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070|回复: 9
收起左侧

[养生] 听琴养生化性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7-21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养生角度来说喜欢听的,必然是身体需要的。就像湿气重的人喜欢听《酒狂》;阴虚的人喜欢听《洞庭秋思》;阳盛的人喜欢听《高山》——
听琴养生化性

□ 边江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

    古琴好听,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何听古琴,理解曲意,以曲调神则需要时间的积累。古人创作琴曲就像我们今天写作文,有感而发,把对历史的演绎,对社会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投射到古琴上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描写文姬归汉的《胡笳十八拍》,文王治国的《文王操》,山水情趣的《流水》等等。

    古人有大量描写听古琴的诗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他听到的是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表现了古琴散音的厚重洒脱;白居易《听弹古渌水》,他听到的是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体现了古琴的散按呼应的中正平和;王昌龄《琴》,他听到的是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表达了古琴的曲意深远;韩愈《听颖师弹琴》,他听到的是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从文字中能感受到古琴泛音的清扬空灵。

    古琴曲一般具有:“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的琴曲结构。古琴曲的弹奏由泛音、散音、和按音组成、泛音一般出现在琴曲的开始或结尾,也有在琴曲中以主旋律出现,像梅花三弄、阳关三叠,散音和按音则相互配合,贯穿于整个琴曲。一般的古琴曲都有一段自由节拍,速度徐缓的散板,琴家称为“散起”。经过充分酝酿准备之后,开始展示乐曲的主要音调。这时节拍已经纳入常规,曲调性也大大加强,琴家称为“入调”。一些形象鲜明、经过重复、对比、变化、发展后,把音乐逐渐推向高潮。高潮的部分往往是在加快速度、展开音域和加强音色对比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些加强曲调力度的双音,也常常用在这些地方。这一部分常常要占全曲一半以上的分量,是构成琴曲的主要部分。高潮之后,情绪逐步平稳下来,进入琴曲的“入慢”。这时往往利用明显的节奏对比或调性变化,把乐曲引进一个新的境界。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琴曲中,有时还插入带有结束意味的素材,或部分地再现前面的主题,或变形地重现前面的材料,称为“复起”,使得乐曲有一波三折、欲罢不能的情趣。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大多数琴曲用泛音奏出轻盈徐缓的乐句,把全曲结束在主音上,造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我在老年干部大学讲古琴与养生课程时,每次上课前都会播放一支古琴曲(学员听之前并不知曲名),让学员仔细聆听,听完后把感受写出来。就拿琴曲《梅花三弄》来说,学员的整体感受是欢快明亮中夹杂风扫落叶之声,有一个女学员特别喜欢这支曲子,她对泛音的感受是朵朵梅花盛开、晶莹剔透,并因此而要求学习弹奏古琴,经过对她的体质辨识,属于血瘀体质,面色晦黯,有色素沉着,情绪紧张等症状,《梅花三弄》这支琴曲,曲感上扬,有升发之气,有振奋阳气作用,长期听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作用。在听完古琴曲《平沙落雁》后,学员整体感觉是这个曲子描述出空旷的空间,高潮部分的动感更体现了曲子的宁静,曲子结束处缥缈如烟。其中有一个学员提到,他上课前头很痛,听了一会头痛好多了,听的时候感觉大脑整个是放空的。有个学员说他喜欢听古琴的吟猱产生的若有若无、忽远忽近的声音,感觉这种声音能穿心振脾;还有学生喜欢古琴的散音,感觉从悠远的山谷传来的回声。

    对一般的爱好者来说,不一定能听懂古琴的琴曲内涵,因为这需要有琴曲的背景知识和对古琴曲的深入研究,但如果喜欢听,想把古琴曲作为自己修生养性的音乐,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古琴曲,逐一选择听听。从养生角度来说喜欢听的,必然是身体需要的。就像湿气重的人喜欢听《酒狂》;阴虚的人喜欢听《洞庭秋思》;阳盛的人喜欢听《高山》。原因是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调频收音机,在不断接收外界发射的信号,当这种信号和身体需求相吻合时,也就是身体需要的。好像影视作品中音乐与情节默契起到对内容的渲染和解释一样。多听自己喜欢的古琴曲必然对身体有帮助作用。

    唐末五代之际的刘藉在《琴议篇》)中提出了古琴曲具有“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的特点。

    在众多能修身养性的乐器中,古琴可谓一枝独秀,其音色“中正和平”,其音意“清微淡远”。其音响不亢不嘈,适合室内聆听和弹奏,不愧为文人雅士书房的必备之品,现代人音乐养生的首推之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然处世”益养生

□ 韩德承 天津市中鑫药业有限公司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王夫之自称船山先生,晚年隐居著述,提出了著名的“修身六然”养性格言,语言含蓄深刻,富有哲理,是老年人修身养性的秘籍,值得我们借鉴。

