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353|回复: 2
收起左侧

[中西医与临床] 移动医疗的最终归宿将是互联网医院?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12-26 09: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尤其是各互联网大佬的频道“抢镜”。其中一个不太为人知的细节是,习大大在“互联网之光”的博览会上在微医集团的展台前驻足长达6分钟之久,而最大的特点就是微医集团携手桐乡市政府打造的乌镇互联网医院。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笔者探讨了乌镇互联网医院被复制的可能性,也和读者进行了交流,其中普遍性的问题是,互联网医院是否会取代实体医院,不过就乌镇互联网医院产生的背景来看,互联网医院或成为移动医疗落地的可行方案之一。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势必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在线问诊。移动医疗的存在形式很多,有在线问诊、医生社区、上门送药等等,但从目前患者的角度来看,最接地气的还是在线问诊,只不过用户习惯尚未养成,很多网络医院并未赢得患者的青睐。

    事实上已经有多家知名移动医疗公司涉足在线问诊,比如说呼声最高的春雨医生、用户活跃度不错的快速问医生,以及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开创者微医集团。

    春雨医生和快速问医生的模式较为相似,都是通过手机APP提供患者和医生在线交流的平台,在慢性病管理和生理疾病方面,从用户活跃度到医生资源都小有成就。但短板也十分明显,比如说春雨医生接连开设线下诊所,算是对用户就诊习惯的妥协,快速问医生在分诊方面仍力不从心。相比来看,微医集团的模式似乎更具有前瞻性。

    一是借助挂号网积累了海量的用户资源。从官方公布的数字来看,挂号网已经接入1900多家重点医院,其中三甲医院的覆盖超过70%,截止到目前,挂号网的日均服务量超过70w,日均挂号量超过20w。诚然,挂号作为就诊流程的第一步,再结合线下挂号拥挤排队的现状,在线挂号抓住了用户的痛点。不久前,百度宣布进军互联网挂号市场,挂号对积累用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是对医生资源的重视。没有医生,在线问诊便无从谈起,这也是很多家移动医疗企业都在争夺医生资源的原因所在。微医集团把目光瞄向了专家团队,目前已有近5000组专家团队加入,相关疾病方向业已超过1200个。这样做的好处是,专家团队本身就很庞大,比如说一个三甲医院的医生,可以带领几十个乙级甚至基层医生,间接完成了医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另一方面来看,在线问诊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分诊,在线问诊平台的高低上下也在于此。微医的自助分诊系统连接了超过4000家二级以上的医院,这一点着实走在了竞争对手的前面。

    在这两个基础上进行在线问诊的好处就是,在线医生足够多,避免了用户的等待时间。除此之外,微医集团还推出了在线医生实时回应的功能,每天有超过30w次在线沟通,20w次电话沟通在微医发生。

    互联网医院的本质仍是通过互联网解决就医难题,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发力在线问诊,毕竟不管是互联网医院还是当前的网络医院,在线问诊都是最直接的入口。

    其次,如何打通线下医院。虽然医生多点执业和分级诊疗被吵的沸沸扬扬,公立医院的院长们却从未发表过任何支持言论。互联网医院不同于网络医院,前者涉及分诊和手术治疗,而后者仅仅借用了互联网的概念。

    整体来看,上海和广州的一些医院正在尝试互联网化,以实现分级诊疗和远程医疗。但对移动医疗来说,这条路并不难么好走。很多移动医疗企业都在尝试通线下医院,可犹豫政策限制,进程十分缓慢。记得和一家移动医疗公司的CEO聊天时,对方直言好像给当地的卫生局局长洗洗脑。或许有人会问,乌镇互联网医院的主体不就是桐乡三院吗?

    关于这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微医集团在挂号方面和很多医院建立了联系,并在分级诊疗上得到一些医院的认可,可乌镇互联网医院挂牌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则桐乡市政府给予了很大的特权,比如乌镇互联网医院允许医生以多点执业或自由执业的方式注册,并在桐乡市卫计委进行注册备案。另外,在线处方、在线医保支付等功能的实现也和政策绿灯不无关系。另一点是,今年7月,微医集团与桐乡三院签订共建互联网医院的合约,后者从公立医院脱身,并获得了自主定价权。同样,这一举措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从另一方面来说,接连融资的微医集团也不差钱,但对更多的移动医疗创业者却是可望不可即的。

    一个积极的信号是,乌镇互联网医院正在申请医疗服务资质,如果能够成功无疑是移动医疗的一针强心剂。不过短期内移动医疗还不可能独立于传统医院之外,院长们的不配合将成为互联网医院发展的瓶颈。

    最后聊一聊互联网医院的技术难题。很多移动医疗项目的优势在于模式而非技术,造成这一点的原因很多,资金、人才、政策限制等等,甚至有些CEO自己都不看好移动医疗的未来,想着分一杯羹而已。

    对于具体的技术实现,在此不做探究,而互联网医院的实现不得不解决几个根本性技术问题。

    1,分诊。以乌镇互联网医院为例,目前有两种就诊模式,包括立即就诊和预约就诊,但都需要患者描述病情在分配给各科的医生,虽然微医集团有1.5万人的专业分诊团队,日均对症预约量超过两万。可互联网医院是直接承担医疗责任的,为此乌镇互联网医院还主要面向有过病史的患者,前期的门诊诊断和检查均在各个医疗机构完成。可以看出互联网医院对分诊精确性的严格要求。

    2,远程诊疗。英国社区医院制度得意实行的原因之一是社区医院已经具备各种身体检查的能力。互联网医院让患者足不出户造成诊疗,这就是目前只针对有过往病史患者的另一个原因。如果互联网医院要实现独立不得不解决这个技术难题,既要搭建医生和患者在线沟通的平台,还要解决患者的基础检查问题,或许和智能硬件、医疗器械等厂商进行合作是必然之举。

    当然,互联网医院面临的技术考验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笔者想要表达的是,移动医疗玩家需要在早期造成精确分诊和前期诊断的问题,并提高移动医疗的效率和便捷性。一味地利用概念红利吸引投资者,终将不是一条可行之路。

    从2013年开始移动医疗吸引了大批创业者的加入,可这个美好未来却是建立在医疗改革上的。政府主导的医改并不乐观,也就注定了移动医疗应当成为医改的推动者而非单纯的受益者。在这个前提下,互联网医院当是一个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2-26 23: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2-26 2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医院并不遥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8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