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990|回复: 2
收起左侧

[临床药学] 对乙酰氨基酚风雨路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 19: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对乙酰氨基酚风雨路
yixuewenxian
大背景
在古老的中世纪时期,欧洲人主要有2种退热药:
①一种是存在于柳树树皮中的物质(水杨苷:后来发展成了阿司匹林)
②一种存在于金鸡纳树树皮里的物质(成为奎宁的主要原料)。
1820年奎宁被首先成功在金鸡纳树中提取,虽然其主要作用是治疗疟疾但是由于其本身也有退热的功效所以,有总比没有好吧——也被作为退烧药物使用。
既然能提纯了,那咱就别愣着了,砍树呗!经过60年的砍伐当时间到了1880年的时候,人们睁眼一看,我去,树树都去哪啦?虽然6年前1874年水杨酸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但是由于其奇差无比的口感以及对胃的强烈刺激性,很多病人明确表示「老娘宁肯病死也不吃那东西呀……」而此时距离传奇药物阿司匹林大规模应用还有17年的时间……啧啧,上帝一定在感概:人类也TM太难伺候了?
内什么,科学家们,别在那等着招呼啦,麻溜的自己赶紧上吧!
我来啦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期盼下在组织的英明领导下在XX思想(此处省略一万字)的正确指引下,科学家们终于不负众望在1886年发明了退热冰(乙酰苯胺)。随后趁热打铁,1887年又马不停蹄发明了非那西丁(乙酰对氨苯乙醚)。
这里一定要多说两句:诸位还记得香港禁售维C银翘片事件吗?事件中频繁提到的一类国外禁用药物就是非那西丁(乙酰对氨苯乙醚)、由于该药物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非那西丁不仅可引起紫绀反应及溶血性贫血还可能损害肾脏甚至诱发癌症。同时由于市场上已经有更安全及同样有效的药物可以代替,所以许多国家目前已经禁售非那西丁。中国已经开始淘汰一些含非那西丁的药品,但并未完全禁止使用。

1893年,研究人员在某些服用非那西丁的患者尿液里发现了对乙酰氨基酚的身影,并将其浓缩成白色、稍有苦味的晶体。但是,针对这些物质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科学家并不能给出肯定答案。直到1899年,经研究最终确定:对乙酰氨基酚,**别不承认,你就是吃了退热冰撒尿的代谢产物——但是……这个发现在当时并没有被重视。
其实在1873年人类本有机会提前使用,那一年Harmon Northrop Morse首先通过对硝基苯酚和冰醋酸的在锡催化下反应合成了对乙酰氨基酚,但是在后续的二十年之内对乙酰氨基酚并没有用于医学用途。至于究竟干嘛去了?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遗憾的是,下一次对乙酰氨基酚被重新提起则是在整整47年之后。
1946年,美国止痛与镇静剂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Analgesic and Sedative Drugs)拨款给纽约市卫生局(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Health)帮助其研究止痛剂的问题。伯纳德·布罗迪(Bernard Brodie)和朱利叶斯·爱梭罗德(Julius Axelrod)被分配研究非阿司匹林类退热剂为何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症(一种非致命的血液疾病)这一副作用。1948年伯纳德和爱梭罗德发现退热冰的作用归功于他的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并且对乙酰氨基酚没有类似退热冰的毒副作用(话说退热冰的毒副作用杏哥真是没有查到,有知道的朋友提醒一下呗!),因此他们提出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替代退热冰。
大发展
从此之后阿司匹林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相较于阿司匹林严重的胃刺激,降低血小板等副作用,对乙酰氨基酚无疑更安全。
1955年,对乙酰氨基酚在美国境内上市销售,商品名泰诺(Tylenol)。
1956年,500毫克一片的对乙酰氨基酚在英国境内上市销售,商品名必理通(Panadol)。
1960年,中国开始进行生产。
1963年,对乙酰氨基酚列入英国药典,并因其较小的副作用和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而流行开来。
……
安全性
知名博主@和睦家药师冀连梅 大赞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安全性!
联合国亲情推荐使用的安全药物。
在澳大利亚,孕妇,哺乳期妇女,甚至一个月以上的宝宝也可以在医生监督下使用。
小心肝
相比其他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在正常剂量可以安全使用,但必须注意的是该药物过量会伤肝。
据调查:自1998年至2003年对乙酰氨基酚为美国引起急性肝衰竭最多的药物,其中48%由于药物过量导致。2007年美国CDC的一份报告估计,全国每年1600例急性肝衰竭病例,而对乙酰氨基酚是导致肝衰竭最主要的原因。
常见3种风险:
①一次性服用大剂量对乙酰氨基酚。
②同时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药物。
③同时引用酒精——均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这里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第2条:
首先很多国产很多药物的成分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例如:克感敏、泰诺感冒片、泰诺林、儿童百服宁口服液、日夜百服宁、散利痛,白加黑、必理通、瑞迪菲、快克等也均含对乙酰氨基酚。
其次因为……中国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名字是中药却掺杂了很多化药成分,绝对的坑你没商量:
①珍菊降压片:原以为是菊花茶呢!仔细一看含有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及芦丁,不过这**的已经被CFDA发布不良反应通报了。
②999感冒灵:我真以为这是板蓝根之类的中药,结果人家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我去,这还是主打的小儿感冒药,一年卖14.5亿!
③消渴丸:老实交代,谁第一眼能知道这个药含有格列苯脲,一年卖5亿!
④金感胶囊:金感?难道不是中药吗?居然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这个药物小孩要当心!)、马来酸氯苯那敏。一年卖0.67亿。
⑤维C银翘片:我一直发闷生病补充维生素C有用吗?原来人家的成分是: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一年卖2.5亿!
我无意探讨这些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这种复方制剂的确将患者陷入重复用药的危险境地。
最后国人对于药物的作用认识不明确,很多人误以为加大药量或者一次性多种药物混用可以让自己的病尽快好起来,殊不知:人,不做死就不会死!
2011年1月13日美国FDA发布有关降低对乙酰氨基酚处方药肝损害风险的措施,每片(或胶囊等剂量单位)含量不得超过325mg,同时修订此类药物说明书警示肝损害及过敏反应的风险。
2013年8月1日FDA发布警告:对乙酰氨基酚会引起严重的皮肤反应,这些有可能致命的皮肤反应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重症型多形性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和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AGEP)。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药物都有各自的不良反应,并且本次警告中FDA明确表示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极其罕见,据小编推测FDA的目的在于希望医生知晓该风险,当患者出现皮肤反应时应将对乙酰氨基酚作为考虑因素之一。
2014年1月14日(就这两天的事)美国FDA再次发布报告建议医生和医疗人员禁用含超过325微克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因为这种剂量的药物很可能造成患者肝损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1 19: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学习了,用药慎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1 23: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注意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3 0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