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左司马
收起左侧

关于微波干燥的引申思考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8-6 08: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是有影响的,但是没数据

点评

这个发病率算不算数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0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08: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4-8-6 08:03
风险评估

是的,好好评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08: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14-8-6 08:06
据说是有影响的,但是没数据

这个发病率算不算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8-6 08: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司马 发表于 2014-8-6 08:10
这个发病率算不算数据?

有阴性对照组么?

点评

阴性对照,就是那些未长期食用的……  发表于 2014-8-6 08: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8-6 08: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司马 发表于 2014-8-6 08:10
这个发病率算不算数据?

方桌子教导你说:

微波炉的历史要比一般人设想的久远得多,可以一直追溯到1945年的一次偶然发现。那一年,美国工程师佩西·斯宾塞在测试用于雷达装备的磁控管时,发现口袋中的巧克力棒融化了。他猜测是磁控管发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并用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斯宾塞设计、制造出了微波炉。当然,斯宾塞在做实验时本人也经受微波烘烤,不过这似乎对他的健康并无影响:他活了76岁。早期微波炉既笨重又昂贵,直到1967年才出现了适合家用、价格又合理的小型微波炉。由于用微波炉烹饪既快速、方便又清洁,深受欢迎,很快在美国就成了家庭必备的电器。微波炉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也相当普遍。

  微波炉已成了现代生活的象征之一,因此,如果有谁说微波食品有害健康,那可真有点骇人听闻了。这一说法大约是在2003年前后传入中国的,我当时曾写了一篇文章澄清。但谣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循环出现,直到最近网上又传开了“微波食品会让人得癌症”,吓得很多人不敢再用微波炉。微波炉加热看不见摸不着,显得很神秘,而对于显得神秘的东西,谣言总是很有市场的。

  声称微波食品有害的人爱举一个例子,说是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产生致命的毒素,出现医疗事故,因此医学界禁止用微波炉融化冰冻的血浆。医学界的确禁止用普通微波炉加热血浆,原因在于普通微波炉在加热时,由于受热不均匀,容易出现局部过热,而血液一旦温度升高到40摄氏度以上,就会出现溶血。可见,这种医疗事故完全是由于融化血浆时局部过热引起的,而不是微波加热本身会产生毒性。

  事实上,目前医学界专用的血液加温器,有许多就是用微波加热的,并没有出现医疗事故。输血和饮食之间也没有可比性。不适合于输血的加热方式,并不等于也不适合于饮食。例如,如果用水浴加热血液也会出现溶血,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食品也不能用水浴加热?有点头脑的人稍微想想,就知道这种推理之荒谬。

  声称微波食品有害的人还喜欢举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实际上这项实验是不严密的,甚至有些荒唐。该实验总共只找了8名实验对象,其中一位是实验者本人。实验者本身就是实验对象,完全违反了临床实验中至关重要的双盲原则(实验者和实验对象要互相不知情,以免在测量数据和解释结果时出现主观偏差)。从统计上来说,只有8名实验对象,样本太小,没有统计意义。其设计也相当荒唐:让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分别食用生食品、用普通方法烹饪的食品和用微波炉烹饪的食品,在进食之前抽一次血,在进食之后15分钟和2小时各再抽一次血,然后比较血的成分变化。实验者声称,在吃了微波食品之后,血液成分马上发生了不良变化。这是可笑的。他们忘了,在进食之后,还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食物中的成分绝无可能如此迅速地进入血液并改变其成分。

  只要对微波炉加热原理有所了解,就不会相信微波食品会有害健康。其实微波炉加热的原理并不神秘,它加热的主要是食物中的水。水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在电场中水分子会根据正电一端和电场负极、负电一端和电场正极这样的位置排列,如果电场是振荡的,水分子就会跟着转动。微波炉发出的微波频率大约是25亿赫兹,也就是说,它产生的电场每秒要振荡25亿次,在这样的电场中的水分子每秒也要跟着振荡25亿次。水分子如此高速的运动在它们之间产生摩擦力,由此产生热量加热了食品。微波通常只能穿透食品3.5厘米~5厘米,食品深处的部分就要通过传导来加热了。

