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41|回复: 5
收起左侧

[临床医学知识] “取消门诊输液”关键在“医患互信”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2-24 12: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取消门诊输液”如此,促进医患互信的其他一切努力莫不如此。而促进医患互信,既要有科学的权威发布,使公众通过认知,从而建立对医生的信任;更要有啃骨头的精神,加强医改,用制度规范一切医疗行为,使之在合理的利益面前,不得不“取之有道”。

  感冒发烧想好得快,就去医院输液室打点滴,这可能是很多市民的想法。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利于人体健康。为遏制抗菌药物过度医疗,引导市民树立合理用药观念,江西省南昌市昌大二附院已率先在江西省试水取消门诊输液。(2月17日《北京晨报》)

  这是一则事关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的新闻。

  去年12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了合理用药10条核心信息,其中一条是:“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但即便有此原则,实际上,“打针”一词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输液”。现在,城乡不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很难找到注射室,而所有输液室几乎都是人满为患。有的医院过道里都坐满了输液的患者。

  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相关部门,组织药学、临床医学、健康教育等领域权威专家,制定发布了用药原则。为什么这个权威发布,没有“劝退”输液者。原因在于:一是相关部门的宣传还远没有进入千家万户,真正深入人心。二是一些医生在利益的驱动下,仍对输液乐此不疲。为了多收费,不负责任的医生作出的选择,可能正好与用药原则相反:“能输液不肌注,能肌注不口服,能多用不少用,能不用也要用”。这就难怪在一些医院,输液会成治病的主流,患者看个感冒,也得花上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医院当然不愿眼看着能轻易收取的钱而不收。三是医患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互信。医生不建议输液,患者却不同意。比如,2月2日晚,深圳儿童医院一急诊医生为防止抗生素滥用,建议不要输液,被患儿父亲数次掌掴,致其嘴唇和牙龈破裂伤。

  这虽是一个极端个案,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患儿父亲不知晓、不认同用药原则,医患之间缺乏互信,其中教训,无疑值得各方汲取。

  南昌市昌大二附院率先在江西省试水取消门诊输液后,输液室人少了,病人表示“只要能看好病就听医生的”。这说明宣传是有效的,医患互信的基础正在建立。

  然而,改变一种错误的观念,抑制某种固执的利益冲动,并非易事。即使是具有权威性的用药原则,要走进公众内心,也非易事。  

  所以,“取消输液”,不会一蹴而就,南昌取消了,其他城市能否跟进,取决于多方面的努力。“取消门诊输液”如此,促进医患互信的其他一切努力莫不如此。而促进医患互信,既要有科学的权威发布,使公众通过认知,从而建立对医生的信任;更要有啃骨头的精神,加强医改,用制度规范一切医疗行为,使之在合理的利益面前,不得不“取之有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13: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消输液?那得看钱没给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13: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在医患互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4 13: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有些无知的父母真可怜,竟然这样对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2-24 13: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这个不是医患互信的问题。而是用药是否合理的问题。现在是滥用抗生素搞的。而且,群众为什么会认为打针好得快?那也是那些无良医生有意无意的引导,加上有些不懂的人的盲目相信和宣传,长期而形成的观念。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医生的正确引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2-24 14: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是好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 0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