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dml8888
收起左侧

[内外部检查] 实施新版GMP技术性问题答疑500题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下面的哦!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3: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l楼主辛苦,感谢无私分享!期待后续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3-3-4 14:05:26
谢谢,可惜下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3-3-4 14: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4: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补充:299题-330题
(三)其他 (QT)
        299. 联动线在工作中突然停电,如何保护已灭菌的瓶子?包括灭菌段后的瓶子?(QT)
        答:在停电后,通常的做法是将这些瓶子送往前道,重新清洗和灭菌。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验证中有这些瓶子的耐热次数数据。
        300. 对不能在线灭菌的设备部件,拆卸灭菌后,在隔离系统中无法安装操作的,该如何操作(如胶塞震动斗、分装料斗、料盘等)?(QT)
        答:所述设备条件的情况不明确,不便直接回答。无菌药品生产有一项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不好灭菌的设备部件,须严格进行消毒,符合工艺的要求。
        301. 产品单批量很小,最终采用针头滤器过滤,需对针头滤器做那些验证?或用其他方式解决最终除菌的问题?
        答:我们不知道产品的特性,也不了解产品对过滤器的适应性条件,如有效过滤面积有多大,药液的生物负荷情况如何等。但可提一原则标准:除菌过滤器应能达到7个对数单位下降的水平,即LRV>7。其它过细的技术性问题无法以简答形式解决。
        302. 系统改造实行C、D分区,C级、D级可否共用一套空调净化系统?(QT)
        答:缺乏必要条件的说明,不便答复。
        303. PAO测试是否必须依赖第三方测试,药厂可否独立开展验证工作?(QT)
        答:没有听说有此要求。按我们理解,可由企业自理,无条件时,则可委托第三方。
        304. 请介绍远红外辐射干热灭菌器问题。(QT)
        答:有企业认为远红外辐射干热灭菌器应当淘汰,因为在干热灭菌段,温度相差70-80℃,进及出的部位,单向流很短,加热段没有单向流;传送带生锈严重,因此,经这类设备干热灭菌处理的产品,难以保证产品的微粒污染水平。与会者认为,这类问题确实存在,然而,国际上,主管部门通常的做法是用指南来引导,而不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处理老型号的设备。提出这一建议的企业,也应用数据来说服用户。

  305. 能否推荐一个URS的模板?(QT)
        答:ISPE网上有示例,例如GEP 即优良设计规范-2008附录C中可查得《冷库用户需求模板》,又如,从JETT - DocumentControl_百度文库可查得:USER REQUIREMENTS TEMPLATE for a SATURATED STEAM AUTOCLAVE(饱和蒸汽灭菌柜用户需求模板)。这些模板只能提供一个思路,绝不能替代本企业对系统或产品工艺的具体要求。企业必须根据自己产品及工艺等要求,自行制订。
        306. 希望能了解药液配制系统(包括药液输送方式)?(QT)
        答:各企业情况不同,题目范围太宽,不宜回答。
        307. 希望介绍药液的除菌过滤系统,如果药液的粘度比较大,如何提高过滤效率?(QT)
        答:这是研发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放大生产时,再进行验证。原则上说,可通过过滤器的选择,连接方式以及药液温度的调整等方式来改善过滤效率。
        308. 滤芯(膜)的验证(与药液的兼容性要做吗?药厂如何做?)(QT)
        答:同上,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与药液的兼容性也应在注册前完成。不应将研发阶段应解决的问题拖到正常生产中来解决,给产品质量带来风险。
        309. 动物肝脏提取的注射剂不易过滤,是否有更好的方法?(QT)
        答:这是研发中的问题。
        310. 设备内窥镜的每一个焊接口有什么控制要求?是否需要提供内窥镜的照片?是一张或是全部?(QT)
        答:焊接可参照ASME(美国工程师协会)的技术标准,通常由设备供应商证书即可。
        311. 工器具清洗池与容器具清洗池在清洗间同用一个清洗池是否可以?(QT)
        答:清洗一般在D级区,也有在C级区的,如只是取样瓶、装工器具的不锈钢容器等,为什么不能与工器具一起清洗呢?
