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国法律法规对于气体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基本上都是对于较小的特殊场合规定的都比较模糊。导致很多象实验室这样的单位不知道如何操作,下面将一些常用的操作规范列出,供大家参考: 惰性气体的要求没有太多要求,针对于氢气来说,应按《GB4962-1985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5氢气瓶的使用”,具体如下: 5.1 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气瓶,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5.1.1 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下同。
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楼)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三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七次。
5.1.2 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
5.1.3 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
5.1.4 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5.1.5 与其他可燃性气体贮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5.1.6 设有固定气瓶的支架。<BR>5.1.7 多层建筑内使用气瓶,除生产特殊需要外,一般宜布置在顶层靠外墙处。
5.2 使用气瓶,禁止敲击、碰撞;不得靠近热源;夏季应防止曝晒。
5.3 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5.4 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在瓶内有压力的情况下更换阀门。
5.5 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0.5公斤力/厘米^2以上的余压。 溶解乙炔使用应符合《原劳锅字[1993]4号_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七章的要求,其中“第六十三条”如下:
第六十三条 储存乙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使用乙炔瓶的现场,乙炔气的存储不得超过30m3(相当5瓶,指公称容积为40L的乙炔瓶,下同);
2.乙炔气的储存量超过30m3时,应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隔离出单独的储存间,其中一面应为固定墙壁;乙炔气的储存量超过240m3(相当40瓶)时,应建造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储瓶仓库,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否则应以防火墙隔开;
3.乙炔瓶的储存仓库或储存间,应避免阳光直射,并应避开放射性射线源,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4.乙炔瓶的储存仓库或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不得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5.乙炔瓶的储存仓库或储存间应有专人管理,并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
6.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整齐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7.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
8.乙炔瓶储存时,应保持直立位置,且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3.乙炔瓶不得储存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 乙炔俗称电石气,是气焊用的可燃气体,其分子式为C2 H2 ,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的气体。工业用的乙炔,因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具有刺鼻的特殊气味。压力为0.1MPa和温度为0℃ 时,乙炔较氧气轻。b. 乙炔是可燃性气体。
c. 乙炔是一种具有爆炸性的危险气体。当温度在300℃以上或压力在0.15MPa以上时,乙炔遇火即发生爆炸,乙快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而成的气体也具有爆炸性,乙炔的含量(按体积计算)在2.2%-81.0%范围内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以及乙炔的含量(按体积计算)在2.8%-93.0%范围内与氧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只要遇到高温,静电火花及明火时,就会发生爆炸。
d. 乙炔与铜或银长时间接触后,会在铜或银的表面生成一种爆炸性的化合物,即乙炔铜和乙炔银,当它们摩擦、剧烈振动或加热到110-120℃时,就会发生爆炸。所以凡是与乙炔接触的器具、设备禁止用银或者纯铜制造,只准用含铜量或含银量不超过70%的铜合金或银合金制造。
e. 乙炔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乙炔用的容器。 f.安全使用
乙炔瓶的使用除了必须遵守氧气瓶的使用要求外,还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各项:
Ø 乙炔瓶在工作时应直立放置,因卧置时会使丙酮随乙炔流山,甚至通过调压器而流入乙炔橡皮管和焊割炬内,这是非常危险的。
Ø 乙炔瓶不应遭受剧烈的震动或撞击,以免瓶内的多孔性填料下沉而形成空洞,影响乙炔的储存。
Ø 乙炔瓶体表面的温度不应超过30~40℃。因为乙炔瓶温度过高会降低丙酮对乙炔的熔解度,而使瓶内的乙炔压力急剧增高。
Ø 乙炔调压器与乙炔瓶的瓶阀连接必须可靠,严禁在漏气的情况下使用,否则会形成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而一触及明火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Ø 乙炔瓶内乙炔不能全部用完,当高压表读数为零,低压表读数为0.01MPa—0.03MPa时,应将瓶阀关紧换气。
Ø 乙炔瓶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出流量不应超过1.5—2.5m3/h。 其它气体参照《GB16912-1997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7 相关气体生产和设备”有氮、稀有气体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