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沁人绿茶. 于 2025-4-9 19:48 编辑
撰稿 | Paul
来自 | 蒲公英Ouryao在全球生物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Emerging Biotechnology,NSCEB)于4月8日发布了其成立以来的最终报告。
该报告提出,美国政府必须在未来五年内投入至少150亿美元,以应对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迅速崛起,并巩固其在全球的技术领先地位。
图: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发布报告这一呼吁凸显出美国对中国生物技术进展的深切关注,也反映出美中科技与产业博弈的进一步升级。
成立背景:美中科技对抗升级下的战略工具NSCEB由美国国会于2022年授权成立,旨在评估生物技术进步对国家经济与安全的影响。在运行的两年中,委员会将关注重点迅速聚焦于中国,力图促成如《生物安全法案》等一系列立法动作。 NSCEB指出,中国在合成生物学、精准医疗、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频频取得技术突破。这些进展与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将生物技术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密切相关。 图:NSCEB关注重点迅速聚焦于中国
报告核心观点:必须紧急行动,防止“无法弥补的退步”NSCEB在长达两年的调研和访谈基础上,提出近50项政策建议,重点围绕知识产权保护、药物开发、农业创新与生物防御等方面。 报告指出:“中国正迅速走向全球生物技术主导地位,其国家战略已持续推进近20年。如果美国在未来三年内不采取果断行动,将面临被赶超的风险,而且这种落后可能是永久性的。” 报告特别强调,当前美国生物技术政策推进存在“零散、缺乏协调”的问题,呼吁设立“国家生物技术协调办公室”,由总统任命专人领导,统筹跨部门竞争战略与监管事务。
中国投资加速,美国感到“紧迫”中国也在大力推进生物制造。根据数据,中国在2024年对生物制造领域的投资已达41.7亿美元,并预计2025年将迎来“显著增长”。 在NSCEB看来,中国政府的系统性扶持正推动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对美国构成实质性竞争威胁。 报告因此呼吁美国采取“更主动”的政策姿态,不仅要加强投资,还需明确国家战略方向。
政策建议之一:重建美国生物制造基础报告指出,美国当前的生物制造能力严重不足,存在监管壁垒、生产效率低、标准不统一等多重问题,且缺乏可规模化的生产能力。随着新药研发步伐加快,美国的制造能力正被远远甩在后头。
图:政策建议之一:重建美国生物制造基础
报告数据显示,建设一个商业化规模的生物制造工厂可能需耗资高达20亿美元,周期更长达2至5年。 为应对这一问题,NSCEB建议国会应授权并资助能源部与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张“前商业化制造设施网络”,以支持新产品的规模化开发。此外,还需扩大本土生物制造人才的培训规模和影响力。
中国企业“药明康德”被点名,美国高度依赖在报告中,NSCEB点名了中国生物制药龙头企业——药明康德。该公司员工人数达3.8万,年营收近60亿美元,被认为“深度嵌入美国生物医药供应链”。
图:NSCEB将药明康德形容为生物领域的华为NSCEB援引2024年的一项调查称,高达79%的美国生物制药公司依赖药明康德或其他中国公司,提供生产流程中的部分关键服务。委员会警告称:“这种依赖未来可能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进一步加深,美国必须认真对待供应链安全,即使这意味着使用成本更高的替代方案。” NSCEB估计,若要建立可以替代药明康德的本土服务体系,美国企业可能至少需要八年时间。
推动制造创新:模块化、自动化将重塑行业格局报告强调,美国现有的生物制造设施通常只针对某类产品优化,不具备灵活的兼容性。 NSCEB建议,商务部应牵头设立“生物制药制造卓越中心”,通过公私合营方式推动新型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其中,连续制造与模块化生产被视为改变现有范式的关键技术。这些方法可实现更小型、低能耗、成本更低的制造设施,显著提升美国本土的生物制造韧性。
美方下一步:立法进入倒计时根据杰富瑞证券(Jefferies)分析师Michael Yee的解读,NSCEB此次报告的核心目的,是推动国会出台具体立法,以增强美国在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链中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Yee指出该报告认为:“当前,美国在新型药物和制造环节对中国的依赖,已构成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一旦中国切断供应,将导致严重后果。”他预计,国会或将在今年夏天引入相关法案,并有望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完成立法进程。
结语此次NSCEB发布的最终报告,无疑是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全面应对中国“挑战”的重要政策信号。对值得关注的不只是美方在政策层面的动向,更是在该领域背后的长期博弈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