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190220
帖子
主题
积分874
注册时间2015-2-26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关于RO膜的型号,算是普及内容吧,(老人直接跳过)用过的都知道,纯化水设备虽然品牌不同,但用的膜基本都是苦咸水的膜,前面的型号不太一样,比如陶氏的BW,GE的AG等,代表的是膜的种类,但后面的数字却大同小异,一般写的都是8040,或是4040,这里8040指的是膜的尺寸,80是膜的直径为8英寸,也就是8*25.4mm=203.2mm,40指的是膜的长度是40英寸,也就是40*25.4mm=1016mm,同理4040指的是直径4英寸,长度是40英寸的膜。
2.知道膜的长度了,基本膜壳尺寸也就确定了,目前纯化水系统常用的膜基本就这两种型号,很多朋友经常会问几种品牌的膜之间是否可以互换,所以只要知道膜的尺寸,就很明确了,目前对于常温膜而言,除了陶氏有款型号后面带i的膜,是具有端面自锁的膜,貌似长度差一点之外(听朋友说过,没具体验证,有知道的可以留言我),其他基本是可以的。不过高温膜的话,如果互换,建议咨询下厂家,因为几家主流RO膜的高温膜端面都有区别,不是很一样。
3.因为常用膜的长度基本都决定了,所以对于膜壳较长的设备,比如4芯,5芯的而言,在平面设计时要注意膜壳两段的空间,至少要留足1m以上的距离,以便于更换方便,特别是对于3芯以上,最好两边留足距离,负责更换的时候很难抽出来,我在实际更换时,有时都用不锈钢管捅出来,但也要留出钢管的距离,这一点,需要在与工程公司确认平面图纸时反复确认好,特别是空间较小的房间。
4.特殊尺寸。对于RO膜而言,还有一些很少用的尺寸,比如2521,2540,说是特殊是相对药厂而言,这些膜对于小型设备的设计就特别重要,比如几百升的,实验室用的。
--------------------------------------------------------------------------------------------------------------------------------------------------------------------
关于回收率。我一直很纠结的概念。
看过很多朋友写的纯化水系统URS,要求系统回收率达到80%以上,愿望很好,实际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很难,是有代价的,以下分析。
1.从RO膜的结构和原理来看,对于卷式膜需要比较高的压力,但是单支模能处理的量其实不多,以3芯为例,原水进入到RO第一只膜元件,淡水进入到集水管,没处理的从端面进入第二只膜再次处理,基本单支膜的回收率在8-10%,所以,膜壳里面膜串的越多,回收率才会越高。之前海德能做了一个膜的动画,还不错,上传到网上,不明白的可以看下http://pan.baidu.com/s/1kTyzjZx
2.段和级。很多有都知道一般RO要做两级设计,但只有一部分知道,每一级还要分段。简单区分段和级的概念,如果RO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淡水进入第二部分,这就是两级;如果第一部分的浓水进入第二部分,那就是两段。对照后面附图,6只膜壳,下面4只就是第一段,上面2只的进水其实是第一段的浓水,这就是标准的两段式设计,膜壳2:1排列,相当于把前面的浓水再次回收处理,其目的就是在于提高水的利用率。
3.以上算是膜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设备回收率而言。通常一级回收率设计为70%,二级回收率设计为80%,所以,如果不考虑任何回收,整体回收率=0.7*0.8=56%,但实际情况下,二级的浓水水质一般是优于原水的,这部分水回到原水罐,以10T设备为例,二级浓水=(10/0.8)-10=2.5T,一级淡水需求量为10/0.8=12.5T,所以预处理的需求量为12.5/0.7=17.9T,减去二级的回收量2.5T,所以设备实际回收率=10/(17.9-2.5)=65%。看到这里,一些操作经验比较多的同行可能会有疑问,自己的设备有时达不到这么高,参考了目前国内几家主流工程公司的设计,发现原因在于为了保证二级的用水,通常一级的产量要略大,所以响应预处理的量也要略大;根据GMP的要求,基本都带有循环模式,进入循环后,若是原水罐满了,通常二级浓水会直接排放,但若设备连续运行下,基本都能达到这一数据。
4.80%??其实也是可以的,只要做一级浓水回流就可以的,通常是部分回流,但通常不推荐,因为一级浓水通常电导率都比较高,超过1000以上,对水质影响比较大,这种设计在污水处理比较常见,因为不需要很高的水质就可以,但对膜风险也是成倍增大。
|
-
两段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