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75|回复: 0
收起左侧

[申报注册] 中美澳同时递交IND申请的策略和考量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22-4-29 10: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药物研发日益全球化,用于注册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经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会(ICH)区域拓展到非ICH区域。药物全球同步研发,是一种共享全球新药研发资源的开发模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临床试验重复,缩短国家或区域间药品上市迟缓。境内申办者为融入国际市场,也越来越关注全球同步研发。
本文给大家分享中美澳IND递交的申请策略和考量,仅供参考。

中美澳IND申请对比

1.png

2.png




中国
USA
澳洲CTN
时间方面
6~7个月:Pre-IND 3~4个月 + IND审评60个工作日(3个月)
PIND:60自然日
IND:30个自然日
共3个月
伦理审批2个月,CTN备案几天
成本
与澳大利亚税后相当
花费按100%来算
税前的抵扣优惠额度可以达到28%,税后可降低60%


AUS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程序
333.png
注册方式
CTN
Clinical Trial Notification
临床试验通知
CTA
Clinical Trial Approval
临床试验批准
注册流程
申办方的治疗性药物无需TGA正式审评,但申办方需要伦理委员会(HREC)批准后通知TGA申办方将进行未经批准药物的临床试验。周期较短,一般1-3个月。
申办方需向TGA申请临床试验,TGA根据相关法规审评其治疗性药物的安全性,需要TGA正式审评和批准。一般在3个月以上。

  • 选择CTN还是CTA申请,首先取决于申办方,然后是HREC批准方案,即具体使用哪种途径由申办方和伦理委员会(HERC)共同决定;HREC的决定性因素为:是否能够获得适当的科学和技术专业知识,以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 约99%选择CTN申请,CTA一般适用于高风险或安全性信息缺少或有限的创新治疗,比如一些细胞治疗或者基因治疗产品。
  • 当医疗器械试验引入新科技、新材料或未在任何国家评估过的新治疗方式,选择CTA申请可能更合适;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风险的医疗器械也应选择CTA申请。
  • 生物制品第4类必须选择CTA,不能选择CTN申请。

Clinical Trials Notification(CTN)
CTN流程相对简单明确,仅是一个备案过程。
TGA does not review/evaluate any data relating to clinical trials at the time of submission.

在提交时TGA不审查/评价任何与临床试验相关的数据和设计。
All material relating to the proposed trial, including the trial protocol is submitted directly to the HREC for review and approval.

与拟定试验相关的所有材料(包括试验方案)均直接提交给HREC进行审查和批准。
Each additional trial site needs to be notified before commencing a trial at that site.
每增加一个site,都需要提交备案,才能在该site进行临床试验。

China IND Process Reform(中国IND制度改革)

2018.07.27--NMPA颁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调整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程序的公告》(2018年第50号)

44444444.png

Major Changes
Before
After
CTA review timeline
CTA审核时间
10month to 2 years
10个月 ~ 2年
Within 60 working days(3 months)
60个工作日内(3个月)
The acceptance to oversea clinical trial data
接受境外临床试验数据
Not accept, Chinese data is required
不接受,需要中国数据
Accept, based on ethnical sensitivity, data quality and ICH-GCP compliance
接受,基于种族敏感性,以及对数据的质量和ICH-GCP符合性的程度
China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multi-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中国参与全球多国临床试验
Not feasible
不可行
Feasible
Even for FIH trial
可行,甚至FIH试验

Key point:
改革之后,CDE从原来不太接受境外的临床试验数据,到现在,基于种族敏感性,以及对数据的质量和ICH-GCP符合性的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基于以上,使中国加入全球多中心的MRCT或者FIH的study,从原先不可能到现在成为了可能。
China: Slow and unpredictable(case by case)but more open and open中国:缓慢和不可预测(逐个案例),但越来越开放
USA: Strict and authoritative. The approval may facilitate other countries approval美国:严格的和权威的。批准后可以促进其他国家的批准
AUS: Dossier and procedure are very straightforward澳大利亚:文件和程序都很简单


多国申报下提交次序及方案变更管理
China 中国
-- New clinical trial policy in China provides foundation for China to join global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in early stage, even in First-in-Human study.
中国新的临床试验政策为中国在早期就加入全球同步开发,甚至是在First-in-Human研究阶段提供了基础。

-- CTA approval in 60 working days and in parallel with EC review.
在60个工作天内获CTA批准,并与伦理审评同步进行。

-- Oversea clinical data acceptation by CDE.
CDE对国外临床数据的接受。

-- Global MRCT in China feasible.
全球MRCT在中国可行。

-- There are some uncertainties for process and procedure, and ever-changing during practice.
流程和步骤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实践中不断变化。


Multi-countries IND submission strategy 多国IND提交策略

China中国
• Changing to be more open 变得更加开放
• Worth to explore 值得探索
US美国
• Authoritative 权威的
• Key to other countries 对其他国家至关重要
AUS澳大利亚
• Simple and fast 简单快捷
• FIH best choice FIH最佳选择
Submission sequence 递交顺序
Sequential AUS → US → China 顺序从澳大利亚 → 美国 → 中国
Old 以前
Sequential AUS + US → China 顺序从澳大利亚 + 美国 → 中国
Parallel Submission and multi-countries dose-escalation(RP2D, safety run-in)
同步提交和多国剂量递增(RP2D,安全试验)
New policy 新政策


声明:本文转载来源于公众号【注册圈】,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如若违规请版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7 2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