        312. 公用系统(如压缩空气系统、制氮系统)其管道是否需要定期消毒?如何做?(QT)
        答:GMP对此无技术性规定,应按供货商的维修要求处理,管路的清洁应在安装阶段完成。
        313. 因个别品种配剂量较小(10-20L),GMP-2010是否允许采用一次性配液系统作为补充配液方式?(QT)
        答:题目不十分明确,且为非技术性问题。
        314. 贮水罐的呼吸过滤器或液体过滤器液,在离线灭菌后是否需要做完整性测试?如何避免实验过程中和安装过程中对过滤器的二次污染?(QT)
        答:贮水罐的呼吸过滤器,以及药液过滤器通常可离线灭菌。疏水性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不一定要做完整性测试(参见PDA TR40. 2005);但药液过滤器需做完整性测试。液体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请参阅PDA 26号技术报告。
        315. GMP-2010安瓿检漏是否允许用色水?(QT)
        答:规范没有作硬性规定。从技术角度看,澄清药液比较容易做,而色深的药液则不一定能用色水检,可采用仪器或其它方法检。
        316. 滴眼剂若不采用吹灌封一体技术,塑瓶的无菌采取什么方式比较可靠?(QT)
        答:常用的方法是规范灭菌法中提到的环氧乙烷灭菌,可委托专业单位完成,也可由本企业完成。不排除其它适当的灭菌手段。
        317. 滴眼剂产品(非创口使用)灌装的洁净环境是否必须为B+A?(QT)
        答:法规要求由国家局解释。
        318. 三合一制药设备是否能用于冻干药品?三合一制药设备目前还不能适用于何种剂型药品?三合一制药设备能否在灌封房间内装填制瓶原料?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QT)
        答:估计是指吹-灌-封,如是,不适用于冻干产品,但可用于塑瓶(LVP、SVP及滴眼剂)。题目阐述不明确,不好明确回答。
         319. 大输液灯检可否双手检测?药典中规定可见异物检测方法为10ml以下规格可以手持2瓶,三次检查时间应在20”完成,大输液的灯检GMP有规定吗?该参照怎样的标准?(QT)
        答:GMP不规定具体操作性要求。灯检则按药典通则要求处理。
        320. 洁净车间的墙角全是直角,是否符合要求(新建厂房)? (QT)
        答:98年标准已完全明确的问题,不应再到新版中来讨论。
        321. 完整性测试:GBT25915.3-2010洁净室? 受控环境第三部分。P27 B6.2.7验收限制。当读数大于上风向气溶胶浓度的10-4(0.01%)时,就认为有在泄漏,供需双方也可商定其他验收限制。请问“需双方也可商定其他验收限制”是指(0.01%)的基础上还是其他方法。(QT)
        答:不好回答。(因为检漏的通用标准就是低于0.01%,我们没有必要去钻这种不切实际的牛角尖;HEPA过滤器的安装,往往有许多假阳性情况,主要是过滤器边侧有一小缝,此处存在涡流。我们只要保证产品操作区达到附录的要求就行啦)。
        322. 称量室的设计怎么能规避风险?(QT)
        答:除正常的HVAC系统外,另应考虑工艺除尘,让物料暴露的称量位置有一定的负压,但负压不宜过大,否则影响称量的正确性。
        323. 公用工程系统、设备确认的风险评估在哪个阶段做?(QT)
        答:当然先是在设计前做,当系统及设备安装完成并经确认投入使用后,风险评估并没有结束,说准确些,风险评估是系统及设备退役前质量风险管理的持续过程。
        324. 生产工艺验证是否连续3批?如第二批和第三批间插入生产另一品种后再作第三批是否可以?或生产周期长,如第一批生产完一周后生产另两批是否可以?
