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陶洋
收起左侧

[医生与用药] 由金耀事件让我们反思的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8 08: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今的社会,除了能要求自己做什么之外,还能要求谁?身正不怕影子斜,用真相来发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8 08: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次跟一个在媒体工作的朋友聊天说:你们这个行业也太过分了,每天都有假新闻,难道新闻出版总署不管么?新闻也是产品啊,就可以造假么?!他回答我说:你说对了,新闻就是一种产品,但是媒体为了抢占先机,不管什么事情,先报道了再说,如果有人质疑回头再去求证,只要不引起大的恐慌,都没什么事。由此可见国家对媒体行业是多么宽容,甚至是纵容!药企为什么总是承担这种责任呢?归根到底还是药企没有强有力的后台。医院?有没有人敢让医院停业整顿?!停得了么?
补充一个事情:药品检验合格的确不能代表完全合格,因为检验只针对样品,所以就会有现场核查,监管部门需要全面调查才能下结论。物料购进渠道,物料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记录,留样,稳定性考察,各种验证,趋势分析等等,都需要考虑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3: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传媒以及所谓的自媒体,包括相当规模的可雇佣水军,就是出来搅局的。个人认为这样下去很不好,做人做事都要对得起良心,问心无愧。不能为了达到目的,降低自己的格局和品质。
尤其是媒体,正反两面都在一念之间,缺少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编造事实,或者部分的报道事实,吸引眼球,诱使时间发酵升温,这样道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8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未查明真正原因前停售应该无可厚非,因为事先大家都不知道是超剂量用药造成的,不能排除质量本身的问题。现在调查清楚了,给金耀正名,还金耀一个公道就行了。正义有时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29 08: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jiuchongtian 发表于 2015-9-28 08:50
我有一次跟一个在媒体工作的朋友聊天说:你们这个行业也太过分了,每天都有假新闻,难道新闻出版总署不管么 ...

哪个媒体朋友这么说的?对媒体宽容?中国是世界上抓记者最多的,你的媒体朋友是干什么媒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29 08: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耀药业黄体酮事件尚存两大疑点
2015年09月26日 14:22
来源:经营网

0人参与 0评论
本报记者致电温州附一院咨询黄体酮用药的相关问题,该负责人表示,不良反应和用法用量等问题,院方已经对市药监局做了说明,目前在等待省药监局的回复。但对于院方所接到的不良反应的案例数量,对方并没有正面回答。

有重庆的孕妇介绍,她在40mg剂量的连续注射了3天、20mg剂量的也注射了3天之后,感觉到红、肿、烫,肿块从屁股转移到了背上,“产检医生说继续扩散的话,就要通过手术帮助伤口引流。”

记者还了解到,宁波地区本来也有孕妇组建的受害者QQ群,但是群主被当地派出所传唤“要求解散群”。此外,嘉兴群里还新加入了江苏南通以及重庆地区的孕妇,也称是使用了双燕牌黄体酮注射液之后产生了不良反应。

根据双燕牌黄体酮注射液的说明书显示,药品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因黄体不足引起者)、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嘉兴维权群内多名非移植试管婴儿的孕妇跟记者反应,当地医院的医生诊断孕酮低、出血、先兆流产等症状之后,要求打黄体酮保胎。出现不良反应状况严重的几名孕妇连续注射黄体酮长达一两个月,有的连续十几天每天注射60mg、40mg,后来逐渐减少到每天注射20mg。随后出现了臀部、大腿、背部等红肿痛症状,并出现硬块,有些孕妇反应不良反应已经持续数月,严重影响了生活,此外也很担心影响腹中胎儿的健康。

保胎怪现象

金耀药业质量控制部的赵部长表示,双燕牌黄体酮注射液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所以在浙江地区出现的大范围孕妇不适现象“不能称之为不良反应”。

赵部长称,当前没有一个专家或国家认证的临床指南能说明,与药品说明书上要求不符的用量是合理的。临床上使用黄体酮进行孕酮补充的方式也不止肌肉注射这一种,“为什么非要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呢?阴道给药作为这么安全的补充孕酮方式为什么不采用?”

