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沈鹏 于 2015-4-30 16:29 编辑
现将本人自己遇到的问题罗列出来,仅供大家参考、讨论。
1对空气阻断如何评估。
请参见课件、网上及医药设计《浅析无菌药品生产中空气阻断的内涵》 邓海根和张华的文章。要按风险管理的原则来评估和处理具体问题。目前看,所加工的空气阻断,从隔离污水管污染的角度讲,基本OK;但没有达到降低房间湿度的目的,自来水直喷效果差,房间湿度可能大。安装空气阻断有以下基本原则: 生产区有SIP功能、真空与产品接触的生产设备,安装时均应设空气阻断。从质量风险角度来看,科学、合理的设计还应包括节能和节水;一般洗手池可采用阀门形式,不需要单独的空气阻隔装置,此外,一个空气阻断有时可用时用于数个排汽口,不需要每个排放口均安装“空气阻断”。
2对洁净区清洁用水槽空气阻隔装置的评估。
如上所述,可采用阀门方式。现担心排水时外溢到地面,而将排放管直接封至地漏处,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排水速度可用阀门调节,即使部分清洗水溢到地面上,也无多大风险,可用刮水板或拖把处理。
4 纯化水系统中间储罐建议加呼吸器。
企业自己确定,例如可加3µm过滤器。
5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消毒、灭菌周期设置为一个月是否合理。 请从风险的角度去考虑,凭数据说话。这类系统均有常规日常的检测,企业通常设定警戒标准及纠偏标准,只有当结果接近纠偏标准时,才需要采取纠偏措施。换言之,应根据水质测试的趋势而不是与指标无关的时间来确定“周期”。
8中间产品是否需增加细菌内毒素测定项目,目前方法不稳定。 问题尚不十分明确,初步分析:1、通常只有特别易长菌的液体产品的中间体,才需要测定。2、如果注册中没有此要求,可以不做 3、当成品检验出现偏差时,在OOS调查中才可能需要做。
10原辅料、内包材是否必需全部进行现场审计?哪些人员必需参与? 按风险评估来确定物料是否进行现场审计。质量、生产及采购部人员可参与。关键材料的审计,质量部人员一定参加。
1洁净区(A/B、B级)空间消毒:是否可以使用甲醛?用过氧化氢或戊二醛是否可以? 洁净区的空气是通过高效过滤器过滤的,如果高效过滤器密封无问题,送入洁净区的是无菌空气,但人员进入及操作,会带来污染。最大的风险在人员、操作面而不是空气。应将关注点放到关键点上。不要过于迷信甲醛和空间消毒对洁净区环境的影响。 尽量不要用甲醛,如企业决定要用,也可,注意保证人员安全,获得环境部门认可。部分企业采用汽化过氧化氢,因为它容易分解,无残留,对人员安全。许多企业不采用汽化过氧化氢和甲醛,也能达到GMP的要求,他们通过严格的清洁、常规的消毒剂,例如酒精、戊二醛、新洁而灭等,偶尔采用杀孢剂,能有效控制洁净区的微生物污染。
2 C级消毒:只用是否臭氧是否可以? 如果按SOP要求清洁和消毒,达到了设定标准,就不需要用臭氧。不强求不使用臭氧,如果使用臭氧,应有证明臭氧效果的数据,如果浓度、时间及效果均无实测依据,那么,提出使用臭氧是带盲目性的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根据我30多年及许多企业的经验,不用臭氧,肯定可达到GMP的要求。
3原液车间:D级洁净区是否需要回更?菌种库建立:在培养室,是否需要在C级? 回更只是在无菌生产区才采用,或生物制品的bio-positive区,我在发你们的投影中另加一图示意。D级通常不需要回更。单独设置的培养室无级别要求,它的关键在于温度的均一性;但在洁净区风,如放置小的冰箱,它的环境就有级别要求了。菌种库建立:参见第6题的答复。
5化验室检验细胞库:我公司规定检验用细胞的最高使用代次不超过30代,中国药典在检定用细胞要求的第2点提到“应根据制品特性,在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基础上,在该细胞允许的最高限定代次内,规定相应检定用细胞的代次范围(应在确定细胞代次±1代的范围内)。句子中的±1代应如何理解,如何掌握?在1代至31代之间使用,还是29-31使用? 答:已查并已咨询专家,可理解为“该细胞可在1代至31代之间使用”,还有专家认为药典提法不严格,我个人也认为句子文法不妥。如对以上说明还不放心,可再与药典会电话联系。
6原液车间菌种传代是否需要C级?是否需要生物安全柜? 现采用大肠杆菌,经划板→培养→挑菌落→接种→摇瓶→扩增。然后用三角瓶接入发酵罐。大肠杆菌的处理最好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采用超净工作台, 宜在C+A级处理,在超净工作台的外侧做一垂帘(不要到地面),形成一个有垂帘无门的C级缓冲间,提高超净工作台环境的级别;在超净工作台后设排风(有高效过滤器),强化安全措施。 如果企业有其它严格措施,同样达到能防止污染和提高安全性的要求,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