    自处超然

    就是生活中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对生、老、病、死,要有超然达观的思想境界,顺应自然,以高层次、高时尚的人生境界来观照自己,净化自己。特别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要抛弃奢侈之想,割断虚荣之念,超越世俗,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有“宁静致远”的境界。

    处人蔼然

    与人相处,诚恳谦和,融洽和谐,多行善事,乐于助人,使人感到可亲可近。唐代百岁医学家、养生家孙思邈说:“性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内作,此养生之大经也。”现代研究证实,与人和善相处,乐于帮助他人,可以从中得到来自大脑的一种分泌物,这种分泌物是自然的镇静剂,可使人获得内心温暖,缓缓地解除心中常有的烦恼,正所谓“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科学家还发现,与人为善的行为有利于神经系统沟通大脑和骨髓及脾脏,使人产生抵抗感染的细胞,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无事澄然

    就是清澄、安宁的意思。有的老人虽然已经退休,而欲望不减,心胸狭窄,常为一点芝麻小事心存芥蒂,甚至大动干戈,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庄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内心终日不得安宁,思绪不能止息,定会百病丛生。因而他主张“忘我,无欲”,清静养神。当代生理学家认为,人若能无事静养,神经处于放松状态,此时呼吸、心律、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自然使寿命延长。

    处事断然

    人们常说:“当断不断必有后患。”遇事犹豫不决,处于摇摆不定的矛盾心态中,往往给人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研究证实,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低下,患病机率和死亡机率明显增高。因此,遇事要当断则断,决不优柔寡断,拖泥带水。

    得意淡然

    人在志得意满时,仍需心谦身平,淡化得失心理,不能得意而忘形,老子曰:“淡兮其若海”。因为得意是短暂的,人生不可能完美,一切都会过去。所以,要把得意看得淡一些,轻一些,头脑要清醒,不然,让得意冲昏了头脑,就会发热,就会骄傲,就会忘乎所以,就会得意忘形,就会乐极生悲。中医认为“喜伤心”,大喜过望也会对身体健康带来莫大损伤。

    失意泰然

    人在失意、身处逆境时,要做到不忧患、不烦恼,不自暴自弃,泰然处之。失意之时一定会心情沉重,但也同时会悟出人生的一些道理,失意时最能看清的是自己的不足,多想怨尤自消之事,心境坦荡。能够成功驾御失意的人便拥有了一份坚韧,一份向上的动力,对善于养生者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7-21 22: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音乐听得人越来越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1 22: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意境高雅,得焚香品茗读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1 22: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赶明找几曲古琴曲给耳朵按个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1 22: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第一次听说听琴还有这个功效。请问怀孕的时候喜欢停什么曲子是不是就意味着怀男还是怀女啊?有没有人做过这个方面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7-22 00: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春白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2 06: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流水觅知音,毒手药王论听琴!高雅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2 08: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听曲,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2 10: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听曲,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炎夏宜养心 心静自然凉

□ 宁蔚夏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夏天,天阳下济,地热上升,气候炎热为四季之最。“人与日月相应”,在人体五脏之中,心属火,与夏相合。因此,安度夏日,首当养心。

    暑为夏季主气,“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最易入心。暑邪内伤“心神”,可致人体体温调节失去平衡,大量蓄热,兼之其升散的特性,使腠理开泄,不断出汗,耗气伤津,造成人体中暑。所以,夏季养心,防暑降温是重要一环。

    炎夏,不仅在外要注意防暑,在内还须注意养神。心主神志,暑热之邪侵入人体,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心境,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并调息静养,所谓“心静自然凉”。

    心主血脉,泵血以营养全身。夏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夏天不可过劳和熬夜,要注意睡眠和休息。在夜间睡眠减少的情况下,安排适宜的午睡是保护心脏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午休30~50分钟,养心效果好。

    “汗为心之液”,与血同源。夏天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减少,可致血容量下降。夏天“静”不仅能养血,减轻心脏负担,还可敛汗,不致汗液大泄。因此,应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的运动,减少出汗,同时还应及时补充水分,扩充血容量。

    盛夏是疖、脓疱疮、汗斑、癣等细菌和真菌感染类疾病的多发季节,中医认为是因火热毒邪炽盛所致。由于心属火,故又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说。因而,对于上述疾病,应以清心泻火解毒为大法,积极防治。

    饮食调理对养心也很重要,夏天特别有讲究。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水能克火,咸味入肾,可坚阴以遏制心火亢盛之势,故夏天应注意补充盐分,既为防止体内水分丢失,也是为了平抑在上的心火。酸味食物具有“望梅止渴”、化生津液的作用,且能帮助消化,收敛汗液,宜择食。还应选择苦瓜、绿茶等苦而寒凉的食物,以期直折暑热。夏天应忌大辛大热之品,以防火上浇油,变生他恙。莲子、荷叶、竹叶均入心经,不仅有清热解毒之功,还兼具清心除烦、养心安神之效,可将其分别与粳米同煮制粥,夏季常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伏天三注意

通讯员 李金方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是这个时候。如何安然度过三伏天呢?