他还强调,说明书里也没有说明通过进行胚胎移植的孕妇可以进行肌肉注射黄体酮,而且最长使用时间是5~10天,不知道医院为何不按照说明使用。

据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和咨询医药行业人士得知,一般的黄体酮药品说明书上都对剂量标注为“一次10~20mg,每周2~3次”,且最长注射周期是连续10天。

但实际上,一直以来,各地的医院都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斟酌用药,80mg~10mg都是常规的剂量范围,高剂量一般是针对移植试管婴儿的孕妇。

一名孕妇在维权群里提到,她在2012年也因保胎而注射过浙江仙琚制药生产的黄体酮,剂量从60mg开始逐减,从未发生过肿痛症状。

“但是这次注射双燕牌的黄体酮,剂量从40mg开始,现在却感觉又肿又痛,因此感觉是药的问题。”上述孕妇表示。


一位春雨医生APP应用上的妇产科医师告诉记者,黄体酮又名孕激素,由女性的卵巢黄体分泌,注射液价格低、见效快,是保胎常用的药物之一。由于黄体酮注射液是油状液体,人体难以吸收,出现硬块也比较常见。但是在多个地区、不同医院大面积爆发不良反应状况,她认为情况比较罕见。

在金耀药业的官网公开声明中提到:“用药剂量越大,导致药物回渗或积聚的可能性就越大,出现局部反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此外,护士在进行肌注黄体酮时应控制好注射深度,确保药物进入肌肉层。”

但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本报记者,他认为这次爆发的不良反应现象呈现出区域性的特点,不同地区的不同医院同时爆发又排除了注射手法问题、用药方法的问题。
他认为或存在以下问题,“很可能在储存环节出现了问题,而药检所的检测项目一般是固定的几项,出现问题的部分并不在规定的检测项目范围内。”

而眼下,维权愈演愈烈,有孕妇对记者表示,温州4个批次药检合格的结果出来之后,媒体报道淡下去了。而另外一方面,无论是金耀药业还是当地医院,目前都没有拿出明确的方案来解决她们的问题,而她们的不良反应还在持续,所以才在QQ群里抱团、互相咨询和安慰,并尝试向当地媒体求助。

黄体酮事件的背后,是我国“保胎大军”连年增多的社会现状。孕妇产检最常见的流程就是抽血查孕酮——医生告知孕酮偏低——吃药打针补黄体酮保胎。

这种现状在网络上也被称之为“孕检三大怪”:医生动辄判定“孕酮偏低”、动辄要求补充黄体酮、无视国际标准。

方舟子曾于2010年撰文称:国内医生喜欢提倡保胎,也喜欢开保胎药,但是即使是孕酮偏低导致的出血,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使用孕酮或相关的激素类药物会有效。因此国际医学界的主流意见是对所谓“先兆流产”顺其自然,但是国内却普遍使用所谓“保胎药”,不仅有成分不明的中药,也有过时的西药。他还提到,国际医学界目前只推荐孕妇服用一种“保健品”——叶酸制剂。

一位医疗行业从业者对记者表示,目前国际主流医学界已经不再认为黄体酮可以防治流产,美国、日本等国也已经将黄体酮可防治流产从药物说明书中删除,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生殖健康图书馆(RHL)评论明确建议“应将孕激素从防止流产的治疗药物目录中取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29 08: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北方网讯:浙江省部分患者使用了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黄体酮注射液(规格:1ml:20mg)后,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反应。昨日,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宋立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此事件并非药品不良反应,而是涉事患者在使用黄体酮注射液过程中,存在未按照说明书规定用药现象。

  据了解,事件发生后,金耀药业对相关批次留样的产品进行了复验,并暂停销售相关批次产品。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药品化妆品安全监管处调取相关资料,检查结果显示该品种的原辅料采购、生产过程符合国家GMP要求,药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派出专家赶赴浙江,对患者用药过程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涉事患者在使用黄体酮注射液过程中,存在未按照说明书规定用药现象。按照本品种说明书要求,黄体酮注射液每次用量须在20毫克以内,用药不得超过10天用量。经调查,涉事患者多为每天注射达到40至100毫克,用药周期长达6至8周。

