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192|回复: 11
收起左侧

[中西医与临床] 【大讨论】为什么现代医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6-1-22 11: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祖辈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疾病防治经验,医家辈出。但为什么现代医学不是再中国诞生呢?



1. 从老子、到战国邹衍之阴阳气化学说,到《淮南子》《吕氏春秋》中将阴阳五行和四时变化、水土农事相结合,再到董仲舒《春秋繁露》,至此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极其形而上学的宇宙论观点。而《黄帝内经》即出自这段时间,其将阴阳五行的变化印证到五脏六腑、气血津液、五体当中,这套理论便成为了日后中医病理学的根基,历两千年,时至今日鲜有改变。其间,虽有张仲景、王叔和伤寒杂病、四诊八纲之论,孙思邈脏腑辨证之学,但对于病理学一道,推演居多,改错居少。过多地被这种庞杂而艰涩的、形而上的病理学理论束缚,对更广阔的病理学的发现、发生和发展是不利的。2. 西方学术的逻辑性更强,注重演绎推理,自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到中世纪完结无有出其右者。时至弗朗西斯培根、伽利略之时,更是有注重实验的归纳方法。而在没有实验、不重证据的情形下,中医学虽然大家大师层出不穷,但每个中医学家往往扬弃前人的观点,并自己建立一套新的体系。每代中医学家往往关注同种问题,而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发现和研究新问题。而在循证医学中,前人通过严谨实验验证了的理论,后人便可以在其基础之上发展新理论,而不用重新思考其中的是非对错。当被证实的定理越来越多,那么新理论和新发现的产生就会越来越快。3. 试看医学之发展,古希腊与秦汉的医学各有千秋,或许中医略有不如。但到了中世纪,具有完备理论体系的中医学说,比之充满了宗教迷信的中古欧洲医学,是要好一些的。然而自文艺复兴以降,有培根氏之实验方法,基础科学不断发展,解剖学的不断进步,西医也在不断前行之中。虽然18世纪时,西欧的海员们仍然使用无用且有害的放血疗法治疗坏血病(缺维C),在此时的中西医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但之后,随着基础科学井喷式的发展,解剖学的一个又一个发现,到了鸦片战争后国人开始面对世界的时候,已经发现中医落后西医非常非常大的一截,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4. 中国人忽视解剖,解剖学的发展在中国十分缓慢。时至乾嘉道时的王清任,解剖尸体,绘《亲见改正脏腑图》,作《医林改错》,其中的解剖已然落后甚多且有诸多错处。而在西方,每个解剖学的发现往往带来医学的大发展。前3世纪时,亚历山大的Herophilus就通过解剖一窥大脑的神经及卵巢和输卵管等女性生殖结构。到了13世纪,尸体解剖在西欧已然很常见。尸体解剖在14世纪末被搬上讲堂。16世纪中叶,Vasalius将解剖学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他在1543年拼接成了第一幅骷髅骨架。同时代的Hieronymus Fabricus发现血液的流动是单向的,而William Harvey据此提出了血液循环学说的雏形。当下,凭借着高科技仪器的发明,人类可以检测各种大分子、元素、电流在人体中的变化状况。中国不重视解剖学,有儒家伦理上的制约,也有学说本身重神不重形,重体不重用的原因。综上,过于形上的病理模型、学术生命中对逻辑和实验的缺失、解剖学的忽略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医一如儒学、民俗等传统文化一样,在西方文明的进逼下,努力地寻求自身的价值。在这样的现代化进程中,是注定充斥了批判、彷徨和舍弃的。但我想,国人唯有不妄自菲薄、抱着敬诚的心态去面对它们,方能将古人的艺术和学术传统显扬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命题很大,实际上跟李约瑟的“现代科学为什么没诞生在中国”一样,真要分条缕析地回答起来,可以写出一本厚厚的大部头了,扉页印上本人1寸黑白免冠照,在国家图书馆的玻璃柜里陈列着。

