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朱小美 于 2016-11-28 10:50 编辑
一、安全的基本理念 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一)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安全与安全要素 (1)什么是安全:狭义: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财产损失因素,保障人生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广义:一切活动领域中的所有安全问题,包括:安全生产、生活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等。 (2)安全要素:a)树立自我安全意识—意识决定行动,提高“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认识。实现由“要我安全”至“要我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b)懂得安全知识并运用;c)遵章守纪:认真学习,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d)掌握安全技能:不仅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技能,而且还要掌握公共安全技能(事故报警、灭火器的使用、紧急避险方法);e)培养和提高紧急避险能力。
(三)安全的分类 人身安全、质量安全、设备安全。
一、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安全生产法 1、安全生产概念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1)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新法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将坚持安全发展写 入了总则,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奋 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新安全生产法的十大重点内容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完善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新法提出要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安全职责。 (2)落实“三个必须”,确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部门地位。按照安全生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新法一是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二是明确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三是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强化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乡镇街道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有必要在立法层面明确其安全生产职责,同时针对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安全监管体制不顺、监管人员配备不足、事故隐患集中、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新法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4)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配备标准和工作职责。新法一是明确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设置专门机构或者配备专职人员的从业人员下限由300人调整为100人。二是规定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人员的7项职责,主要包括拟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等。三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的意见。 (5)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职责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一是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是明确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 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 (6)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新法把加强事前预防、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三是对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行为,设定了严格的行政处罚。 (7)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新法在总则部分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8)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新法确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并从两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二是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制度,授权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9)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根据2006年以来在河南省、湖北省、山西省、北京市、重庆市等省(市)的试点经验,重点是为了增加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单位从业人员以外的事故受害人的赔偿补偿资金来源,新法规定: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 (1)概念: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明确企业各级负责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各职能部门和职工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职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概括地讲就是: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应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的组织领导责任;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对安全工作负起相应的责任。至于具体的安全生产的职责范围,应根据各单位的生产特点和具体情况不同分别确定。安全生产是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和各层次的工作。只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一致,才可能实现。因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企业制度,是所有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通过这一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制度上固定下来。这样,劳动保护工作才能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专责,才能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分工协作、共同努力,认真负责地把工作做好。建立、健全和执行这个制度,就是使企业安全卫生工作纳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保证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 1、建立全生产责任制可以使企业各方面人员在生产中分担安全责任,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做好安全工作。防止和克服安全工作中的混乱、互相推诱、无人负责的现象,把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