  宋立刚主任介绍说,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因此,此次事件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据介绍,黄体酮注射液的溶剂为油溶剂,受药品使用过程中注射部位、深度、注射方式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药物没有进入或未全部进入易于吸收药物的肌肉层,从而造成回渗或积聚。用药剂量越大,导致药物回渗或积聚的可能性就越大,出现局部反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目前临床上有口服、阴道用黄体酮、孕酮制剂,对敏感人群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肌肉注射制剂,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时,应严格执行油溶剂注射操作规范,做到深部肌肉注射。长期肌肉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防止局部形成硬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29 08: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财经讯 9月28日消息,近日,浙江省多名孕妇使用了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燕牌黄体酮注射液(规格:1ml:20mg),出现局部反应。金耀药业董事长李静对话新浪财经表示,产品本身质量合规,但患者未按说明书用药,一次性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导致药物不被吸收。

  金耀药业称产品本身质量合规

  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天津制药厂,始建于1939年。其控股企业金耀药业是国内最早获得黄体酮注射液药品批准文号的企业之一,股东包括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温州附一院”)集中出现患者注射黄体酮液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反应。根据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温州附一院共有29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随后,金耀药业生产的黄体酮注射液被暂停销售和使用。

  近日,温州附一院委托温州市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涉事药品的4个批次检测报告出炉,显示产品合格。

  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宋立刚告诉新浪财经:“金耀药业的药品质量是合格的,生产是依法依规的。”

  公司称患者未按说明书用药导致局部反应

  为何出现此次群集性不良反应事件?宋立刚介绍称,这次事件中,几乎所有出事的患者,用药远远超出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和用量。

  他指出,通过调查了解,在发生问题的29例患者中,普遍使用的剂量是每次注射60mg,而说明书中注明,每次规定的法定用量不超过20mg;说明书还规定用药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0天,而这些患者用药的时间短则2个月,多达3个月。

  “我们认为,发生在浙江的事件属于药品的不良事件,而不属于不良反应。我们判定这是多数人超适应症、超说明书、超疗程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他说。

  金耀药业董事长李静指出,这些出现局部反应的患者均是将黄体酮注射液用在辅助生殖(试管婴儿技术)过程。

  上海医工院制剂和临床药学专家金方进一步介绍称,辅助生殖需要高浓度的黄体酮注射液。目前,国内外供应的黄体酮最大浓度约每毫升20mg,市场上并没有高浓度规格的黄体酮,所以医生会相应加大剂量。

  她表示,黄体酮本身不会产生副作用,但黄体酮注射液的溶剂为油溶剂,受药品使用过程中注射部位、深度、注射方式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药物没有进入或未全部进入易于吸收药物的肌肉层,从而造成回渗或积聚。用药剂量越大,导致药物回渗或积聚的可能性就越大,出现局部反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金耀药业董事长李静还指出,使用黄体酮注射液出现局部反应这种事情早就发生过。这和个体敏感程度、病人体重和脂肪含量有关。天津医科大学妇产科主任医师宋学茹也表示,在早期的治疗过程中确实偶尔出现注射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的情况,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是个体性行为。

  实质是临床用药需求与药品供应的矛盾

  “这个事件的发生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的范畴,是医药发展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宋学茹表示,在临床飞速发展的今天,药品的研发滞后于临床的需求。当二者出现矛盾的时候,临床可能会超范围,包括指症超范围、剂量超范围、用药途径和时间超范围。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医生权衡利弊,可以超范围、超说明书用药。

  “这也对药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上需要大剂量高浓度的黄体酮,做成长效的注射剂,能够一次给药维持一周,甚至一个月。做到新品种的开发,这是临床更新更高的要求。”金方表示。

  根据宋立刚的建议,目前临床上有口服、阴道用黄体酮、孕酮制剂,对敏感人群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肌肉注射制剂,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并且,用药时,应严格执行油溶剂注射操作规范,做到深部肌肉注射。长期肌肉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防止局部形成硬结。

  对于这些已经出现红肿疼痛等反应的患者,宋学茹建议,适当地热敷,或用民间的方法,敷上土豆片,或者捣碎了的仙人掌,局部红肿疼痛就会很快减轻或消失。(新浪财经徐雯 发自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29 08: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经记者 沈溦

