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农夫山
收起左侧

[片剂] 【讨论】大话药用辅料——您独爱哪一种?

[复制链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0: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卵磷脂
因为曾经生产的一种API里面,就需要使用卵磷脂作为助悬剂。
这种API不溶于水,还需要做成注射剂,就需要保持一定的助悬能力,卵磷脂功不可没。
来自百度的信息
名称卵磷脂(lecithin)   
别名:软磷脂   
化学名称:磷脂酰胆碱   
英文:Phosphatidylcholine
卵磷脂属于一种混合物,是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以及卵黄之中的一组黄褐色的油脂性物质,其构成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以及磷脂。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卵磷脂有时还是纯磷脂酰胆碱的同义词。
由于这种API是无菌工艺生产的无菌原料药,因此要求卵磷脂也需要无菌。
怎么办呢?经过艰苦试验摸索,用乙酸乙酯溶解卵磷脂,然后经过无菌过滤系统,终于获得了无菌卵磷脂溶液,可以用于生产了。
【提醒】卵磷脂来源有多种,有大豆来源的,也有鸡蛋来源的。
有一次购买了一批鸡蛋来源的卵磷脂,价格很贵,指标也符合标准,就是气味难闻。
生产部贸然就用这个生产一批API卖到德国,结果制剂上死活不要,嫌弃气味难闻,最后损失很多钱。
因此说,气味这样的项目,有时也要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0: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比较喜欢微粉硅胶或气相白炭黑。90年代初使用时主要是用它的助流性、抗粘性等,它帮我解决了不少生产实践中的问题。2006年后,我更爱用它,是因为喜欢上了它的亲水分散性,我将它与其它物料配合做成水分散体,形成了许多自己独创的复合多功能辅料,解决了新产品工艺开发中的许多难题。一种辅料要用活,除了查文献外,还应该根据它的理化性质,打破常规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搞制剂才更有希望,而不是一味的依赖进口辅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0: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辅料里面我对PEG(聚乙二醇)比较偏爱,也喜欢推荐别人用,这个是很常用的东西,虽然规格比较多,但是大家都很熟悉了,就不介绍他的身世和来历了。
缘起
我第一次用PEG还是04年那会儿,之前差不多有了3年的制剂经验了,但是做的杂活比较多,基本都是补充资料的试验、稳定性试验、和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试验,完完整整做的项目没几个,好不容易有个保健品的,省里过会都通过了结果又下马了,所以打算找个品种好好去做一下。那时候固体分散体还是比较新的一个东西,看到不少人在发文章都是这个分散体,那个分散体的,用的还是β环糊精偏多,那时候PVP似乎还没有很普及呢,刚好手里有个中药要做缓释(估计主要是做品种剂型保护用的),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中药浸膏制粒是个谁见谁头疼的事,所以我就打算拿PEG去试试看,就有了第一次和PEG接触的经历了,当然了,第一印象很不错,要不然早就甩了她了。

之后刚好又接手了几个难溶性药物的制剂,这下子PEG就有用武之地了,依旧是拿来联系固体分散体,效果是不错,唯一的问题是用量问题,基本都要用到1:1或者更高才好使,后来发现多种辅料合用制备固体分散体有1+1>2的效果,当然这是后话了,当是虽然能用PEG解决溶解度问题,但是用量卡住了,只好换了其他方法,那时候就明白了没有完美的辅料,有长必有短。

PEG也给我带来过走麦城的时候,一个结肠靶向释药的剂型,因为用PEG成习惯了于是依旧在全粉末压片处方中照用不误,还别说,这个PEG润滑效果和增加可压性的能力还不是其它东西可比的,但是杯具也就出来了,PEG最大的问题是熔点,即便是最牛的PEG-20000熔点也就只有62±2℃而已,我在实验室几百片的小试当然很完美了,但是稍微放大后大家也就知道了。。。

吃一堑长一智,有了教训绝对是好事,认清了PEG的长短用起来更得心应手了,这个家伙在改善可压性方面的能力不可小觑,只要2%左右就可以让大多数的处方可压性有很可观的改变(就个人经验而言,不过我做的全粉末处方偏多,湿法可能不一定适用,仅供参考);此外在令人头痛的泡腾片中也能很好的承担起硬脂酸镁的职责,当然要找同伴帮把手,即可以改善粘冲问题,又可以使泡腾后水面上难看的那层膜消失;PEG在其他剂型中也有很不错的表现,甚至比固体制剂更抢眼,因为别的剂型做得不多,就不好以点带面了。