        答:连续三批的验证的目的是证明工艺的重现性,如果公用介质及环境条件等都没有变化,隔一天或拖迟一天对证明重现性有影响吗?放大生产的初期,可能需要分析、总结,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有必要用日期来确定连续与否吗?
        325. 车间现有空调系统、水系统、温湿度、环境监测等没有设计成在线实时监控,按新GMP应增加在线监控及报警设施。车间现有FFU均没有设计成在线监控系统及风机停机报警装置。
        对于上述问题,这类装置必须安装实时监控吗?(QT)
        答:实际重点只是全无菌操作的微粒检查,其它没有强调,方法可多样化,不一定要求全部在线监控及报警设施,人工操作可作为过渡。
FFU是可以安装粒子监控的。现在的问题可能检漏都无法做(设计及建造有缺陷,PAO及DOP的输入口没有,上游形不成规定的测试浓度,或不可能形成均匀的浓度,而中国传统的扫描法不符合国际标准)。
        326. 空调系统和直排抽风系统的风管长期使用后,管道内部如何清洁、消毒或灭菌?(QT)
        答:我们在硬件设置中已有规定,细胞毒性等品种用了单独系统;对一般品种而言,不需要清洁,也不能清洗,从风险管理看,HVAC正常运行时,哪来的风险?
        327. 产品质量回顾分析中可以提出再验证,设备再确认如何体现?
        答:1、设备再确认的概念只是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对设备的系统检查,设备功能不好或有大的变化,当然数据就不可靠了,这适用于制粒、干燥、混合、压片、胶囊填充等等
        2、HVAC系统中高效过滤器的检漏也属于再确认的范围
        3、再验证基本则只局限于灭菌柜及灭菌程序/工艺;水系统通常都只需要进行年度数据分析回顾,看是否稳定在受控范围。
        328. 新版GMP要求每个生产批量均有经企业批准的工艺规程,是否将小试、中试和大生产的所有生产批量的工艺规程都单独制定吗?
        “每种药品的每个生产批量均应当有经企业批准的工艺规程,不同药品规格的每种包装形式均应当有各自的包装操作要求。工艺规程的制定应当以注册批准的工艺为依据”,
        (1)配制量批与批之间存在差异,会出现批批做工艺验证的情况,可否将工艺验证进行为一定配制量范围内的验证?
        (2)车间在日常生产时出现的配制量只要在这范围内,可否不用再次进行工艺验证?(比如只进行最大量和最小量验证)
        答:1、在欧美是这样的,他们的审批主要是研发和放大,并不在后道的大生产上。
        2、我认为我们国内不需要这样掌握,只要在生产设备上做就行了,也不需要全批量,因为我们生产的几乎全是仿制品。我们不需要将小试及中试去做单独的工艺规程,因为小试和中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根本不现实,也不必要,欧美也没有这种要求(他们要求的详细的总结材料)。
        (1)将工艺验证作为一定配制量范围内的验证是合理的。不需要因批次量有点小变化就要求做验证并要求稳定性考察。
        (2)一般最大及半批量是比较现实的,但这取决于工艺的复杂程度,不要说死了。我一直将它比喻成解方程的概念,不是四则运算。我们提问题总是从四则运算的高度和母版上去下功夫,思路不对。
        329. 关键设备与主要设备的区别?
        答:这要看对质量的影响程度了,按影响大小排列。这需要根据工艺和设备的知识来判别。但总体说来,这二种设备对质量都有较大影响。
        330. 新版GMP要求加入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复制品,如果加这个包材经常变更,那么工艺规程也要经常修改?可以不修改工艺规程吗?
        答:可在工艺规程的变更中说明一下,不需要重新将工艺规程打印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15: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x谢谢分享,
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5: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6: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6: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6: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到330,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6: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6: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几天下载了打不开,今天再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6: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6: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打开了,谢谢分享,现在到了330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17: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须要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17: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soso_e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18: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22: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呵呵呵呵   这么好的东西,不赞扬一下对不起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23: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1 2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