  近日,浙江省数百名孕妇由于使用了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双燕牌黄体酮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9月17日,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通知,由于收到群集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暂停销售和使用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金耀药业)生产的黄体酮注射液。

  另据媒体报道称,天津金耀药业否认生产的黄体酮存在质量问题。“黄体酮是油溶液型注射液,要求注射到肌肉层,而且每次用量也要求在20毫克以内,但很多孕妇注射都超过这个数。现在有患者出现不适,我们认为是与用量、用法有关”。

  到底是药品质量问题,还是使用方法不当?目前仍待检测结果对外公布。

  省食药监局通知暂停使用

  据了解,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是维持妊娠所必需物质。自今年9月起,浙江杭州、温州、嘉兴等地论坛,陆续出现准妈妈反映注射双燕牌黄体酮后不良反应的网帖。

  “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个别现象,但去医院询问以及跟一些妈妈群里的朋友聊天之后,才知道可能是黄体酮出了问题。”一名家住杭州的准妈妈表示,使用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燕牌黄体酮注射液后,打针处出现红肿疼痛,坐不了、睡不好,上述现象甚至会持续几个月。

  记者从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了解到,目前,浙江省境内,温州地区不良反应报告有140多例,嘉兴30多例,其他地区包括宁波、杭州、衢州、丽水、台州、绍兴等均有病例,相关数据还在统计中,涉事的均为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燕牌黄体酮注射液。

  根据《温州都市报》消息,温州市温医大附一院在8月24日接诊第一例注射黄体酮的不良反应病例,8月25日又接诊十几例,随后马上暂停使用“双燕”牌黄体酮,并采取了对孕妇进行治理,检验相关注射剂等处置措施。

  据温医大附一院相关医学专家的说法,在使用“双燕”牌黄体酮之前,该院内使用其他品牌黄体酮的用药方法和用量并没有差别,但仅有使用“双燕”牌黄体酮的孕妇出现上述的不良反应。“据此判断,此次大规模的不良反应事件与这段时间使用的黄体酮有很高的相关性。”

  鉴于省内发生的数百起不良反应案例,9月17日,浙江省食药监局发出《关于暂停销售使用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黄体酮注射液的通知》,《通知》表示:8月30日以来,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陆续收到温州、嘉兴等地群集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反映患者使用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黄体酮注射液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臀部红肿、脂膜炎等不良反应。对此,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集专家讨论研究,一致认定报告的部分不良反应属于严重不良反应范畴。

  同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也发出《关于暂停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黄体酮注射液在线交易的通知》,称因该产品在使用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暂停在全省范围内销售使用。记者了解到,目前,最早发现不良反应并将药品送检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个批次检测报告需等到9月21日全部完成。此外,各个地市上报给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结果,还有待再评估再分析。

  药采中心统一招标使用?

  据相关人士透露,本次涉事的“双燕”牌黄体酮,是今年5月份经省卫计委下属的药械采购中心统一招标后投入使用的。在此之前,省内各大医院用的是浙江仙琚制药(11.17, 0.55, 5.18%)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黄体酮。记者在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网站上看到,《2014年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第一批)中标产品目录》中,黄体酮注射液生产厂家共有包括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药企。

  尽管事件定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检测,但据澎湃新闻报道,天津金耀药业已否认了企业生产的黄体酮存在质量问题。“黄体酮是油溶液型注射液,要求注射到肌肉层,而且每次用量也要求在20毫克以内,但很多孕妇注射量都超过这个数。现在有患者出现不适,我们认为是与用量、用法有关,不是质量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已将药品送检,检测报告出来后会公布。

  此外,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质控部也拒绝了透露双燕牌黄体酮在全国范围内的供应情况,以及除浙江省外地区是否有不良反应报告。该药在广西的部分医院也有使用,2014年至今,广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没有接到过该药的不良反应报告。


  记者查询获悉,天津金耀药业成立于2010年11月12日,注册资本37420.46万元人民币,股东包括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德福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以及外资GLBiotechHKInvestmentLimited,其中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为大股东。