2、建立全生产责任制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安全专职机构的作用,使各方面职责明确地共同搞好安全工作。这既是对安全工作的加强,又是对安全专职机构工作职责的明确,使业务工作走上正轨,克服工作忙乱、不务正业的现象,更好地发挥企业安全专职机构作为领导在安全工作上的助手和安全生产的组织者的作用。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于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清责任,吸取教训,改进工作都有积极作用。
一、安全的基本理念 金字塔理论 杜邦工作理论 二、屏障思维(Barrier Thinking)
熟悉所有的屏障并确保所有的屏障有效工作 蝴蝶图(1)— Hazards 危险源 危险源:是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环境污染的潜在能量 移动车辆:如果你站在移动车辆火线上,你可能受到致命的伤害;
电:如果电没有有效控制,可以造成人员伤亡;
运转的机器:机器的防护罩、门、盖板丢失,可以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源:压缩气体、高压液体、 移动车辆、旋转设备、 化学品(腐蚀)、热表面、 开水 蝴蝶图(2)—Top Event 顶上事件(失控或泄漏) 顶上事件: 由于危险源释放导致的失控或泄露(车辆失控、泄漏(首次泄露LOPC)、漏电 、在机器运转时进行其它的操作)。 危险源 顶上事件 蝴蝶图(3)—控制屏障 蝴蝶图(3)—控制屏障的功能 蝴蝶图(3)—控制屏障 危险源 控制屏障 顶上事件 蝴蝶图(4)—隐患
蝴蝶图(4)—只有有效的屏障(屏障上没有孔洞)才能实现其功能 蝴蝶图(5)—Consequence 后果 蝴蝶图(5)—恢复屏障 蝴蝶图 People Barriers and Equipment Barriers人员屏障和设备屏障
练习:屏障和威胁 动物园的狮子 1. 危险源是什么? 2. 你最担心发生什么事? 3. 如果你最担心的事情发生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4. 会发生什么顶上事件? 你如何预防顶上事件发生? 5. 狮子逃出围栏后,会发生什么事? 你如何反应?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到
我们每个人通过以下方式都是维护屏障正常工作的重要人物:
△实施 安全关键活动,确保屏障正常工作检查,测试和维护安全关键设备 有自我保护意识,在异常情况下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 牢记 对任何有怀疑的问题,当做已经有问题,立即汇报并整改,立即干预任何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 维护或遵守一个屏障可能救一条或多条命,或者预防特大事故。
三、安全观察与沟通(SOC)
Safety Observation &Communication,安全观察与沟通,简称SOC。 SOC是安全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是安全检查、监督的必须部分。通过“观察、表扬、讨论、启发、感谢和跟踪”等6步,纠正员工不安全行为,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一.什么是SOC 核心目标是训练员工通过在工作现场对人的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的观察与沟通来尽可能减少事故和伤害; 关键在于:观察员工工作的进行并与其讨论;鼓励安全工作行为;制止不安全行为,改变员工的认识与行为。
安全观察与沟通的方法 1、观察 2、表扬 3、讨论 4、沟通 [size=12.0000pt]5、启发 [size=12.0000pt]6、感谢
四、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地点]:某药厂制粒车间 [设备]:烘箱 [后果]:1死2伤 [事故经过]:中药乙醇制粒,制粒后放入烘箱烘干,排放不畅,烘箱操作间乙醇味很重,一工人在门口,一工人开窗,一工人断电,电火花引爆乙醇,断电工人96%烧伤,医治无效死亡,另外两名工人不同程度烧伤,车间玻璃和天花板全部震裂; [原因分析]:首先:工人违规操作(在乙醇味很浓的情况下私自开关电闸),其次:工作环境不符合防爆要求,烘箱也不是防爆烘箱,废气排放不畅,电器开关也没有设置成防爆开关: [控制措施]: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的培训,环境达到防爆要求,安装易燃易爆气体报警器,电器设备、电路线路设计符合防爆要求。
案例二: [地点]:某药厂综合车间 [设备]:摇摆式制粒机 [后果]:手被夹伤,其中手部肌腱出槽难以恢复 [事故经过]:操作人员在机器运转时,机器出现小故障,在未关闭机器的情况下将手深入试着排除,结果手被夹伤; [原因分析]:首先:工人违规操作,在机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没有停机就将手深入试着排除故障,导致手被夹伤: [控制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当机器运转时一旦出现故障,我们总会认为在不关机的情况下想有意的去直接解决故障,而忽略了安全问题,所以操作人员和任何人在机器运转时都不要用手去调整,一定要关闭电源后再去调。
案例三: [地点]:某药厂制剂车间 [设备]:混合机 [后果]:1人死亡 [事故经过]:混合机故障由电工维修,同时混合机突然启动,电工没有站在安全线内,结果被混合机放料口活活挤死,不治身亡; [原因分析]:该电工在维修时没有安全意识,对机器的开关没有进行上锁挂签,在维修的同时别人突然启动机器,导致事故发生; [控制措施]:在进行设备维修时对设备的开关进行上锁挂签,进行能量隔离。
案例四: [地点]:某药厂制剂车间 [设备]:旋转式压片机 [后果]:1根手指压断 [事故经过]:压片机故障,一操作工正在清理设备上的物料,未切断电源,且戴手套,在清理过程中,不小心触动操作面板(触摸屏),设备启动,操作工想抽回手,但手套被夹住; [原因分析]:在清理故障的设备上的物料时未切断电源,在清理时不小心触动触摸屏导致机器启动,造成作业人员手指受伤; [控制措施]:在进行设备维修或清理时,必须切断电源。
案例五: [地点]:某药厂固体制剂车间 [设备]:全自动胶囊充填机(间歇式) [后果]:食指压断 [事故经过]:该设备本身具有门保护,但是操作人员为了方便将门拆除,一新入职员工看见胶囊分离时未彻底分离,习惯性动作将手从该门伸入去捡,结果食指被压,造成该员工食指压断;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为了操作的方便,擅自将设备本身所具有的保护门拆除,而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习惯性的用手去处理; [控制措施]:运动的设备必须具有门保护,严禁拆除门保护。
案例六: [地点]:某药厂口服固体制剂车间 [设备]:热循环干燥箱 [后果]:车间部分设备及制药设备被烧毁; [事故经过]:车间在烘干一物料时,因是夜间操作工睡觉,烘干箱内物料(中药粉)发生自燃,造成火灾; [原因分析]:操作工睡岗,没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控制措施]:加强员工岗位管理,严禁脱岗、睡岗。
案例七: [地点]:某药厂产品压块车间 [设备]:压块机 [后果]:操作工一手指致残; [事故经过]:主操作工在停机调整机器时,一与生产无关的外来参观者不小心触动机器,造成该主操作工手被夹入机器内; [原因分析]:生产场所进来外来人员; [控制措施]:对生产场所进行隔离,严禁在生产过程中外来人员进入。
蒲公英小一班,实行会员制,班费12.24元/年,坚持每周日20:00进行主题分享,也可以关注巍信公众账号,一个只分享原创的微信号。 每次分享内容,会在蒲公英论坛首发以及巍信(waytrust)同步发布,欢迎愿意分享,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