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158465
帖子
主题
积分2505
注册时间2014-1-29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讨论】吴军老师的几个问答,感觉怪怪的。。。
http://wenku.baidu.com/view/3e3818aef524ccbff121842d.html
一、我想问,如果购买灭菌注射用水,是否可以不全检,只检性状、PH和无菌、内毒素就够了?(用于非最终灭菌的无菌制剂稀释剂)? 一般来讲首次购买应该全检,然后根据质量监控情况,以后可以每年抽一批全检,这个应该结合供应商审计报告的情况,供应商供应物料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及质量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因为我们要根据对方的检验报告进行入库验收,所以我们对供应商审计和评估的证据进行收集,来证明它的检测报告是真实可靠有效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一些关键项目进行检测作为入库验收依据。
这个建议属于找死类型的吧?谁敢这样做啊?
二、请教一下吴军老师,固体制剂残留因残留成份不好检测,我们想用总有机炭法来检测水中的残留,进行清洁验证,妥否?若可以,该从哪些方面来对该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呢
这个其实是清洁验证的方法问题,要做很多分析方法的验证,应检查残留物或污染物分析方法的专一性和灵敏度。这个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编者按:可以参阅FDA清洗验证检查指南或PIC/S验证指南等资料)
第二个问答,TOC方法特点就是专一性差,还要考察专一性?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理解TOC方法。
五、请教吴老师,对于中药固体口服制剂,在哪些环节进行风险管理比较好?对于风险管理进行的深度和广度,专家是怎么认识的? 首先新版GMP在这几条上明确谈到要有风险评估的:
第一,第46条(第四十六条 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
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
关于厂房设施设备上需要有评估,交叉污染风险评估,对于多重厂房共用生产不同品种怎么来做风险评估,欧盟没有要求。第二,在第133、134条(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产品回收需经预先批准,并对相关的质
量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决定是否回收。回收应当按照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并有相应记录。回收处理后的产品应当按照回收处理中最早批次产品的生产日期确定有效期。 第一百三十四条 制剂产品不得进行重新加工。不合格的制剂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一般不得进行返工。只有不影响产品质量、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且根据预定、经批准的操作规程以及对相关风险充分评估后,才允许返工处理。返工应当有相应记录。)提到有
风险评估, 第三,第七章第138条( 第一百三十八条 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
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其实新版GMP谈到有风险评估的也就这三个地方。像变更偏差只做变更评估,但不叫风险评估;偏差数据只做偏差数据评估,按哪类偏差进行处理,也不叫风险评估。在新版GMP里关于风险评估要求的也就上面提到的这几条。很多企业是为风险而风险。风险评估真正的用途是:当你对很多结果不明确或原因不明确需要决策时,做一种依据,当一种不确定的潜在危害有可能发生时,才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我们做很多质量回顾时就会发现系统风险,就可以发现潜在危险。
(编者按:其他地方也有谈到风险评估的,根据不同剂型参阅GMP相关附录)
这个问答,我认为属于信口开河,欧盟有明确的要求。
六、再想问吴军老师一个问题:如果涉及到放射性防护的房间和设备,在空气线监测如何做?或者是不必在线监测,适当增加日常监测频率,那监测频率定多少合适(1次/天,1次/班,1次/3天)?
放射性药品的环境监测,在规范上写的比较清楚,可以参阅相关附录。个人的理解是可以不需要监测。
这一条,我认为属于法规学习不仔细的回答。
2010版GMP附录1,
9. For Grade A zones, particle monitoring should be undertaken for the full duration of critical
processing, including equipment assembly, except where justified by contaminants in the
process that would damage the particle counter or present a hazard, e.g. live organisms and
radiological hazards. In such cases monitoring during routine equipment set up operations
should be undertaken prior to exposure to the risk.
对于存在放射性危害,对仪器有损害的情况下,不需要持续监控(因为工艺过程中有放射性危害),但是也要监控工艺之前和工艺之后的阶段。
也就是说,应该进行在线监控,但是监控时间段舍弃了中间部分,选择了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