  据天津金耀集团官网介绍称,该集团前身为天津制药厂,旗下包括有天药股份(5.75, 0.19, 3.42%)、中环股份(10.17, 0.43, 4.41%)、利尔化学(18.43, 0.53, 2.96%)三家上市公司和40多家控股、参股公司,总资产达160多亿元。其官网还介绍,黄体酮功能主治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因黄体不足引起者)、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用法用量:肌内注射:先兆流产,一般10~20mg,用至疼痛及出血停止。

  另外,上述产品规格分为1ml:10mg和1ml:20mg两种,产品还介绍称,其有效期为48个月。此外,上述产品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肾病、心脏病水肿、高血压的患者慎用。2. 经前紧张症是否存在黄体酮缺乏尚无定论,故使用黄体酮治疗还有争议。3. 对早期流产以外的患者投药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属于黄体功能不全再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29 08: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温州、杭州、宁波、嘉兴等地,有一批试管受孕的准妈妈,臀部不同程度地出现红、肿、痛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出现这种症状前,她们都曾注射过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5月后生产的新批次“双燕”牌黄体酮。
这些准妈妈自发成立的维权QQ群,成员人数已经超过230名(其中只有少部分不是受害的准妈妈)。其中,温州的成员人数在100名以上,杭州、嘉兴也不少。
准妈妈们最担心的是,这种情况是否会对胎儿产生不好影响?这可能要等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出来才知道。
目前全省各大医院已经停用这种黄体酮。
案例
打完黄体酮,屁股又红又肿又痛
医生用烧烫伤药进行治疗


31岁的高女士家住温州市区,结婚多年,一直没能自然受孕。今年4月27日,高女士和丈夫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试管受孕。5月11日,试管中的受精卵移植到高女士体内。两周后,她被确认成功怀孕了。
高女士说,从5月6日开始,她根据医生的要求,开始打黄体酮,说是为了更好地受孕、保胎。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黄体酮是一种促进受孕的药品,也是俗称“保胎针”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需要连续注射两三个月。
昨天,高女士向钱江晚报记者讲述了她病发经过:
一开始我打的不是“双燕”牌黄体酮。但到了6月中上旬,医生原先配给我的黄体酮打完了。再去配的时候,我拿到的是天津金耀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燕”牌黄体酮。
对于医生突然换药,我没想太多。我想,医院这么大,换一种类似的药,也是正常的。
“双燕”牌黄体酮我一直打到6月27日,总共打了半个多月时间。每天打一针,每针注射3小瓶。
到7月中旬,我发现自己屁股打过针的地方出现了红肿,用手一摸有点疼,不过当时只是一小块红肿。我自己上网查,发现一种说法——孕妇在床上躺多了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7月21日,屁股上的肿块变大了。我去孕检时问医生怎么回事。医生说这是正常的,可能是黄体酮打进去后,液体凝结了。
隔了一个月,我又去孕检。这时,我屁股上的肿块已经“上移”了,几乎肿到了腰。不过,医生还是说没事,并且告诉我:“你还好,前几天几个过来的情况更严重。”
我按照医生嘱咐,在家里用土豆片敷红肿的地方,结果红肿得更厉害……穿着裤子去摸,还能明确感到红肿的地方很烫,晚上睡觉都被疼醒。
我担心起来,又跑到医院问。这次,在医生的诊疗室里,我发现10多个跟我症状类似的准妈妈——我们同为试管受孕,而且都注射过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5月后生产的新批次“双燕”牌黄体酮。
很快,医院安排我们到烧伤科集中诊疗。我们做了B超、验了血,报告单里说,我们的屁股有囊肿,还有炎症。
此后,医生给我们配了“磺胺嘧啶银乳膏”等药物,让我们涂在红肿的地方。我看了一下这个药的说明,是用来治疗轻度烧烫伤且预防感染的。我涂了两次,怕对胎儿有影响了,停了。
这几天,我的红肿情况稍微好了些,但摸上去还是火辣辣的。
影响
受害准妈妈组成的维权QQ群
成员已超过230人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进入了一个名为“双燕牌黄体酮维权群”的QQ群,里面一共有230多名成员,大部分都是注射了“双燕”牌黄体酮后屁股“红肿痛”的孕妇。
钱报记者发现,她们有温州的、杭州的、宁波的,还有台州的、湖州的……几乎全省各地都有。而她们的病发情况,跟高女士描述的几乎相同。
她们在群里说,出现这样的状况,都是注射停止这个黄体酮的大概20天后,才出现屁股“红肿痛”状况的。
群公告显示,这个QQ群创建于今年的9月6日。几个资格老的成员说,这几天群里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一位来自杭州网名“胡龙”的群友说,他是替老婆加入这个“维权群”的:“老婆是7月打的针,到现在屁股两侧都还红肿着,晚上都睡不着觉。”
还有一位来自宁波网名“sea”的网友说,她是在外地接受试管受孕的,之后在宁波本地医院打了这样的黄体酮,“我8月还在打,现在还没出现红肿的状况……就怕过几天也会有。”这位网友说,她问了当地医生,医生说暂时不知会否有影响。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根据这个群的准妈妈描述,她们注射的这批黄体酮,都是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在5月之后生产的新批次“双燕”牌黄体酮。而之前批次的黄体酮,包装盒也与现在不一样。
此外,在网上,类似的维权群和微信群还有。
回应
对胎儿是否会有影响
医院、药商称,得等权威报告
目前,这些准妈妈最关心的问题是:这样的情况是否会对胎儿有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目前医院专门成立了一个治疗小组,负责接纳出现类似状况的孕妇,“好在根据我们目前检查发现,这些准妈妈及腹中胎儿还没有受到影响”。
据相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负责人介绍,目前,医院方面仍在等食品药品检测部门作出权威的检测报告,以确定这个“双燕”牌黄体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试图联系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不过,其总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对这类事件的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该公司浙江销售部的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他们唯一能回应的,就是等待相关部门的检测结果。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这批黄体酮目前在全省各大医院已停止使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会拿到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
钱江晚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黄体酮
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为维持妊娠所必需。黄体酮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等闭经或闭经原因的反应性诊断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29 08: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边是相关的几个媒体报道,基本是时间后先顺序,我认为基本没什么大问题,细节可商榷,楼主和认为有问题的人麻烦指出具体的问题所在,而不是泛泛而言,否则没办法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9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sxp 发表于 2015-9-29 08:48
上边是相关的几个媒体报道,基本是时间后先顺序,我认为基本没什么大问题,细节可商榷,楼主和认为有问题的 ...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像楼主这样的发言人还是少发言为好:
最近金耀药业生产的黄体酮事件是目前比较火的一次“不良反应”事件,这个事件不论你是否认同媒体报道过于急躁未能如实报道,还是监管部门如惊弓之鸟般的草率停售,这些都突出了目前国内对制药企业的一些不对等的对等。---------------------------------
媒体报道是否过于急躁,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的,另外都大面积出事了,还能怪监管部分惊弓之鸟草率停售?

