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都在缴纳一定收入比例的养老保险,可是,你是否知道,按照目前的缴纳金额和比例,退休后,每月可以拿到多少养老金吗?
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当今天的 90 后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中国 60岁 以上的人口将达到 4.8 亿人,届时约占整个亚洲老年人口的 40 %,站全球老年人口的 25 % ,如何支撑如此庞大人群的养老保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压力不言而喻,同时也聚焦着全社会的目光。
对于个人养老,除了所需必备配套设施的完善,“养老钱”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中国人喜欢“储蓄”,这也是对于中国老年人重要且几乎唯一的理财手段,根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50.81 %的调查对象偏好银行存款,其次是商业养老保险( 27.98 %)、银行理财( 26.27 %)、房产( 21.69 %)、基金( 15.59% )。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形成三大支柱:
1、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截至到今年9月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到 4.97 万亿元。 2、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目前参加职工的人数约 7000 万人,积累资金 3.62 万亿元。 3、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目前规模仅 4 亿元。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养老体系中,第一支柱占比过大,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仍然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党中央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由个人自愿参加的“第三支柱”写进“十四五”,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相关政策呼之欲出,也意味着个人养老时代即将到来。
尽管各方消息不断,但第三支柱政策还没有出台,也侧面反映出政策制定的复杂,虽然相关部门也在抓紧按程序推进有关政策,但政策落地见效还要有赖于市场金融机构的繁荣。 当前,养老金融市场产品单一化,同质化也非常严重,服务体系也很难满足个人养老需求,因此很难促进养老企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21 )》建议:有序扩大第三支柱投资的产品范围,将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都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
允许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发挥自身行业特点,为第三支柱提供合适的养老金融产品。
随着社会对养老金融产品的进一步释放,第三支柱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居民存款已经超过 9 万亿元,可以转化为长期养老资金的金融资产非常可观,养老金融或将成为消费蓝海。
加快推进养老三支柱建设、鼓励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创新、拓宽养老产业投融资渠道、鼓励银行开展康养产业直投,从而积极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将会成为大趋势。
养老,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如果,你现在 30 岁,月薪 6000 元,按照你自己的职业发展预测,按照目前的养老保险缴纳的金额比例,你知道,60 岁退休的时候,你能拿到多少养老金吗?欢迎留言。
2021深圳 BT (生物技术)产业领袖峰会,由蒲公英和深圳市共享之家护理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发展—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将有多位大健康领域资深专家就关于养老方面话题的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峰会报名,请关注蒲公英微信公众号官方会议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