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750|回复: 34
收起左侧

[生产运营] 隔离器使用心得分享——验证篇之-PQ—VHP灭菌及排残

  [复制链接]
药师
发表于 2021-7-13 0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斌12 于 2021-7-13 09:59 编辑

接下来说说VHP灭菌的PQ确认,这个内容在前文中其实已经有了很详细的描述了,在这里只说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

如我们用的BI,其在实验室保存的条件与在灭菌前的状态,是可能影响BI灭菌效果的因素。我想这一点,估计考虑的人不多。前文我们提到过一个VHP灭菌微冷凝的效果是最佳效果,那么如果我们的BI的温度比隔离器的温度要低的话,在BI上就更容易形成微冷凝效果,也就是更容易达到杀灭效果。所以说,我们的BI的温度最好与环境保持一致,如果BI是从较冷处拿过来的,需要在洁净区环境下先呆一会,使温度接近室温。

还是说BI,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最好戴手套,避免裸手接触,裸手接触有可能手上的油污会黏附到BI上,影响VHP对BI的穿透能力,进而导致阳性的出现。可能性也许不高,但是毕竟是存在的影响因素。

然后是BI的放置,我们在灭菌开发的时候就确定了最差点,所以放置的点依然是这些最差点,同时,还得考虑工艺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主要分布于生产平面,在前文中我们也有描述。这里,我主要是说说BI如何摆。我们试过有一个BI,直接贴合到设备表面了,结果灭菌失败了。所以说,我们摆放BI的时候,要使BI的两面都暴露在环境中。

然后是灭菌,3次循环,全部阳性,简简单单,一气呵成。好吧,前文已经提到过,事情没那么简单,3次循环中,我们在不同位点随机性的出现了阳性,总体上也就两个点,相对于总共的90几个点的3次循环,出现的很少了。然后我们怀疑是“Rogue BI”造成的影响,当然,这个不是主观臆断的,我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一切正常的情况下,进行了这样的判断。然后,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呢?其实吧,这种问题只能说大家都遇到过,前人早就总结过经验教训,只是我们不一定都知道而已。也许有些人会一直纠结于这个阳性结果,不可接受。然后回过头来说灭菌开发是怎么搞的,怎么还是不行。我们是查看了PDA TR51,这里面有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当我们怀疑是BI自身造成的影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在阳性位点放置3个(或以上)的BI进行挑战的方式。如果测试都通过,就证明位点本身没有问题,如果仍然出现有阳性结果,那这个位点很可能存在缺陷。同时,我们还要汇总历史的阳性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同一个位点,不止一次出现阳性的时候,很可能该位点就存在问题。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位点,我们就需要进行更多控制活动,比如说在VHP灭菌前,先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以降低微生物负荷,乃至使用杀孢子剂。

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做一个事,隔离器清洁后,在清洁最长的保持时间,考察隔离器内的微生物限度。毕竟微生物从10的六次方降低到0不容易,但是从100降低到0就是小case了。何况我们做过测试,清洁后第四天进行开门表面取样,结果全是<1。所以说,隔离器的无菌维持能力是真的好,灭菌失败的风险其实很低。


接下来说说VHP灭菌后,残留的VHP(<1ppm)的影响性。前文我也大致的说了一下,这个影响有两方面,一个是对环境监测的影响,一个是对产品的影响。而且我也提到过,当腔体温度上升,残留的VHP浓度也会上升的现象。根据这个现象来说,可以认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起码是我们正常生产等不及的时间内,估计这个真实的残留的浓度实际上都不会是0,当然,保持<1ppm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说,这个小于1ppm的影响性就需要确认了。对TSA取样碟的确认倒是不难,灭菌前准备好TSA,然后设置一组对照组(10皿/组),没有经过VHP的,一组经过VHP,但是没有暴露的,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这里面得排除隔离器高风速的影响,所以这个时间长不了,我们测试的时候摆2小时,结果适用性没通过,在这里也就一句话的事,实际上我们启动了偏差调查,花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测试,也查看了一些文献,才确认了这个影响),暴露一组,然后拿去做培养基适用性。经过VHP灭菌,但是不暴露测试的这一组,是为了确认VHP灭菌是否会穿透TSA的外包装对适用性造成影响。总体而言,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VHP残留<1ppm的情况下,对我们所使用的TSA的影响可以接受,不影响环测取样。

然后是残留VHP对产品的影响,这个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做过测试,但是这不妨碍我能在这方面吹吹水。我们可以考虑选择对VHP非常敏感的一些氨基酸类物质,做模拟生产的挑战试验,然后观察是否造成变性。这个方法也是我们查找一些文献的时候看到过的别人做过的可行的方法。具体用什么氨基酸,我表示我不记得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山顶洞人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7-13 10: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21-7-13 11: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兴来 这文章都可以采编,还有个上篇

