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石头968 于 2012-9-29 22:06 编辑
上一讲地址:http://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32
【谈笑解读】验证、确认、风险评估(原创二) 中国 GMP第七章《确认与验证》第一百三十八条: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第一百三十九条: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上回书说到,“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而我个人认为“决策则风险评估,存疑则风险评估”。 现在,我真的不知道我的验证与确认的范围与程度,怎么办?风险评估啊。怎么风险评估啊?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办?风险评估呀,…… 没办法,从头说起吧!(以下还是老习惯,把验证和确认统称为验证,省得大家扔砖头)。 1、什么是验证?(这个概念有别于上一讲,不必介意) 即验证是一种有文件证据的活动,它提供了一种高度保证,能确保某一特定工艺将会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其预定质量标准与质量属性的产品。 (这个定义似乎更关注工艺验证,把设备的确认抛开了,不过设备的IQOQPQ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证能够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其预定质量标准与质量属性的产品) 2、为什么要验证? 首先是法规符合性的需要,其次是验证可以确保特定工艺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与质量属性的产品,减少无所谓的检验,缩短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方法正常运行,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3、哪些设备系统需要哪些验证与确认? 这个问题可就难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呢? 还是先列出所有厂房、设施、设备、系统的清单吧。 还有,列出所有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的清单。 现在可以使用万能工具“ 风险评估”了: 4、风险评估技术是关键公用设备系统验证方法的一部分 风险评估原则: • 风险点:哪些设备、系统或事件可能发生错误、故障或者失败? •严重性:风险点对系统、工艺或产品质量的影响的危害程度? •可能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概率有多大? •可检测性或可预见性:能够被发现或者能够根据征兆被预测的准确性? 分别打分123456 根据分值确定是关键设备还是非关键设备,或者叫做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无影响。 这个我最烦了,不谈理论,跳过! 5、什么是关键? 应根据该设备、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错误、故障、失败后,对工艺的影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的风险等级来判定。(当然要根据严重性可能性可检测性打分了,不要客气,随便打,按照第4项原则)。 设备、系统风险评估原理:按照设备或系统在使用或运行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潜在的影响程度划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无影响。 对于直接影响的设备或系统中部件的风险评估又分为关键部件和非关键部件。 对于直接影响的设备或系统中各种工艺参数控制的风险评估又分为关键工艺参数和非关键工艺参数。 对于产品的质量属性,可以分为关键质量属性和非关键质量属性。 直接影响:对生产工艺过程或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对生产工艺过程或产品质量无直接影响,但支持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 无影响:设备、系统与cGMP 活动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符合其关键质量属性。 关键质量属性:一系列测量产品固有的性状,其描述了产品使用的可接受性。 5、厂房、设施、设备、系统关键性评估 第一步是列出所有的厂房、设施、设备、系统,并根据风险评估与关键性要素确定系统的重要程度(即关键性)。 这个可不是随便确定的,可以通过对产品所造成的风险的评估来实现。 最后确定设备、系统的关键性,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还是无影响。 方法见第4项。 6、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的范围与程度 对于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设备/系统风险需要根据“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可预测可控制程度、设备本身技术复杂程度、可预防性维护与可维修程度”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风险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DQ/IQ/OQ/PQ 确认,以及确认的深度和广度。 从四个方面评分,计算出综合风险值。结果如下: 一、对于标准设备不需要进行DQ 确认。 二、 对于非标设备,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需要执行DQ 确认,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可不进行DQ 确认,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需进行DQ 确认。 三、根据综合风险分析综合分值,对于得分很低的小的、不太复杂的设备或系统确认,可以是只做IQ/OQ ,或IQ/OQ/PQ一起做。反正是自由组合,不单独做。 四、对于得分高的直接影响设备、系统,要做/IQ/OQ/PQ,而且分开单独做。 五、对于得分不太高的间接影响的设备、系统,可以分别作IQ/OQ,分开单独做,不做PQ,以工艺验证代替PQ确认。 六、对于不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和系统不需要进行IQ/OQ/PQ 确认。 7、部件关键性影响评估(插播一点儿:关键部件验证时要特别注意) 部件关键性影响评估实行的目的在于估计直接影响系统中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 响。部件分为关键和非关键两类。 具体步骤参考第6项。 (以下是摘录的一段内容,不想看的可以略过,但是这是精华噢!) 可以通过以下一系列的问题确定,继续细化分析,以确认公共设施是否:不需要调试、只需要调试或需要调试与确认。 一个例子可以用来确定系统是否需要调试,和/ 或,确认,如下所示: 该公共设施是否支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 M P )活动?若“ 否” 有可能没有必要调试该系统,但如果“ 是” 则需要澄清接下来的问题。 公共设施是否直接接触或与内包装接触?如“ 是” 那么系统必须进行调试与确认。如果“ 否”它需要澄清接下来的问题。 公共设施是否直接用于产品所暴露的周围环境?如果“ 是” 那么这个系统必须经过调试与确认。如果“ 否” 它需要澄清接下来的问题。 该公共设施是否用于最后的清洗步骤(设备直接与产品或内包装构件相接触)?如果“ 是”,那么该系统必须经过调试与确认。如果“ 否” 它需要澄清接下来的问题。 该公共设施是否用于无菌或卫生过程? 如果“ 是” ,那么该系统必须经过调试与确认。如果“ 否”它需要澄清接下来的问题。 公共设施的操作与控制是否对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C Q A )或产品系统的关键工艺参数(CPP) 有直接影响?如果“ 是” ,那么该系统必须经过调试与确认。 如果“ 否” 该系统仅仅需要进行调试。 这一番“是是否否”的游戏做完,你是不是就知道这个设备或系统该调试、该确认、该调试+确认了? 这样,是不是验证的范围与程度就出来了。 第二步:制定一个必须完成的验证与确认计划。 第三步:对单个的公共设施进行实际的调试、确认或验证。 其实看到第6项就可以了,后面补充了一大堆,反而写的很乱,大家慢慢消化吧。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本论坛双节不放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