PEG的未来还是不可限量的,看看现在化合物修饰中用到他的有多少就知道了,而且在现在的细胞融合技术中还常被用作细胞融合剂(分子量1000-4000)
最后借用百科中PEG的性能及用途来结尾:
本系列产品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与许多有机物组份有良好的相溶性。它们具有优良的润滑性、保湿性、分散性、粘接剂、抗静电剂及柔软剂等,在化妆品、制药、化纤、橡胶、塑料、造纸、油漆、电镀、农药、金属加工 生物工程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均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粉硅胶,普通片剂基本必用,俺喜欢他,主要是因为有次做自微乳固化体系,因为液体量太多,而单位计量又不想做的太大,筛选了几乎能找到的所有辅料来做吸附剂,最后还是微粉硅胶厉害。不过是进口的,A200什么的,国内没法用。还好的不用去申报,俺是做的基础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0: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请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乳剂,其他指标均好,就是会变色,另外PH降得厉害,但不管这两者如何变化,其他指标均好。
怀疑是磷脂的缘故。加焦亚硫酸钠、ve抗氧,效果均不明显
请教大宋,磷脂为主制备的乳剂中,如何抗氧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0: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磷脂,属于“日久生情”型的辅料,家族庞大,今天只能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远看磷脂,一个水脑袋(亲水端)和两条脂肪腿(疏水端)。
根据脑袋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脑磷脂)。其中目前用到最多的是磷脂酰胆碱(PC),但不得不提PE,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中用的就是PEG-DSPE(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根据腿部长短来分,主要有硬脂酸(C18),棕榈酸(16碳),油酸(18碳,9位带不饱和双键),肉豆蔻酸(14碳)。
注射用乳化剂中的佼佼者——磷脂是上市产品中用的非常多的乳化剂,从营养型脂肪乳注射液,到前列地尔脂微球,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脂质乳剂),再到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磷脂可谓立下汗马功劳。这里所用的磷脂主要是蛋黄卵磷脂,其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PC),具体脂肪酸是指1-棕榈酸,2-油酸。如果2位的油酸被水解成羟基,则成了溶血磷脂酰胆碱(L-HPC)。
保肝治疗中也有一席之地——说到磷脂酰胆碱,不得不提及市场上买的比较好的一个品种,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其中的“多烯”意味着有多个不饱和键,其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约占70%,6位和9位两个不饱和键]、亚麻酸平(6、9、12位三个不饱和键)和油酸(9位一个不饱和键)。
备受争议的脂质体——磷脂不甘于单做乳化剂,还非得形成双分子层——脂质体。目前已上市多个,三霉素(阿霉素,柔红霉素,两性霉素B),两个疫苗(流感和甲肝),阿糖胞苷,吗啡。但是脂质体的开发是很令人头大的,我感觉脂质体是最麻烦最复杂的剂型了。说到脂质体,不得不提一下氢化大豆磷脂(HSPC,1-棕榈酸,2-硬脂酸),在三霉素脂质体制备中均用到。
对于阿糖胞苷和吗啡,均用到DOPC(二油酰磷脂酰胆碱)和DPPG(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由于其采用复乳法制备,还加了油酸甘油三酯(长链油)或辛酸甘油三酯(中链甘油三酯,MCT)。
脂质体最初是用于模拟细胞膜组成,这里不得不提及两性霉素B磷脂复合物,其采用DMPC(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和DMPG(二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两者的比例7:3,据说也是模拟细胞膜的比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固体制剂的,辅料喜爱程度排名:
填充剂:微晶纤维素,乳糖。微晶纤维素用于湿法造粒,干法造粒均好用,如果用直接压片工艺,也可以选择102这样粗粒度的。遇到需要控制湿度的,还能选择低水分的型号,比如112之类,厂家就JRS FMC的。特点就是种类繁多,可根据自己工艺特点进行选择。另外JRS的优化微晶纤维素,就是价格有点小贵,遇到可压性不好的品种,或者要增加流动性的品种,可外加这种辅料。
粘合剂:HPMC,PVP。一般就DOW的HPMC,PVP就ISP和BASF的。一般淀粉之类的属于老工艺煮浆,冲浆已经不太使用了。
崩解剂:PVPP,CCNa,一般就是ISP或BASF的PVPP,有人说它的价格高,其实处方中比例不太高,成本核算也还过得去。
润滑剂:硬脂酸镁。这个不用说。就像味精一样,量不必多,少了它味道就不行,是搞固体制剂的居家必备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老三样,淀粉、糊精、糖粉,虽然新的辅料层出不穷,但是很多时候,不见得你用了好的辅料,就能得到好的结果,倒是通过常规辅料的不断试验,解决了很多问题,诚然,新辅料的引入,可以大大的缩减我们实验的时间,减少失败,提高成功率,但是没有了不断失败后的再接再厉,成功的喜悦,也会被冲淡了许多,尤其是,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失败又成功的过程中,积累、提高起来的么?
尤其糊精真的是个好东西,可以做填充剂、也可以配浆做粘合剂,湿法和喷雾制粒通用,尤其是用到喷雾干燥上,如果有粘壁的成分,加上糊精之后,收率提高的非常多,用到一步制粒里面,大大提高了颗粒的粒度和硬度,而且塌锅的比例也下降了不少
