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版GMP检查常见缺陷项目实例
1 、严重缺陷项 严重缺陷共 4 项,分布在生产管理(1 项)、确认与验证(1 项)、机构与人员(2 项),具体如下: 生产管理 现场检查片剂品种的动态生产时,沸腾制粒器发生故障,操作人员站在底部料车内表 面,裸手调整腔体内的密封圈。故障排除后,未对设备进行清洁就继续生产。 确认与验证 医用氧企业不能提供工艺验证批的批生产记录、新建汇流排的确认与验证资料等文件。 机构与人员 (1)企业质量管理仅1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兼质量受权人,同时兼任QA、QC及仓 库管理员。生产负责人同时承担检验审核的工作。企业的放行审核单由生产负责人审核后, 质量受权人放行。企业实际企业负责人与《药品生产许可证》上的企业负责人不一致。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人员职责不清。如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质量部长由一 人兼任,但无文件明确规定各岗位详细职责。质量负责人任命时间为2014年4月1日, 但3月20日已签发工艺规程。企业的专职QA仅一人。 2 、主要缺陷项 主要缺陷共23项,分布在确认与验证(6项)、机构与人员(5项)、质量控制与质 量保证(4 项)、生产管理(3 项)、文件管理(2 项)、设备(2 项)、物料与产品(1 项)。共性的主要缺陷如下: 确认与验证 4 (1)原料药车间相关验证和确认的范围和程度未通过风险评估来进行确认。 (2)部分工艺验证过程中的分析和评价内容不全,如未对颗粒总混的含量均匀度、 压片的脆碎度、铝塑包装的密封性、等进行确认;喷雾干燥制粒机验证中未对温度范围及 压力进行确认。 (3)共线设备:沸腾制粒机、不锈钢旋震筛清洁消毒验证未做药物残留量检测。 (4)医用氧生产工艺验证方案设计不合理,无关键技术参数及可接受标准,验证报 告中未记录关键记录参数。 (5)企业更换了73个高效过滤器后,泄漏实验、安装确认等未纳入验证内容。 机构与人员 (1)缺少专职负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技术人员。 (2)公司与生产质量有关的人员培训不够;如质检中心 QC 人员均未到专业机构进 行药品检验培训、化验室新进人员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不够。 (3)QC显微鉴别人员不熟悉显微鉴别,将草酸钙针晶与纤维图谱手绘成一样。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1)溶液车间空调和洁净室系统再验证报告中显示一名无检验资质人员从事沉降菌 检测。 (2)企业未建立工作对照品管理相关文件,也未进行标化。 生产管理 (1)生产人员动态生产炒白扁豆时分三锅炒制,只核对了总炒制量,未核对每一锅 的投料炒制量。 (2)动态生产时,操作人员未对气瓶余压进行检查。现场检查发现充空瓶区个别气 瓶无余压,企业未进行任何处理。 文件管理 (1)气瓶充装记录无气瓶余压检查、检漏、置换方式的内容。 (2)原料药部分工艺参数不具体或过于宽泛,如:中间体生产工艺“升温负压浓缩至 近干”、中间体包装未明确包材及包装方式等。 设备 (1)固体制剂车间的称量室未建立电子秤等器具的校准或检查记录。 (2)企业生产设备不能满足生产批量的要求。如沸腾制粒器的最大生产量为 100~ 120Kg, 但企业的三个品种的常规生产批量均超过120Kg。 物料与产品 5 (1)阴凉库 1 号明胶空心胶囊货位卡标识批号填写错误,货位卡批与实物外包装批 号不一致;原辅料库不同物料货位卡交叉放置错位。 3 、一般缺陷项 一般缺陷共224项,分布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48项)、文件管理(36项)、设 备(35项)、厂房与设施(25项)、确认与验证(21项)、物料与产品(17项)、机构 与人员(16项)、生产管理(15项)、质量管理(4项)、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3项)、 产品发运与召回(2项)、自检(2项)。共性的一般缺陷如下: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1)缺少数码成像系统,如化验室缺少薄层色谱成像系统,所有薄层色谱均为手绘; 中药材显微鉴别检验记录采用手绘记录。 (2)仪器使用记录登记信息不全。如分析天平使用记录,样品名称是生产成品的名 称,不能区分中间产品、对照品等物料名称,无法追溯实际称量物。 (3)未落实菌种管理制度,如菌种未上锁;未见菌种传代记录,或菌种的使用、传 代、销毁记录不全。 (4)灌装过程中轧盖机故障,但未及时记录和启动偏差处理程序。 (5)原料药生产企业未建立杂质档案。 (6)中药制剂企业未对回收乙醇制定质量标准,未定期监测质量情况。 文件管理 (1)文件的制定、审核、批准程序未按文件管理规程执行,如审核人未签字,或出 现多人审核的情况。 (2)留样观察记录不全,缺少所观察的具体项目及异常情况处理等内容。 (3)检验记录和生产记录修改不规范。 (4)批生产记录设计有欠缺,如缺少对中间控制数据的记录栏。 (5)文件制定不合理,如:二级反渗透装置标准操作规程未规定进水口、出水口的 电导率控制范围;未对医用氧的有效期超过包装容器的检定效期的情况做相应的管理规定。 设备 (1)未对纯化水罐呼吸器及压缩空气终端过滤器进行完整性测试。 (2)设备与实际生产情况不适应,如空调系统的压力表量程过大,初效起始压差为 48Pa,中效初始压差60Pa,而压力表量程为0-750Pa,每个刻度读数为25 Pa;混合间 三维运动混合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规定为使用压缩空气吹干,但车间无压缩空气。 (3)未对生产激素类产品专用模具进行专区存放。 6 (4)衡器、仪表未按期校验。 厂房与设施 (1)洁具清洗池使用PVC材质存水弯头,且有漏水现象;配料罐排水管道设计和安 装不合理,不能保证废水排净。 (2)粉碎间相对粉碎前室为正压。 (3)内包间中2台不同规格的泡罩包装机,未采取隔离措施。 (4)未设置单独饮片库房;未设置单独取样间,洁净区称量间进行取样操作,但称 量间的电子秤不能满足取样需求,且未评估取样与称量间的交叉污染。 确认与验证 (1)减压浓缩罐的两个罐子,里面的料液存放时间最长为 36 小时,未进行料液存放 时间的验证。 (2)过滤器卷式膜更换前后的2次验证中没有膜过滤后滤过杂质的对比。 (3)未根据工艺验证的数据对工艺规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修订。 (4)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启动条件未包含上年度回顾分析情况。 物料与产品 (1)物料的退库和再次发放使用未经过质量管理人员的确认签字。 (2)产品的说明书、合格证与包材混放,无专柜保管。 (3)起始物料有效期确认使用的留样品存储条件与仓储条件不一致(留样存储条件 优于仓储条件);提取用原料需阴凉干燥保存,但原料库无控温设施。 机构与人员 (1)人员培训效果不佳,如 QC 人员对液相色谱操作进样不规范;提取岗位操作人 员对提取设备操作不熟悉。 (2)企业未对培训效果做定期评估。 (3)个别生产人员体检时未进行皮肤项检查;制粒干燥岗、包衣岗、内包岗的操作 人员均裸手操作。 生产管理 (1)生产期间,所使用操作间和设备均未贴签标示。 (2)合剂生产用远红外隧道式灭菌烘箱进风口未安装过滤装置。 (3)配料制粒前无前清场合格证;设备有积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