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49|回复: 5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如果要担心「普洱茶致癌」,那大概只能绝食了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7-9-7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U38bPF20ArXNzZiK#rd


普洱茶是不是会致癌的问题,其实出现好几年了。之前我们整理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几条核心事实和信息,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1.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需要有「黄曲霉菌」和「适宜条件」这两个要素,普洱茶的生产过程在这两点上并不利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也就是说,普洱茶行业「证明」普洱茶生产过程中不产生黄曲霉毒素,并不意味着造假。

2. 的确有普洱茶(其实最近还有红茶)被检出黄曲霉毒素。最著名的是 2010 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对广州某市场 70 份湿仓普洱的检测结果,不仅检出,还有 8 份样品超过了 5ppb(1ppb 为十亿分之一,即微克/公斤)。

此后,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检测,也在一些普洱茶中检出了黄曲霉毒素。也就是说,普洱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并不罕见,最近还有红茶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报道。而其他茶类,是「没有检测过」还是「没有检测出」,目前尚不清楚。

3. 前面的第 1 条和第 2 条并不矛盾。普洱茶产业证明的是「普洱茶生产过程中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而除了「生产过程」,还有原料和后续的仓储都可能引入(不一定是产生)黄曲霉毒素。比如广州疾控中心检测的 70 份样品都是「湿仓普洱」。所谓「湿仓」,其实是故意把茶叶放在温暖湿润的仓库里储藏使之更快地发生「后发酵」。本质上,类似于收藏品中的「做旧」处理。

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存在着茶叶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还可能在仓库中本来就存在着黄曲霉以及毒素,储存过程中污染了产品。此外,气候、种植状况等原因可能使原料带有黄曲霉毒素(在玉米中较为常见),在茶中是否有类似情况,目前没有报道。

4. 从「检出黄曲霉毒素」演绎出「喝普洱茶致癌」,是典型的脱离剂量谈毒性的流氓行为。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浓度很低,不可能让人急性中毒。它最主要的危害,是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的风险。

在各种黄曲霉毒素的类型中,B1 的致癌性是最强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科学家们总结出黄曲霉毒素 B1 的摄入量与肝癌风险的关系:每公斤体重每天吃 1 纳克黄曲霉毒素 B1,每一千万非乙肝患者中每年大致增加一例肝癌;而对于乙肝患者,则是每一百万人中每年增加三例。美国规定除奶制品之外所有食物中的黄曲霉总量不超过 20ppb(相对来说,中国的标准还要严格一些,见后面第 6 条)。

如果每天吃半公斤花生、大米、玉米、大豆以及各种坚果,而其中的黄曲霉毒素 B1 含量达到上限 20ppb,其总量就是 10 微克。以成年人体重 60 公斤计,其每公斤体重的摄入量约为 170 纳克。对于非乙肝病人,相当于每年得肝癌的可能性增加了 6 万分之一;对于乙肝病人,相当于每年增加了 2 千分之一」。

5. 接第 4 条的讨论。目前监测到的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大多数都在 5ppb 以下,只有少数超过这个量。我们按 10ppb 来计算,一般人每天喝的茶叶是几克,我们按 10 克来算,那么其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总量是 0.1 微克。而且,粮油中的黄曲霉毒素被直接吃进了体内,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并不容易溶解到茶水中,实际上喝到体内的量还要低于茶叶中的含量。即便假定它全被被泡到茶水中,0.1 微克含量也只相当于上面计算出的从粮食中摄入的总量的 1%。也就是说,如果你担心喝普洱茶会致癌,那么吃饭导致的致癌风险比它要高 100 倍!

6. 实际上,黄曲霉毒素在农产品中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把「不含有黄曲霉毒素」作为粮油的安全标准。现行的中国标准是:花生和玉米以及它们的制品,限量为 20ppb;大米及其制品,限量是 10ppb;小麦、大豆、坚果及其制品,限量标准是 5ppb。这个标准,在国际上也并不算低了。

7. 国家标准没有制定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限量,并不是「立法缺失」,而是经过风险评估,综合考虑茶叶中「可能出现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和「消费者每天的茶叶消耗量」,认为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不会危害公众健康,所以「没有必要制定标准」。

简而言之,普洱茶甚至其他茶叶中,因为原料、仓储等环节的存在,确实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但是,其含量较低,还不如各种粮油中的可能含量高。

基于其「可能含量」和「日常食用量」,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完全不值得担心。

「致癌」是个天生具有「吸引要求」能力的关键词。炒作「普洱茶致癌」,是「脱离剂量谈毒性」的典型。如果普洱茶的「致癌风险」需要担心的话,那么「致癌风险」比它高得多的粮油、猪牛羊肉、太阳光,该怎么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8 09: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良还是无知,媒体须自省


论坛帖子任意门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fromuid=295574
蒲公英APP抽奖签到,随时随地2倍积分!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fromuid=2955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8 09: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在一些普洱茶中检出了黄曲霉毒素。也就是说,普洱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并不罕见,最近还有红茶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报道。而其他茶类,是「没有检测过」还是「没有检测出」,目前尚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8 13: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分析的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1 18: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网上的水军规模太大了,深不可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1 18: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的是,家里的长辈竟然相信了其中的好多事情,解释不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5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