其实没必要长篇大论,我就简单谈一谈,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大家公认的现代科学的发端,是天文学的革命,代表性的就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而作为现代科学的分支——现代医学,它也同样有发端,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解剖学、生理学的复兴。意大利的达芬奇(1452-1519)将液体蜡注入体腔、做出连续切片、从而画出细致入微的解剖图谱,到日耳曼人维萨里(1514-1564)真正奠基了现代解剖学、推翻教会支持下独占上千年的“四体液学说”,再到英国人哈维(1578-1657)发现血液循环、开创了现代生理学,这一些系列的进步,犹如原子核碰撞的级联反应,一旦产生就不可停止,产生越来越巨大的能量,直到把陈旧、错误的传统医学轰入历史的垃圾堆。

可见,解剖学的革新,对于现代医学产生非常重要。

用一位中医的话来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可是有这样真知灼见的中医,真是寥如晨星。这颗晨星,就是王清任(1768-1831)。他对人体解剖结构开创性的研究,使得中医也有独立发展成现代医学的可能。

人体解剖在古代中国也是一个禁忌,不过这个禁忌没有西方那么大,别人动不动就要被判为异端、上火刑架的,而在中国则没有这种生命威胁。更多的禁忌是中医理论过于强大,过于陈旧,错误实在太多,真有人一板一眼地计较起来,那中医理论早就被推翻了。

中医最怕什么?怕的是以四大经典为基础的中医理论被推翻。如中医理论推翻,中医就不存在了。四大经典分别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中医眼里四大经典不可置疑、不可推翻。因此中医的历史观很奇葩:在遥远的古代,四大经典出现齐备那一刻起,中医理论的大厦就盖好了,一砖一瓦都动不得。在中医眼里,人类是在不断退化,老祖宗的东西就是好的,今人比不过古人。

因此,在中国古代要推翻、哪怕就是稍微质疑下四大经典,都需要很大的胆识。王清任就是这样有胆识的人,可能跟他出身于武秀才有关,没有儒生们那种之乎者也的条条框框。他不避恶臭、肮脏,到乱葬岗寻找饿死的孩童、到行刑场翻动死囚的尸体,通过观察、剖视,对中医理论里漏洞百出的人体解剖知识进行修补。他没有因为是老祖宗说的,就动不得、改不得。比如,他发现尿不是粪便的渗出物,证明《黄帝内经》描述的尿液产生机制是完全错误的。他还质疑《黄帝内经》的“心主神明”,认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这里要说的是,作为一个中医,王清任的观点是很先进的,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上,王清任的认识早已经落后。比如发现大脑是思考器官、而心脏不是,古罗马医生盖伦(129-200年)早在1600年前就认为大脑是主管感知、感觉、运动的器官。

不管怎样,这两个大耳刮子足可以扇翻伪书《黄帝内经》的立论基础。就像当年小心谨慎的哥白尼,在他生命最后几年才敢发表《天体运行论》,王清任也同样担心自己的发现,会引起中医界的反弹,于是直到他去世前一年(1830年),才将那本汇聚他一生心血的《医林改错》出版发行。

不出所料,那些把《黄帝内经》奉为皋圭的中医们的确坐不住了,他们这样嘲讽王清任:“教人于胔骼堆中、杀人场上学医道......便可驾圣贤而上。”“医林改错,越改越错!”无一字不错的伪书《黄帝内经》真成不能质疑的“圣贤”书了!

说实话,限于时代的局限,王清任的错误也是很多的。比如,他的确对尸体解剖发生兴趣,却没对动物进行活体解剖。古罗马医生盖伦解剖活狗时,发现动脉流淌着鲜血,而非空气。一旦动物死亡,动脉血就迅速排空了,这给人造成动脉是输送空气的错觉。王清任仍然认为动脉是“行气”的。可能原因是,如果王清任真去解剖动物,并将动物解剖知识运用到人身上,中医们又会嘲讽说: “将人比于禽兽,可笑可叹!”