    山东省宁津县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魏四清指出,三伏天要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夏季瓜果众多,桃子、西瓜等都大量上市。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少吃,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食用平衡其寒性。

    第二,三伏天天气炎热,出汗甚多,饮食方面三分荤七分素比较合理;可适量做些舒缓运动,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

    第三,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三伏天进行三伏贴敷、拔罐、艾灸、穴位注射等手段治疗冬病,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病频率,还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1: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季养生拍手歌

□ 杨璞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但是我们的身体健康也经受着“烤”验。如何健康一夏呢?我们不妨跟着儿时熟悉的节拍,在欢快的歌谣中,轻松学习夏季的养生之道。

    你拍一,我拍一,夏季养心排第一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张明主任医师介绍说,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夏季养心要早睡早起,适当运动,不妨清早在住所附近的树荫花间处散散步。

    你拍二,我拍二,健脾除湿莲子伴儿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易让人胃口不好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明清以来,入伏之后最盛行吃莲子汤。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此时多吃些银耳莲子汤有益健康。将银耳及莲子以温水浸泡开后,除去根部杂质;红枣洗净,撕开去核备用。食材放入砂锅中,加入1000毫升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约20分钟后,加入冰糖调味即食。

    你拍三,我拍三,清热消暑翠衣餐

    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夏公旭副主任中医师推荐大家西瓜翠衣汤汤,西瓜瓤和西瓜皮之间的部分中医叫西瓜翠衣,凉拌、炒菜都是食疗美味。中医认为其性味甘凉,煎饮代茶,可治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暑等疾病。2至3人份西瓜翠衣汤需要300克西瓜翠衣、冰糖适量和水。水烧开后,放切好的西瓜翠衣、少许冰糖入锅,继续煮开5分钟后即可。爽口的西瓜翠衣有清热解暑、除烦降躁的功效,还可愉悦心情、改善情绪,激发食欲。

    你拍四,我拍四,冬病此时要夏治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万里主任中医师介绍说,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这正是中医“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的体现。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艾灸、埋线、刮痧、拔罐、药物内服等。 “冬病夏治”不是人人适宜,要先确定自己不是属于疾病状态和急性发作期。如果是急性发作期,最好让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对于热性疾病或阴虚的人,三伏天贴敷后反而是“火上浇油”,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贴敷药膏前最好先请专业医生判断。

    你拍五,我拍五,调养肺肾补一补

    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以试试炒盘枸杞肉丝来进行食补。具体做法是:将枸杞子50克清洗干净待用。猪肉400克去除筋膜,切成丝;熟青笋100克切成同样长的细丝。将炒锅烧热,放入猪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烹入料酒,加入白砂糖、酱油、味精、精盐搅拌均匀,放人枸杞颠炒几下,淋上麻油拌匀,起锅即成。枸杞肉丝适用于夏季阴血亏虚所致的形瘦体弱、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阳萎不举、心悸心慌、头目眩晕、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失眠健忘,以及贫血、性功能低下、神经衰弱等而属阴血亏虚者。

    你拍六,我拍六,运动锻炼要适度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运动保健咨询门诊李靖副教授介绍说,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过于剧烈,应以少许出汗为宜,出汗过多损伤心阴。可以选择中医健身气功五禽戏,习练熊戏有健脾胃、助消化、消食滞、活关节等功效。练虎戏能增强华佗挟脊穴和督脉的功能,能缓解颈肩背痛、坐骨神经痛、腰痛等症状。练鹿戏保健肾脏,它的各个动作都是围绕腰肾来做运动,除了强腰固肾,还有益于缩减腰围,保持苗条身材。练猿戏增强心肺功能,猿戏中的猿提动作遵循“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上提时吸气缩胸,全身团紧;下落时放松呼气,舒展胸廓,有助于缓解气短、气喘等症状。练鹤戏预防关节炎,夏季使用空调不当,或者长时间吹电扇,会导致关节疾病的发作。练鹤戏时,动作轻翔舒展,可调达气血,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活动筋骨关节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你拍七,我拍七,室内温度别太低

    夏季一般舒适的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50%~70%为佳。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自然界最容易致人生病的因素之一。空调温度过低容易产生风寒之邪,尤其人体的后脑部位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毛细血管,脑后还有着两大重要穴位:风府和风池。风府穴所在的位置位于脑后发际正中直上3厘米处,是头部最薄弱的地方之一。风寒之邪从这里经过,人体会出现头痛、恶寒、咽喉肿痛、颈脖僵直等症状,严重的可引起中风。最好在夏季让空调保持在27摄氏度左右,以免过冷伤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08: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探讨。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18 1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