不过老三样的时代终究会过去的,现在微晶纤维素的使用已经慢慢的取代了它们,使用微晶纤维素做填充剂制粒,相同条件下,颗粒的对密度要小于其他辅料作为填充剂制粒的情况,在片剂中,可压性会变得更好,由不得我不喜欢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做注射剂的,我最爱的辅料就是注射用水!虽然注射用水这个辅料不需要SFDA批文,但注射剂生产车间为了得到注射用水,是要很花银子的。水是这个星球有生命的标志之一,水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溶剂,也是注射剂中最为重要的辅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粉硅胶,当时做一个品种需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否则容易裂片,后来用了他,问题解决了,工艺也粗放了,连续生产了1000万片;他的抗粘作用也可以,而且对混合时间不敏感,对崩解不敏感,四两拨千斤,太好了;可是他有点“泡”,不容易分散,不过没关系可与其他一小部分兄弟姐妹先聚聚然后一起过筛子玩,然后一起和大家一起到斗子里玩,旋转,跳跃。。。一个机灵的小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晶是好东西那还用说,地球人都知道!作制剂没有不喜欢它的!
可是我还喜欢另一种辅料,羟丙基纤维素(非低取代),规格和型号较多,现在国内还没有药用批文的厂家,为进口辅料,价格是劣势!但效果好,对一些大规格可压性极差的药物效果很好,我做过几种药物,验证了他强大,早时很怀疑倭国为什么这么喜欢用它,我们都是用羟丙甲来代替!现在明白了,大家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妨一试!
个人感觉比聚维酮好用,但是价格是劣势,可以制备高质量品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制剂研发中感情最深的两个辅料要数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了,真要在这两个辅料中择一的话还是会选微晶纤维素。
以前读研的时候做过口崩片的项目,本着节约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最终选择了直压工艺,发现那时真的离不开微晶纤维素,它作为干粘合剂效果果然是名不虚传,当时在使用微晶纤维素的时候老是会想起劲酒的广告词:“劲酒虽好,也不可贪杯”,微晶纤维素是个好东西,但是在口崩片中用量也不可过高,否则沙砾感太明显,影响口感,一般不要超过20%,建议搭配甘露醇或乳糖等填充剂。
工作后,手头做的最多的项目就是片剂,时常碰到裂片,发现在处方中增加微晶纤维素的用量是一个最简单和最傻瓜的办法,当然这一方法不可能使用于所有裂片现象,还得具体问题问题分析;还有就是一些水溶性的药物制粒困难,崩解迟缓,在处方中加入微晶纤维素等水不溶性药物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不过这里也有两点要说明,一是处方中微晶纤维素量不可过大,否则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由于吸湿影响了粒子间的氢键的结合力,片剂会逐渐软化,但是当它们离开高湿的环境,又会恢复硬度;二是要特别注意微晶纤维素与其他几种赋形剂合用时对可压性影响,如乳糖与微晶纤维素混合使用时,会产生相加作用;而蔗糖粉与微晶纤维素混合使用时,则产生拮抗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淀粉,不喜欢糊精。淀粉便宜,清楚,朴实,它的兄弟也多,如微孔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等。糊精虽然便宜,有时对制备会找乱。他的兄弟贝他糊精,虽然有时有作用,但也跟他一样,含糊的很!微晶虽然很能干,但我有一次发现一定要乳糖与他一起合作,才能起效。微粉硅胶、卡波姆用到时,能起到奇效。最能让供应商赚钱的可能是包衣剂,几个辅料兄弟在一起就是一种包衣剂,确实是不论贵贱,适用的就是最好的。这种特点也和药品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
我最爱的是淀粉、糊精。当时有一个中药片剂,崩解、硬度死活没法兼顾,请了一个实验室帮忙做,设计了好多处方,辅料用了好多种,始终没解决。
后来领导带领我们反复试验,终于用淀粉攻克难关。再后来,片剂更多,发现,基本可以用淀粉糊精解决,就喜欢一招鲜了。
后来:
非常抱歉的讲,我抛弃了他们,改用微晶、pvp、乳糖
不可否认的说,后来用的比淀粉糊精要好——价格贵也好用,再加上,很多制剂人看不上糊精淀粉,开口即“快要淘汰”的了……很悲哀,我不是坚定地,慢慢就换了
现在看来,其实,能做出合格的制剂就是好辅料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何苦言必进口、高级呢?
再后来:
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早工作的时候,最常用的就是淀粉、糊精、蔗糖,也没什么办法,一开始在一家国企做研发,品种老,利润低,做的最多的就是优化处方,只能在这三样上动手脚,便宜啊。
现在我最爱微晶,现在做的项目多是三类,仿原研的比较多,微晶也就用的最多,再用上进口微晶,省事省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10-30 22: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支持原创,可是我不是版主,送个鲜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10-31 09: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看来经验丰富呀,希望多分享一些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1 08: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蔗糖最好不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17 13: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8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