梁启超先生这样评价王清任:“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者!”可惜,王清任引发的解剖学变革,对中医的发展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也没有出现西方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过渡那样的“级联反应”。传统、腐朽的中医理论,尊古、守旧的学术风气,是扼杀这一变革的主要原因。

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在现在,还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扼杀仍然在不断的上演。 秉持唯物史观的执政党,居然支持这种完全与之相左的历史观,实在令人汗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回答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起源于中国。
1.受中国儒学,道家学说影响,中国人缺乏逻辑推理能力和探究事物根本的动力。
2.宋之后,知识份子只学习当官,做人的技巧,生存学、厚黑学造诣颇深,而这些与生产生活脱离,不愿意花精力到技艺改良上,认为掌握技艺是低贱。
3.重农抑商,社会结构农垦经济为主,自给自足,没有发展的需求。
4.政治专制,包括在今天,学术的发展方向依然为政府主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四大经典不是不可以推翻,关键是:
1、你有没有看懂?就像余云岫先生那样还没看懂就来推翻岂不是让大多数人不服。
2、你会不会用经典中的医理和医术?就像余云岫那样还不会使用经典中的医理和医术就开始批判岂不是外行管理内行?
3、你有没有重复古人的医学实验?如果连古人的医学实验方法都没看出来,只是批一批古代哲学或玄学那就太没有水平了。
当你看懂了经典就知道经典中的正与误:当你使用了经典你才知道有效的和没效的方剂和医理;当你重复了古人的医学实验你才能找出古人经典的来源。有不足可以补充,有错误可以批判,有漏简可以填补,有笔误可以训诂。如果你能够用现代技术手段高水平的重复古人的实验,那么古人的经典就再也不是经典而是现代医学的一部分了。
另外我觉得现代医学之所以没有诞生在中国这个提法不太合适,因为现代医学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成就是中国人在中国做出来的。现代医学是全球医学家(包括中国的医学家)努力的结果这是不争的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说理,您将您的学术造诣,您自己的专业知识写出来,或是您的临床病例拿出来好好大家讨论下这是好事情,还有就是您认为中医不好的地方,哪里不好,那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您对这些具体问题又是怎么看的,这是讨论,比如中医对具体的疾病如感冒,中医有诊断的标准,有治疗方法,您可以提出您认为不对的地方,如诊断思路不对,病因不清,诊断不明,用药不合理,这样子才能显示您的反对的诚意,而不是我看谁不顺眼,谁都是错的,没有正确的,那不是西医所为,还有就是我们学医的目的是什么,是帮助人减轻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西医有西医的优缺,西方的思维模式也有其弊端,如若整个大街都是您这样子的人,那社会还发展吗?这也不符合哲学的思维。我们都是小医生,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医疗能力,尽可能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如若您是搞研究的,那就将您的研究成果拿出来造福百姓,而不是整天的愤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请各位蒲友继续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2 11: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问自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2 11: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言两语说不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2 12: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发明了火药的我们没有发明出长枪大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2 12: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是有“现代”两个字的,有哪样诞生在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2 12: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在中国诞生的多了去了,不用纠结啊
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取其精华、扬长避短。
就怕都觉得外国的月亮圆,直接抛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2 13: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如何看待现代的定义了,如果把出现在西方的东西叫做现代,自然不会出现在东方。东方有历史传承,所以就习惯在传统中发展,西方可以武断的认为没有历史(注意是武断啊。不是真没有历史!)所以他们做的一切都是新的。这个道理就像金庸的武侠,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忘掉以前学过的招式,信手挥来就是最佳的防守和攻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2 13: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规范过于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2 14: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可能现代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差别太大是其一,其二是当时的历史环境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2 14: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源就在于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太讲究家庭的力量,讲究国家的力量,正所谓家国天下。而这个"家",造成我们的祖先崇拜特别强大,强大到“祖宗之法不可变”,即便这个过程中有三五人想打破传统,也是不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2 14: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腊也有四大元素说:土、水、气、火,也有四种体液说,印度是地、水、火、风,放在世界范围看,中医的阴阳五行也没什么特别的,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天人合一也不是俺们一家有。你怪儒家拖后腿,西方的天主教还玩人肉烧烤呢。
西方工业革命后,中国不是一点两点落后,是全面落后,没什么好比的。埃及历史比俺们长一倍,也没见发明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6-1-23 16: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内置思想理论是儒家体系,而西方遵循的是圣经,所以指导思想不同,其结果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