点评

哈哈哈,等我全部整理完,混个稿费?  发表于 2021-7-13 1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7-13 11: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段 “然后是灭菌,3次循环,全部阳性,简简单单,一气呵成。”
此处打错字了吧 结合上下文 全部阴性 应该是

点评

好吧,不小心写错了。。  发表于 2021-7-13 11: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7-23 14: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7 07:0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6 21:3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你测量腔内残留浓度,是用设备本身的高浓度探头,还是用低浓度探头检测的。有法规要求腔内残留限度嘛,还是说只要腔内的残留限度不影响环境检测和厂品 就可以了

点评

GB27955—2020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卫生要求 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有提到: 4.6.1.2 在满足灭菌器使用说明书中使用环境通风条件的工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7 09: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21-10-26 22: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09: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斌12 于 2021-10-27 09:45 编辑
超级英雄 发表于 2021-10-26 21:38
请问你测量腔内残留浓度,是用设备本身的高浓度探头,还是用低浓度探头检测的。有法规要求腔内残留限度嘛, ...
浓度探头我们是用的隔离器里面自带的探头
GB27955—2020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卫生要求
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有提到:
4.6.1.2 在满足灭菌器使用说明书中使用环境通风条件的工作场所,过氧化氢残留量应符合8h时间
加权允许浓度(TWA)≤1.5mg/m3。

这个1.5mg/m3,换算成ppm,就是1.5mg/1.29kg(1立方米空气的质量)=1.16ppm
所以实际控制的时候要低于这个标准,一般就控制在1ppm以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1-28 10: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BI的存储条件在说明书上是有要求的,我们使用的Mesalabs的BI要求储存湿度在50%以下
使用前平衡到室温应该也是没什么异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3-4 18: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2-3-17 14: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16 09: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请教一下,做H202残留的验证时,一般怎么布点啊?只布一个点是不是有点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6 09: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我想请教一下,VHP 发生器位置在什么地方?
我以前用的VHP发生器直接通入腔室高效的下方,最近看到国内做的发生器都是安装在高效以及风机前端的。


补充内容 (2022-5-19 13:33):
抱歉我有点没理解。你说的三种方式都是在高校和风机的前面吗?   

补充一个问题:在高校前端产生,然后穿过高效 ,对高效材质要求有什么特别的?

点评

目前我所了解的有几种发生的方式:①高效上端;②先气化再传入,就是你说的高效及风机前端;③位置在高效上端,先雾化,再气化~从实际使用效果来说,第三种的浓度可能会比较容易提升上去  发表于 2022-5-16 18: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16 14: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24 08: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31 16: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6-11 21: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做一个事,隔离器清洁后,在清洁最长的保持时间,考察隔离器内的微生物限度。毕竟微生物从10的六次方降低到0不容易,但是从100降低到0就是小case了。何况我们做过测试,清洁后第四天进行开门表面取样,结果全是<1。所以说,隔离器的无菌维持能力是真的好,灭菌失败的风险其实很低。
Q:请问你们做的是VHP后的表面微生物监测,还是VHP前、隔离器清洁消毒后的表面微生物监测?

点评

生产后清洁,清洁后取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6-12 09: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09:4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舜禹 发表于 2022-06-11 21:54
“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做一个事,隔离器清洁后,在清洁最长的保持时间,考察隔离器内的微生物限度。毕竟微生物从10的六次方降低到0不容易,但是从100降低到0就是小case了。何况我们做过测试,清洁后第四天进行开门表面取样,结果全是<1。所以说,隔离器的无菌维持能力是真的好,灭菌失败的风险其实很低。”
Q:请问你们做的是VHP后的表面微生物监测,还是VHP前、隔离器清洁消毒后的表面微生物监测?

生产后清洁,清洁后取样

点评

生产前的清洁方式、消毒剂类型和生产后的清洁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的话,做过生产后的最大时长微生物考察,可以认为同样可以cover生产前的这次吧? 即生产前清洁后的最长保持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可以直接做生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22 14: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6-13 16: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斌12 发表于 2022-6-12 09:40
生产后清洁,清洁后取样

那就是主要用于评价,生产结束后隔离器内表面清洁消毒效果的了。我们也有被国外的检察官质疑是否有做相关的确认,你们的隔离器在批次切换期间空调风机都是正常开启工作的吧?我们通常的做法都是不生产期间允许关闭空调风机,然后单纯靠生产前的VHP起到生产前的无菌保障。

点评

大部分的隔离器设备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吧,批次间隔不会做无菌处理。只靠生产前的清洁,VHP,保证本批次的无菌环境。这个也是经过验证,可以被接受的吧  发表于 2022-9-22 08: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20 0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