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24|回复: 2
收起左侧

[临床药学] 名医名方——镇痛饮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11-18 17: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姚树锦,男,1937年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市,解放前移居西安,为陕西太和医学第四代传人,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他有极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作为学养基础,并以家学医疗理论体系为核心,兼收并蓄,对内科常见病、疑难杂症均建树颇多。
  姚树锦临床善用经典,活承家传,形成独特的“扶正固本”思想及“阴阳升降”、“补脏通腑”学说;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临床诊疗体系,处方用药轻灵平淡而疗效卓著。有《姚氏内科临证备要》等著作问世。
  组成: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地鳖虫10克,血竭3克,细辛3克,三七3克,甘松10克,降香10克,生姜10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用法:水煎服。本方药味浓烈,煎药时注意通风;煎药时反复缓慢搅动,以防止粘锅,饭后1小时服药,2次/日。
  主治:用于各种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等属于风寒湿瘀阻滞经脉所致疼痛,各种肿瘤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气血不足,痰湿停滞所致疼痛。
  方解:疼痛不是单独的疾病,常常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症状。
  疼痛的产生有虚实两种原因,一种为“不通则痛”,是指因寒凝、气滞、瘀血、痰浊等造成气机郁滞,经脉不通,产生疼痛,常表现为疼痛剧烈,遇寒疼痛加剧,以胀痛、刺痛、抽痛为主。《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邪凝滞,阳气不达,失于温煦推动,气血不畅,经脉不通而致疼痛。《医醇賸义·诸痛》云:“人之一身,自顶至踵,俱有痛病。其始也,或因于风,或因于寒,或因于火,病各不同,而其为气凝血滞则一也。”气凝血滞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因素。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学说,强调络脉血瘀致痛的病机。朱丹溪提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属痰证。”“自热成积,自积成痰,痰加瘀血,遂成囊,此为痞痛、噎膈、翻胃之次第也。”这是肿瘤形成的病因病机,因痰湿停滞阻滞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导致肿瘤疼痛持续不已。
  另一种则指“不荣则痛”,指因气血不足,经脉肌肉失于荣养而产生疼痛,常表现为疼痛隐隐,闷痛、困痛、酸痛、麻木。《素问·举痛论》提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阐述了气血不足,经脉失于荣养而出现的疼痛。
  镇痛饮适用于寒凝气滞,瘀血阻络之疼痛。方中乳香、没药辛香温通,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为君药。地鳖虫味咸,性寒,具有破瘀血,续筋骨之功。血竭味甘咸,甘能缓急止痛,咸能软坚散结,故有活血散瘀定痛之效。细辛辛香走窜,外散风寒,内温里寒,温通经络,而达散风祛寒,通窍止痛,下气祛痰之效;三药共为臣药。甘松理气止痛;降香行气活血,止痛;三七止血、散瘀、定痛,三药共为佐药,协助君臣药共同发挥止痛功效。生姜为使药,和胃降逆,防诸药伤胃。
  加减:因寒凝经脉导致四肢关节疼痛为主者,加用通脉四逆汤;颈椎病及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阳虚风湿阻络出现颈项、后背疼痛为主者,加用葛根、鹿角霜、牛膝、地龙、全蝎、蜈蚣、僵蚕;各种肿瘤术后痰湿阻络出现疼痛,加用浙贝母、玄参、龟板、鳖甲、生牡蛎;肿瘤后期,患者气血亏虚,经脉失荣,疼痛绵绵不绝,加用黄芪、当归、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对于疼痛剧烈者,血竭用量可加至10克。肾气亏虚所致腰痛加杜仲、续断、骨碎补、木蝴蝶。脾胃虚弱,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去甘松、降香,加用生山楂、砂仁、鸡内金。(西安市中医医院 范彩文 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18 17: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1-18 18: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6 09: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