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6
收起左侧

[质量控制QC] 枸橼酸红外压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枸橼酸红外鉴别中,压片后的透过率太低,压的片很薄,但是透过率还是很低,怎么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排除法枸橼酸是不是有问题,第二看看湿度导致压片不好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枸橼酸红外压片透过率低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排查与优化:

1. **样品制备**  
   - 确保枸橼酸样品干燥(水分可能影响吸光度),建议研磨至粒径均匀(通常≤2μm),以减少光散射导致的基线偏移。  
   - 若样品本身吸光度过强,可尝试稀释(如与干燥的KBr按不同比例混合),需保证混合均匀且片厚一致。

2. **压片工艺**  
   - 控制压片压力适中,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片剂过密、透光性差;压力过小则片剂易碎且厚度不均。建议测试不同压力条件,优化片重(通常1-2mg/cm)。  
   - 使用专用的红外透明窗口材料(如CaF或BaF)替代传统KBr,尤其当检测波长涉及KBr吸收区(如短波红外)时。

3. **仪器参数**  
   - 检查红外光谱仪的增益设置,适当降低增益或调整光学路径(如增加狭缝宽度)以改善信号强度。  
   - 确保仪器背景采集条件与样品一致(如空白KBr片的制备方式、湿度控制)。

4. **法规参考**  
   - 《中国药典》通则0402明确要求红外鉴别需排除辅料干扰,若枸橼酸为原料药,需确保压片后特征峰(如羰基、羟基振动)可辨识。  
   - 若为制剂,需验证辅料与主成分无红外吸收重叠(参《药品红外光谱集》编制原则)。

综上,建议优先优化样品浓度与压片均匀性,必要时更换窗口材料或调整仪器参数。若问题仍存,需排除仪器故障(如光源衰减、检测器灵敏度下降)。

【鼠鼠还在学习中,内容仅供参考(药搭GMP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圣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枸橼酸的红外鉴别中,压片后透过率太低(通常表现为谱图基线抬高、特征峰被“淹没”),即使片子很薄仍无改善,主要与样品制备过程中的稀释比例、研磨细度、KBr质量、压片操作等因素相关。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一、核心原因分析  
红外压片法(KBr压片法)的透过率主要取决于“样品与KBr的混合均匀性”“颗粒细度”“样品浓度”及“片子完整性”。透过率低的本质是: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过强,或颗粒散射/反射导致光能量损失过多。  


二、具体解决方法  
1. 降低样品浓度(关键措施)  
枸橼酸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羟基(-OH)等强极性基团,对红外光的吸收较强。若样品比例过高,会导致特征峰吸收过强,透过率显著下降(即使片子很薄,仍会因单位体积内样品量过多而吸收过强)。  
- 操作调整:  
  常规KBr压片的样品与KBr比例为 1:100~1:200(质量比),但枸橼酸因吸收强,可进一步降低比例至 1:200~1:300(例如:取1mg枸橼酸,加入200~300mg KBr)。  
  注意:比例过低可能导致特征峰信号减弱,需通过预实验找到平衡(既能保证特征峰清晰,又不影响透过率)。  


2. 确保KBr干燥且纯度合格  
KBr易吸潮,受潮后会引入水分(水在红外区有强吸收峰:3400cm⁻¹左右宽峰、1640cm⁻¹峰),导致基线抬高、透过率下降;若KBr纯度不足(含杂质),还会引入额外吸收峰。  
- 操作调整:  
  - KBr需提前在 120℃烘箱中干燥4~6小时,冷却后存于干燥器中(内置变色硅胶),避免再次吸潮;  
  - 优先使用“光谱纯KBr”,避免分析纯KBr中的杂质干扰。  


3. 充分研磨,保证颗粒细小均匀  
若样品与KBr混合后颗粒较粗(>5μm),红外光会因颗粒的散射/反射损失能量,导致透过率下降(即使片子薄,粗颗粒仍会显著散射光)。  
- 操作调整:  
  - 将枸橼酸样品与干燥KBr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磨时间不少于5~10分钟,直至混合物呈“细腻粉末状”(无明显颗粒感,手感顺滑);  
  - 研磨过程中避免引入水分(研钵提前烘干,操作环境湿度<60%,必要时在干燥手套箱中进行)。  


4. 优化压片操作,避免气泡/裂痕  
压片过程中若片子存在气泡、裂痕或局部疏松,会导致红外光透过时发生散射,进一步降低透过率(与厚度无关,即使薄片子有缺陷仍会影响)。  
- 操作调整:  
  - 装样时:将研磨好的混合物均匀铺在压片模具的中心,轻轻敲击模具,排除表面气泡,避免局部堆积;  
  - 加压参数:缓慢升压至 20~30MPa,保持压力 1~2分钟(确保片子紧实无空隙),降压时缓慢卸压(避免因压力骤降导致片子开裂);  
  - 脱模检查:压好的片子需完整、无气泡、无裂痕(若有缺陷,需重新制备)。  


5. 检查仪器参数,排除仪器因素  
若上述操作均无改善,需排查仪器是否正常:  
- 检查红外光谱仪的光源能量(老化光源可能导致光强不足,透过率低);  
- 调整狭缝宽度(适当增大狭缝,可提高光通量,改善透过率,但需避免分辨率下降);  
- 增加扫描次数(如从16次增至32次),通过累加信号提高信噪比,降低基线噪音。  


三、总结步骤  
1. 优先调整样品与KBr比例(降低至1:200~1:300);  
2. 确保KBr干燥(120℃烘干)、充分研磨(5~10分钟);  
3. 优化压片操作(20~30MPa加压1~2分钟,保证片子无气泡/裂痕);  
4. 必要时调整仪器参数(增大狭缝、增加扫描次数)。  

通过以上步骤,可显著改善枸橼酸红外压片的透过率,确保特征峰清晰可辨,满足鉴别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小王是王炸 发表于 2025-7-17 16:55
排除法枸橼酸是不是有问题,第二看看湿度导致压片不好的问题

湿度不到四十,应该是没有问题,压力十五左右,研磨是分开研磨的,最后混合在一起的,片很薄,但是就是透过率低。

点评

你这个透过率低,指的是片看起来不透明?还是透明片,仪器读数透过率/%数值太小或者太大?首先你要清楚红外仪器读数原理,透过率/%数值越小样品吸收越大,简单点说就是浓度太高。。。。按楼上说的,样品加少一点,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 天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邀雪蓉 发表于 2025-7-17 17:00
湿度不到四十,应该是没有问题,压力十五左右,研磨是分开研磨的,最后混合在一起的,片很薄,但是就是透 ...

你这个透过率低,指的是片看起来不透明?还是透明片,仪器读数透过率/%数值太小或者太大?首先你要清楚红外仪器读数原理,透过率/%数值越小样品吸收越大,简单点说就是浓度太高。。。。按楼上说的,样品加少一点,一丢丢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扫空白的时候扫溴化钾空白片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1 17: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