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60|回复: 2
收起左侧

[其他] 养生讲科学:合理的膳食有意于滋阴防燥修身养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7 15: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转眼间已经入秋了,秋天给人的感觉是天气凉爽,果实累累,一片喜悦的丰收景象。其实初秋也有空气干燥、温差较大的特点,易引起身体上的较多不适。那么,在秋季应该如何养生呢?  合理膳食 滋阴防燥
          滕秀英说,漫长的炎热夏季之后,阴液内亏,加上天干物燥,容易伤及肺阴,这时滋阴润肺就显得尤为重要,平时应注意适量饮水,以少量多次饮水为佳,使口、鼻、咽喉、肺脏等各脏腑**得以充分濡养。饮食方面以清淡、水分丰富的食物为主,少食煎炸、辛辣之品。蔬菜中当选大白菜、菠菜、白萝卜、冬瓜、黄瓜,以甘润养阴,肉类可选青鱼、鸭肉、兔肉等,宜配合秋梨、百合、银耳、糯米、莲藕、芝麻等清补之品。又因五行中肺属金、肝属木、金刑木,酸味入肝可益肝,辅以酸味的水果如苹果、橘子、山楂、柠檬等以生津止渴,防止辛伐太过。通过食补方法润肺止咳、补益肺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应注意初秋余热未消,不可贪食瓜果,同时注意饮食清洁,以免伤及胃肠。
  舒畅情志 修身养性
          有诗云,“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秋天花朵枯萎,树木凋零,秋风瑟瑟,萧条、飘零、落寞、凄清的意味甚重,易使人们产生苍凉、伤感、悲观的情绪,久之则容易抑郁不舒,心情低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滕秀英强调说,当此时节,应顺应季节变化,使肺气清降,适应秋季容平之气,避免肃杀之气,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可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要经常与亲朋好友交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重阳节登山、郊游、赏菊等,以舒畅胸怀,修身养性。
  稍避风寒 早卧早起
          尽管金秋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晨起锻炼能使机体适应寒冷环境,增强体质,但早晚温差大,在室外时应酌情增减衣物,保暖的同时宜保持凉爽,有意识地让自己“冻一冻”,以增强自身的抗寒能力,但老人、儿童等体弱者,以及降温明显时不可“秋冻”,需及时增加衣物。腾秀英提醒说,秋季人体精气呈内收之趋势,运动时也要顺应这一规律,避免过于剧烈活动致使精气升发,可选择一些稍微轻松平缓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慢跑、散步等。起居方面应“早卧早起”,秋季阳气渐收,白天时间缩短,早睡早起,以助阳气升扬和阴气收藏。
  依时调养 避邪扶正
          滕秀英介绍,秋季分为三期,即初秋、中秋和晚秋,不同时期养生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初秋俗称“秋老虎”,余热仍炽,湿热犹存,进行户外活动时尚需注意防暑,此阶段天气炎热,不可贪凉饮冷,同时须注重饮食清洁卫生,以免引起胃肠不适。中秋时天气渐凉,以燥为主,可适当涂抹润肤品防止皮肤干燥,且应补充水分,配合食用秋梨、百合、沙参、麦冬等品,以生津润燥,濡润肺胃。晚秋时寒气日盛,当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物,以固护阳气,为冬天的到来做好准备。
          滕秀英总结说,在秋风送爽的时节,人们除了享受丰收的果实之外,尚需预防呼吸道疾病,以避免燥邪伤肺,同时要讲究科学养生,既能够调养身体,增强体质,减少自身患病的几率,还可以减轻或者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生。
文章来源:制药在线cph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8-17 16: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夜思雨   貌似给你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17 17: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身养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3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