    我想在这蒲公英里面的朋友大都是来自不同的药厂,可能或多或少的都经历过一些如本次事件般的乌龙事件,那这样的事情出现以后,可能对于医院,媒体,监管等部门都没有带来什么影响,没有被问责,但是对于在药厂工作的你我,可能产生了一些不可扭转的影响,比如有些药厂可能在事件未能调查完成前就倒下了,这对于一个行业的整体发展也是不健康的。
-------------------
“乌龙”的意思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这次药厂真没打自己的脸
这我发的两次帖子中,有的朋友回复说“媒体没有错,因为他只是对于事情进行报道,他不是专业的人员,不用去对事情进行调查,只要对于事情的事实进行报道就可以了”我不懂媒体,无法对媒体应该做到什么样的责任做出评价,但是我只知道媒体有着引导大众了解事实真像的责任-------------------
这帖子前面已经评价了,前面的帖子也已经评价了,现在又说无法做出评价了,你到底做出评价了没有?

对于本次的黄体酮事件,在报道中描述不专业,报道的文字也并非是所有患者的文字描述-----------
刚说不评价媒体,现在马上说媒体报道不专业,乌龙来的太快(这里“乌龙”用的绝对标准)
报道需要所有患者的文字描述,要求还真一点都不高

因此通过与企业相关人员电话问询可以知道,一些患者并没有太大的恐慌,-----------------
“因此”是什么鬼?与企业相关人员问询患者情况?人家记者可是三方都采访过,你只问过药企,有什么说服力?天津局问过药企,也说了是药企哪些部门的负责人,你问的是哪个?
“一些”患者没有太大的恐慌,那是不是说明大部分患者有很大的恐慌
不明白楼主想表达什么?

