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火舞精灵 于 2020-6-17 11:37 编辑
如何正确看待新冠状病毒肺炎 今天中午休息时刷抖音,看到北京的很多医务工作人员在烈日下穿着无菌防护服工作,衣服湿透是工作常态,甚至有工作人员中暑。这不仅让我想起以前的工作状态:无菌检测时,在洁净区环境温度18~26℃,湿度45%RH~65%RH下,工作4个小时会严重脱水。可以想象北京这些医务工作者付出了多大的牺牲,于心不忍,于是想从我个人的工作经历以及阅历来分享一些我对新冠状病毒的认知,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借鉴。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新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来源于百度健康医典,可搜索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月22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新冠状病毒肺炎也是肺炎,具备肺炎的特征,肺炎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中常用药物包括止咳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疾病治疗药物中都或多或少的含有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中国作为抗生素消费大国,人均摄入量曾一度严重超出国际人均摄入量,人体亚健康状态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隐患,国家高度重视,并从政策层面出台了一些措施:包括 2016年07月26日,农业部公告第2428号,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组织开展对硫酸粘菌素安全性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决定停止硫酸粘菌素用于动物促生长。并于2016年11月1日开始禁用硫酸粘菌素,这意味着动物饲料中的抗生素得到遏制。 2018年05月10日,卫建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解读为两层意思:一是适用于新生耐药菌抗生素的研发不足;二是抗生素的使用需要遏制和警惕。 2019年7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194号)》公告,标志着全面禁止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其实也是一种生命体,具备动物的特征和免疫系统,抗生素药物断层式的遏制必然会带来一些疾病的反弹,甚至变异。举个例子:农村种棉花的可能知道,棉铃虫1代、2代、3代、4代......等的产生,直到没有药物可用,然后下田抓棉铃虫。为什么?因为棉铃虫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自然产生一些抗体,人体也是同样道理,所以说新冠状肺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要理性看待,不必过于恐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如何注意细节呢?其实很简单,尤其是有洁癖的人,可能和这病就不会有瓜葛。
饭后漱口,便后洗手,这是常识; 补充维生素。当今的时代是快速发展的时代,无论工业和农业都在趋向于产业化,这种产业化也必然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国外很多人注重维生素补充的原因,时令水果菜蔬一定要保证摄入量,这是补充维生素的主要途径; 定期体检。正常人一般每年一次即可,如果身体有一些疾病,可根据医嘱增加检验频次。另外体温枪、血压计、血糖仪等都是不错的医疗器械,可以家庭常备。无论家人或自己身体一旦不舒服,就测个体温,量个血压,病向浅中医,养成习惯你会发现生活的美好; 多饮水,增加代谢循环; 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加强锻炼,这就不多说了; 家庭常备基本药物,尤其是板蓝根,对于一些初期的发烧感冒之类的具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做个大胆预测:新冠状病毒的药物可能还是要从抗生素上面做文章。 仅以此文献给奋斗在新冠病毒一线的人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向你们致敬!!! 2020年06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