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50|回复: 5
收起左侧

[临床药学] 丝瓜可入药 可巧治多种常见小疾病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4-6-14 11: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夏季是丝瓜的当季,也是吃丝瓜的旺季。丝瓜为外来物种,到今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了。据说,丝瓜的药用价值很高,全身都是宝,都可以入药,而且是女性朋友们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丝瓜中含有丰富的B族、C族维生素,能有效防止皮肤老化,美白等功效。更主要的是,丝瓜可治疗多种日常生活中常见、常发的小疾病。

咽喉炎

嫩丝瓜洗净捣烂挤汁,加入适量白糖。每日1匙,每天3次。

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急性咽炎常为病毒引起,其次为细菌所致。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因为患各种鼻病,鼻窍阻塞,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

风寒咳嗽

丝瓜自焙干,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天3次。

风寒咳嗽,风寒犯肺,肺失宣肃,则见咳嗽频作,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咽痒声重;风寒外束,腠理闭塞,则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为风寒表证之征。

痢疾

丝瓜根,茎,叶均可,洗净后捣烂挤汁每次服2匙,每天3次。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疗效欠佳或慢性变多是因为未经正规治疗、未及时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

过敏性哮喘

方法1:丝瓜藤洗净捣烂挤汁,每次服1匙,每天3次。

方法2:生小丝瓜2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150毫升服,每日3次。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由于症状与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大人缺乏相关知识,往往在早期忽视治疗,也极有可能被误诊。

神经痛

把丝瓜汁温热后饮下,用量根据症状而定,每日100毫升左右,或者用丝瓜叶茎捣烂挤汁涂抹患部,也有疗效。

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此种疼痛是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称为自发痛。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神经痛,有明确病因者称继发性(或症状性)神经痛。

疖肿

鲜丝瓜1个,捣烂后敷在患处,然后再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

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疖肿可能由细菌感染、空气或食物过敏、生活压力、卫生不食、生病、抵抗力差、某些药物、吃过多垃圾食物、伤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状腺毛病等因素引起。它既痛且不雅观,有时还会留下疤痕,偶尔甚至有危险性。

从小,我家里人就特别爱吃丝瓜,但是我就特别不爱吃,甚至是讨厌,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缘由,尝都不愿意尝的。直到有次阴差阳错错误的吃了口,然后就喜欢上了。现在我的食谱中又多了一道菜,而且是这么好的一道菜,据说,女性多吃些丝瓜,还有利于调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4 12: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4 12: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太有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14 15: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14 15: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更喜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14 20: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多吃{:soso_e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3 2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