有一些患者的朋友之前也用过其它品牌的黄体酮,在注射后也有过相同的情况,只是在注射之前有医生或者护理人员进行了告知而没有恐慌,这些报道为什么没有说明?
------------
楼主都没询问过患者,怎么会知道患者的朋友的情况呢?

在采访医生的时候为什么医生说明的有可能会出现红肿的情况这样的文字没有出现的报道里面?这只能说明未了博得眼球,断章取义的描写,发酵了本次的事件。
--------------------------
一会又认为医生不专业超说明书使用造成的这次事件,一会又认可医生的口头说明?医院和医生到底应该不应该给金耀背锅?另外这红肿说明书里有写吗?


还有朋友回复说“现在检验合格了,就能证明质量合格了么?现在的管理都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对于这位朋友的回复,我工作时间不长,无法回答,就目前的情况,我想检验是目前药品出厂的时候唯一的标准了,本次事件由医院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按照药典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出来的结果是符合药典标准,这还不能说明质量合格,那我想知道还能有什么标准来证明它是合格的呢?如果可以,真希望您能指点一下,在检验之外可以证明它合格的方法。-------------------------------
也许你就是金耀发言的质量控制部负责人吧,你们的药品是靠成品检验放行的?检验为什么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前面的帖子有回帖,仔细再翻翻
其实写帖子目的不是为了指责媒体,不是指责监管部门,只是想说在各方面都有可能出现问题的时候,为什么都要由药企来承担源头呢?为什么媒体不能请教一些专业人员?为什么监管部门不能在严谨一些。对于用药安全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大众的恐慌,不能不说明目前我们的媒体有扩大事件本源的责任,同时监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做到大众知识宣传的责任。难道这些责任真的就应该由我们药企来承担么?-----------------------------------
前面说了目的不是指责媒体,不是指责监管部门,转眼就说媒体有责任,监管部门有责任,你这到底是要干嘛?




总体而言,不知道楼主想表达什么,而且逻辑不严密,语句不通顺,连词乱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9 10: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sxp 发表于 2015-9-29 08:41
哪个媒体朋友这么说的?对媒体宽容?中国是世界上抓记者最多的,你的媒体朋友是干什么媒体的?

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你认为中国的媒体规范程度可以跟发达国家比吗?你认为记者们都是有一颗正义之心吗?抓记者是因为什么抓的你知道吗?当然,既然是在中国就不可避免要有中国特色,这里不谈政治,只谈普通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9 11: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的配伍禁忌,是该由谁来买单?
我求解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9 13: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大都是向钱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29 15: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jiuchongtian 发表于 2015-9-29 10:43
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你认为中国的媒体规范程度可以跟发达国家比吗?你认为记者们都是有一颗正义之心吗? ...

就是谈普通道理,我希望能把媒体的错误之处具体指出来,大家讨论沟通,看看那些是错误,我们认为的错误到底是不是错误。

每个行业都不同,就像媒体不了解药行一样,我们也不了解媒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9 16: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有个问题:医院在进行药物配伍的时候比如说输液,将几种不同的药品配在一起进行静脉滴注之前有没有测PH?如何测的?标准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9 19: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你的文章,只能说你不是一个药品生产员工。在你的文章有2个基本的常识性错误:
1:你不懂什么是不良反应,或者不良反应的发对定义在你那里是错误。不良反应是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属于治疗范围的症状,合格的药品同样也会存在不良反应,有的时候不良反应也是好的,威哥就是这样来的。
2:药品的合格不是最后的测试合格就是合格(整个观点废除很多年,可能你哪个时候还没有出生)。最后的测试报告只能说是对药品样品来说是合格的。但是药品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他是需要整个生产过程来控制质量的,假如100000瓶中只有1瓶里面有异物,但是取样没有取样,测试也是合格的,你能说这批药品是合格的吗?这批产品能放行到病人使用吗?
是的,本次不良反应可能是媒体过度解读了,过大众带来误导,但是你缺少药品生产质量规范的常识来阐述你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9 15:0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