败”,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2年,他与同事们一起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实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二九南1号”;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
1974年,选育成第一个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
1980年以来,他又先后育成“威优64”、“威优49”等几个大面积推广的早熟、多抗新组合;
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会议上,袁隆平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1995年,列入国家“863”计划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
2006年,他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4.jpg
纽约时代广场广告牌上的中国的形象短片中的袁隆平
此外,袁老在近期还有两项重大突破
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取得突破
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了这项重大成果。这将扭转我国部分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趋势!
镉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环境污染元素,一旦在人体中积存,会导致软骨症,还会引发癌症,让人痛苦不堪。而水稻是对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假如此次水稻亲本“去镉”成功,对人类粮食的贡献将是空前绝后的:不仅解决了“吃的饱”问题,还解决了“吃的安全”这一大难题。
5.jpg
“海水稻”测产
上个月底,由袁老挂帅的“海水稻”项目进行了实地测产:最高亩产620.95公斤。未来3~5年,项目将选育出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亩产300公斤以上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
6.jpg
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其中1亿公顷(15亿亩)在中国,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这意味着,中国有2.8亿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有希望被开发利用,“变废为宝”,种植粮食,造福人类。
当代“神农”,我们的“国宝”
虽然身负盛名,但他依然低调,喜欢自在随意的生活。
7.jpg
他曾说过,“我最大的梦想就是: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我在田里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乘凉。”
87岁的高龄,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并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他是当代“神农”,是我们真正的国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20 14: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电视不是还播出培育出接近2m高的水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1 20: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那一刻起,他从未停下过穿梭在稻田中的脚步

点评

以举报  发表于 2017-10-22 20: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5 1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