  微波本身的能量极低,不足以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在加热过程中,微波被吸收,全部转化成了热能,一旦关掉微波炉,磁控管停止产生微波,微波也就立即消失了,不可能“储存”在食物之中。因此微波炉只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加热水,从原理上看不出它如何能够在食品中产生特殊的有害物质。如果说用微波炉加热有什么坏处的话,那也是由于受热不均匀导致的局部过热可能破坏了某些营养成分。但是总体上来说,微波食品是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特殊危害的,与一般加热方式相比,它甚至可能还有某些益处。因为微波炉的烹饪速度更快,而且不必加水,所以用微波炉烹调的食物可能保留了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肉类在高温加热时,会产生杂环胺,这是一类致癌物。有几项研究表明,烧烤、爆炒、烟熏、油炸等加热方式烹饪肉类产生的杂环胺的含量比较高,而用微波炉和水煮的方式烹饪肉类产生的杂环胺则比较少。如果在烧烤肉类之前先用微波炉处理一下,一些能够产生致癌物的物质会随着水分流失,再烧烤产生的致癌物就少得多。因此微波炉烹饪不仅不会产生特殊的致癌物,反而会显著减少食品中致癌物的量,是比较健康的烹饪方式。

  微波辐射能够加热食物,当然也能够加热人体组织。高强度的微波辐射能烧伤皮肤,眼睛对之更敏感,有可能导致白内障。但是从微波炉泄漏的微波的强度,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微波炉有多重保险防止微波泄漏。在离微波炉5厘米处,微波炉的微波泄漏必须控制在每平方厘米5毫瓦之内,这个强度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任何损伤,而目前生产的微波炉的微波泄漏比这个标准还要低。而且,微波强度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衰减的,在离微波炉50厘米处的微波强度只有离微波炉5厘米处的1%。微波炉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是不可能出现超标泄漏的,万一由于微波炉损坏而出现大量微波泄漏,最可能的后果之一是让你觉得皮肤发热。

  微波炉如果使用不当,当然有可能造成伤害。用微波炉加热水,由于水是不流动的,可能温度已经超过了沸点也没有沸腾。但是这时水温已经很高了,如果去把水杯拿出来,带来的一点扰动就会导致水突然猛烈沸腾,把人烫伤。从饭店打包带回家的食物,人们习惯于直接在微波炉热了吃。实际上饭店使用的快餐盒通常是不能用微波加热的,否则塑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泄漏到食物中,特别是食物中的脂肪会促进这个泄漏过程。不过,如果塑料盒标明了“微波炉适用”或“可微波”,那就表明它可以用微波炉加热。一种塑料盒如果是“微波炉适用”的,根据要求在上市之前应该做过实验,证明了在长期加热使用过程中,释放到食物中的物质的量极少,不足以对健康造成危害。这种塑料盒一般用聚丙烯(PP)制造。如果你不清楚你所用的塑料盒是否能用微波炉加热,最保险的做法是把食物转移到陶瓷、玻璃器皿加热,陶瓷、玻璃器皿也必须是标明“可微波”的,否则有可能发生破裂。

点评

对于某桌子举“极其荒谬”的例,个人感觉确实很荒谬,因为,这个之间根本没什么因果关系。为什么不举再“荒谬”一点的呢。反正。都是“荒谬”了。 对于“微波炉的工作原理”,这个确实不懂,就是,才提出一些想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0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8-6 08: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司马  阴性对照,就是那些未长期食用的……  发表于 24 秒前” 你说的是猴子还是大猩猩?

点评

这个嗯,您认为,的确有必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08: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08: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4-8-6 08:14
方桌子教导你说:

微波炉的历史要比一般人设想的久远得多,可以一直追溯到1945年的一次偶然发现。那一 ...

对于某桌子举“极其荒谬”的例,个人感觉确实很荒谬,因为,这个之间根本没什么因果关系。为什么不举再“荒谬”一点的呢。反正。都是“荒谬”了。
对于“微波炉的工作原理”,这个确实不懂,就是,才提出一些想法,向各位大神请教。
不过,有没有权威的大神来科普一下呢。
对于某桌子,个人表示,不太信……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6 08: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听起来真有点谈虎色变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08: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4-8-6 08:15
“ @左司马  阴性对照,就是那些未长期食用的……  发表于 24 秒前” 你说的是猴子还是大猩猩?

这个嗯,您认为,的确有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08: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长 发表于 2014-8-6 08:31
这个听起来真有点谈虎色变的感觉。

就是想找些权威人士来请教一下。既然,都在强调微波辐射对人体有害,那么,微波加热的食品,对人体是否有害呢???

点评

是呀,不知道现在的研究状况是什么情况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15: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8-6 08: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司马 发表于 2014-8-6 08:30
对于某桌子举“极其荒谬”的例,个人感觉确实很荒谬,因为,这个之间根本没什么因果关系。为什么不举再“ ...

