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44|回复: 3
收起左侧

[医生与用药] 疗效不明----辅助用药神经节苷脂被起底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9-8-23 0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疗效不明 存在滥用 虚假宣传
辅助用药神经节苷脂被起底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系统以7月1日~8月15日为监测时段,对官方主流媒体、全国性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监测发现,“起底神经节苷脂”相关话题受到舆论较多关注,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事件概述

    7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将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奥拉西坦等在内的20种化药及生物制品纳入监管名单。神经节苷脂的有效性受到关注。

    8月11日,媒体曝光石家庄刘女士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手术后罹患吉兰-巴雷综合征,其患病原因或与一种名为“神经节苷脂”(全称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的药物有关,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舆情走势和关键节点

    7月1日~8月15日,舆情呈“波浪式”发展。关键节点一: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公布,神经节苷脂在列,引发对该药有效性的质疑

    7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将神经节苷脂在内的20种化药及生物制品纳入监控名单。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北青网等新闻网站,《中国医药报》《新京报》等平面媒体,“健康时报”“冀连梅药师”

    等微信公众号以及一些微博账号均发布相关信息。

    此阶段,媒体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关注神经节苷脂被列入监控名单首位。如《齐鲁晚报》发表《国家出手!一年销售近百亿的这种“神药”将被严控》称,首批目录里包括20种药物,其中绝大多数是神经保护制剂。首当其冲的当属“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剂”。这种药物并不被大众所熟知,甚至一度被当成“救命药”。其实,神经节苷脂也仅仅是既无有效证据证明其疗效,也无有效证据证明其安全的“辅助用药”,但价格却不便宜。

    二是认为神经节苷脂存在滥用并质疑其有效性。如《中国经营报》刊发《监控“神药”:饱受质疑的神经节苷脂被限》称,神经节苷脂这样一款“神药”的原研药早已被中国禁止进口、销售和使用,国内厂家生产的仿制药也曾被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文要求修订说明书。同时,其笼统的适应证描述也受到众多医生、药师的质疑。

    三是关注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发布后的影响。如《新京报》《羊城晚报》分别刊发《20种药品被重点监控“神药”“万能药”清退加速》《“万能药”“神药”进一步边缘化》。

    网民普遍支持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希望政策尽快落地。

    关键节点二:媒体曝光患者注射“神经节苷脂”后瘫痪,再次引发舆论对该药安全性的质疑

    8月11日晚,南方都市报APP发布《注射“神经节苷脂”后变瘫痪,70余名患者揭开“神药”冰山一角》称,石家庄刘女士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手术后罹患吉兰-巴雷综合征,其患病原因或与“神经节苷脂”的药物有关。刘女士丈夫加入了一个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病友群,其中有超过70名患者也自称是在使用这类药物后瘫痪。目前我国有吉林步长制药、齐鲁制药、吉林四环制药等多家药企生产此类药物。该文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12个小时内,阅读量超200万。

    8月12日,南方都市报APP再次刊发《起底神药神经节苷脂:疗效与安全存争议,医生提醒用药须极其谨慎》,继续对其疗效、不良反应、进口原研药曾被禁用等争议问题进行梳理,同时提到中国医生曾多次提醒用此药须“极其谨慎”,如已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匡培根就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14000例使用神经节苷脂类治疗的患者中,至少20例出现神经系统疾病,如侧索硬化症或吉兰-巴雷综合征。

    奥一网、搜狐网等新闻网站,“南方都市报” “医殇”等微信公众号,@南方都市报、@医安咨询等微博账号发布相关信息。网民纷纷谴责制药企业,质疑神经节苷脂相关药品的安全性,也有部分网民认为南方都市报曝光此事,目的不纯。

    关键节点三:媒体关注神经节苷脂生产企业、受害者维权以及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舆情逐渐走低

    8月12日后,媒体继续起底神经节苷脂,探访注射“神药”后瘫痪患者家庭、关注其后续维权等。

    媒体关注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关注神经节苷脂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如《投资快报》刊发《疑似注射“神药”后变瘫痪  步长制药等中药上市企业均有生产》称,多家中药上市公司均涉及神经节苷脂相关药品的生产。记者查阅步长制药(603858)公告,其专利产品中的“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成分与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有关。

    二是探访瘫痪患者家庭,关注后续维权、赔偿问题。如奥一网发布《探访注射“神药”后瘫痪患者家庭  坚持诉讼只求公平正义》称,瘫痪患者家属表示自己只有三个愿望——希望家人病情好转、希望不安全药物被禁用、希望为同样的受害者家庭寻求公平正义。《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安全、疗效再受拷问》称,关于赔偿问题,步长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步长制药神经节苷脂药物说明书已经修改,并作出了相关提示,对于对患者赔偿问题,目前公司还没有相关信息。

    三是披露神经节苷脂被用于保健食品。如奥一网发表《神经节苷脂伪保健品调查:有药厂参与生产,讲课销售一场卖20万》称,市场上还存在多种将添加神经节苷脂的食品冒充“保健食品”甚至“药品”销售的现象。如“瑙源”“赛隆瑙乐”等产品在电商平台大肆宣传治疗效果,甚至在多家在线药房和医院售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保健食品数据库显示,含有神经节苷脂的保健食品只有上海脑力键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脑力键”神经节苷脂口服液和胶囊。不过,这家公司同样存在虚假宣传问题,早在十年前,“脑力键”就曾因宣称具备“修复神经,促进神经再生”等功效被有关部门查处。

    四是呼吁治理辅助药滥用。如《南方都市报》刊发《争议“神药”销量惊人,治理辅助药滥用是当务之急》称,当前,辅助药品滥用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不仅增加了吃回扣等现象死灰复燃的可能,也容易在药品购销新制度下形成新的潜规则。在当前的医改形势下,治理辅助药滥用现象已显得颇为紧迫,这既是出于维护患者利益和医保基金安全的目的,也是为了守护好当前医药体制改革的成果。

    网民评论仍以谴责制药企业,质疑相关药品的安全性为主。

    舆情点评

    神经节苷脂被起底,舆情风险较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件故事性较强,媒体报道神经节苷脂是诱发患者瘫痪的主因。虽然事实真相暂不可知,但是弱势群体的抗争会激发社会共情,预计会推动事件继续发酵、炒作。二是相关药品生产企业涉及吉林步长制药、齐鲁制药、吉林四环制药、吉林英联生物制药、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等多家药企,背后很可能引发资本市场震动。   

    目前,尽管舆情热度逐步降低,但是舆论期待值依然很高,神经节苷脂相关药品的疗效与安全性争议仍是舆论焦点,患者的赔偿问题也会引发热议。        (金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9-8-23 09: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9-8-23 12: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假宣传,应该查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神
发表于 2022-12-29 21: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7 21:1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