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95|回复: 2
收起左侧

[临床药学] 癌症免疫疗法:从国外到国内的发展状况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6-9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ASCO2014已经结束,今年最亮丽的数据仍然是anti-PD1单抗治疗黑素瘤的两项Ib期试验:nivolumab(3mg/kg)+ipilimumab(1mg/kg)实现94%的1年生存率、88%的2年生存率,虽然副作用可能有点大(62%的患者出现3/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23%的患者因为不良反应停止治疗);而MK-3475对于ipilimumab治疗后进展的患者也实现了28%的客观应答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5.4个月。

    如今nivolumab、MK-3475、MPDL3280A都拿到了FDA突破性药物资格,Merck已经递交MK-3475的上市申请,PDUFA日期为2014年10月28日,nivolumab、MPDL3280A、MEDI4736应该也在2015-2016年间上市。MK-3475的I期试验(NCT01295827)注册时间是2011年02月,今年10月就将通过FDA审批上市,BigPharma的临床推进速度让人吃惊。

    Anti-PD1/PDL1单抗的上市越来越近,各大分析机构也赶忙预测市场分布,Bristol-MyersSquibb起步早、数量多、适应症广,市场份额可能是最大的,Merck临床推进速度快,抢先上市也有不错的机会,Roche、AstraZeneca收拾残局。不过Bristol-MyersSquibb的两个副作用相对较大,2020年以后面临大量竞争可能走弱。就国内的情况而言,ipilimumab是2011年申报临床,nivolumab和MK-3475都是2014年05月申报临床。国产的anti-PD1/PDL1有中美华世通、中山康方、上海君实、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百济神州等,目前都还没有申报临床,上市时间应该会晚于外企,毕竟都是小企业或学术机构,研发资金很难一步到位,申报注册也不是轻车熟路。

    癌症免疫疗法量身定制的适应症是黑素瘤,因为黑素瘤中存在大量T细胞浸润,对T细胞激活性的药物比较敏感,但这个适应症在中国没有市场,国内每年新发病例才2万,跟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不在一个数量级。国内最想做的适应症应该是非小细胞肺癌(目前还没有anti-PD1/PDL1单抗治疗胃癌、肝癌的阳性数据),上市的话大概要300例数据,临床试验费用估计要1亿RMB。

    国内能掏1亿元的土豪多得是,问题是这种药物在欧美一定有市场,在中国则是市场难料,国内对高端生物制品的消费能力有限。就拿中信国健的益赛普来说,定价已经是低得不能再低了,每月只需大约6000元RMB,价格只有依那西普的1/3不到,而且竞争者很少,但年销售额也只到了10亿RMB这个级别,与欧美数百亿美元的anti-TNF市场没得比。

    因为癌症种类繁多,临床治疗又是细致地分期、分型,适用某种抗癌药的患者数量其实很少,用药治疗时间也不长,这导致抗癌药历来是天价。伊马替尼仿制药定价是4500/月,自主研发埃克替尼是12000元/月,自主研发anti-PD1单抗的定价起码是15000元/月,这笔钱谁来支付?

    如果完全由患者自费,癌症免疫疗法在中国救不了多少人,反而会带来大量不稳定因素,还嫌医疗体系不够乱吗?医保支付?这倒是有可能,问题是企业、市场都没有决定权,这个风险是投资者最不愿意面对的。辛辛苦苦投入上亿元,痛苦地坚持10年将新药推上市场,最终取得多大收益完全被别人操控。

    这就是中国新药研发的困境,政府全力支持你做新药,患者呼天抢地要你做新药,但支付方只是一句“等你做出新药再说”打发了。我相信中国有自主研发新药的能力,但是怀疑中国有消费高端药品的能力,不确定投资做新药是否比余额宝的收益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9 22: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持之以恒,投资做新药肯定比余额宝的收益高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6-9 22: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症免疫疗法在中国遭遇困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 05:1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