鲁迅、国父教导你说:

早期作品《呐喊·自序》和《父亲的病》,对中医中的庸医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文中说到:给他父亲看病的那个中医所开的药方,做药引的“蟋蟀一对” “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由于庸医治死了鲁迅的父亲,早期年轻而血气方刚的鲁迅在痛苦中对中医产生了“偏激”看法,不足为奇。对于鲁迅《呐喊·自序》和《父亲的病》,许广平评价说:前一篇文章写于1922年,那时鲁迅还只是一个民主革命者。怎么意思?说明鲁迅的思想当时并是非常不成熟,看问题偏激在所难免。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名人的话不都正确”。
下面更多是鲁迅对中西医的说的话。
鲁迅在《马上日记》(1926年)一文中,也批评了西医,说“西方的医学中国还未萌芽,便已近于腐败。我虽然只相信西医,近来也颇有望而却步了。”又说:“这是人的问题。做事不切实,便什么都可疑。”
在《马上日记》鲁迅还记载了一件事:一位朋友送他两包柿霜糖,他听说嘴角上生疮,用此糖一搽便会好,就想储存备用,可见他很相信,而这分明是中医的偏方。
1925年孙中山患肝癌晚期,协和医院宣告束手无策时,他仍然不愿服中药。鲁迅对此写道:“那时新闻上有一条琐载,不下于他一生革命事业地感动过我,据说当西医已经束手的时候,有人主张服中国药了;但中山先生不赞成,以为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诊断的知识却缺如。不能诊断,如何用药?毋须服。人当濒危之际,大抵是什么也肯尝试的,而他对于自已的生命,也仍有这样分明的理智和坚定的意志。”(《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请注意:1、西医对孙中山的晚期肝癌也是“束手无策”的,并非包治百病。 2、虽然孙中山不愿意看中医,但孙中山和鲁迅都认为“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没有否认中医中药,更谈不上极力反对,只是他们个人不喜欢而已。 3、“人当濒危之际,大抵是什么也肯尝试的”,说明孙中山知道晚期肝癌是绝症,什么方法都用过了,治不好了,所以才不愿意再治疗,对于当时的孙中山来说,安排革命后事比什么都重要,必须争分夺秒。
鲁迅先生在后期作品如《经验》中,对中医中药有这样一段论述:“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症的就好起来,于是知道这是对于某一种病痛的药。这样地累积下去,乃有草创的纪录,后来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偶然翻翻《本草纲目》,不禁想起了这一点。这一部书,是很普通的书,但里面却含有丰富的宝藏。自然,捕风捉影的记载,也是在所不免的,然而大部分的药品的功用,却由历久的经验,这才能够知道到这程度,而尤其惊人的是关于毒药的叙述。”

点评

这个倒是不错,又学到点老鲁的东东。不见老鲁好多年了……想当年,初、高中的时候,基本上全集是全部学习过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8-6 08: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司马 发表于 2014-8-6 08:30
对于某桌子举“极其荒谬”的例,个人感觉确实很荒谬,因为,这个之间根本没什么因果关系。为什么不举再“ ...

你维护中医中药,我总邀请你出来辩论,可是你学府太深,不屑教育我一下。

点评

学府还没有盖好,所以,与深浅无关。更关键的是,与“不屑”更无关。只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来到这里,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  发表于 2014-8-6 08: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8-6 08: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司马 发表于 2014-8-6 08:32
就是想找些权威人士来请教一下。既然,都在强调微波辐射对人体有害,那么,微波加热的食品,对人体是否有 ...

你的权威人士包括?(当然,你肯定不屑一顾方桌子)

点评

这个,真的不知道……就是上来请教来的嘛……  发表于 2014-8-6 08: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08: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4-8-6 08:32
鲁迅、国父教导你说:

早期作品《呐喊·自序》和《父亲的病》,对中医中的庸医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文中 ...

这个倒是不错,又学到点老鲁的东东。不见老鲁好多年了……想当年,初、高中的时候,基本上全集是全部学习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6 11: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司马 发表于 2014-8-6 08:05
前段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国个的研究,指出了食物等发生分子链的断裂,不仅破坏了营养物质,更是产生出未知物 ...

这么严重啊,看来要慎用微波

点评

能不用,就不要用吧,反正,现在有那么多替代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1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1: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LK8275610 发表于 2014-8-6 11:17
这么严重啊,看来要慎用微波

能不用,就不要用吧,反正,现在有那么多替代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6 11: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司马 发表于 2014-8-6 11:30
能不用,就不要用吧,反正,现在有那么多替代品。

你们还木有整改完毕?

点评

坐等发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11: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1: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LK8275610 发表于 2014-8-6 11:32
你们还木有整改完毕?

坐等发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8-6 11: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司马 发表于 2014-8-6 11:33
坐等发证……

恭喜啊。。。。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6 1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1: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LK8275610 发表于 2014-8-6 11:38
恭喜啊。。。。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2-5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