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52|回复: 3
收起左侧

[临床药学] 识别掺伪海马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2 17: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识别掺伪海马


海马又名水马、马头鱼,为海龙科动物克氏海马、刺海马、大海马、斑海马或日本海马除去内脏的全体。全年均可捕获,但以8~9月份产量最大。捕得后,将内脏除去,晒干即可入药,也有的除去外部灰、黑色皮膜和内脏后,将尾盘卷,晒干,然后选择大小相似的,用红线缠扎成对出售。其性温,味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调气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遗尿、虚喘、难产、疔疮肿毒等症。《本草新编》中记载:“海马,亦虾属也,入肾经命门,专善兴阳,功不亚于海狗,……不论雌雄,皆能勃兴阳道”,为补肾壮阳益之贵细药材。有些不法药贩,为获不当得利,在海马腹腔内加入水泥等杂物,以增加重量,购买使用时要注意识别这种掺伪品。

  真品海马

  有大海马、刺海马、三斑海马、克氏海马、小海马等多个品种,均载入《中国药典》。其中,大海马体形较长,多在20~24厘米之间,腹部宽2~2.5厘米,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黑褐色,头、身、尾均为骨质硬壳状,头略似马头,有冠状凸起,吻管长,口小,眼大,第一、四、七节较发达粗大;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骨质坚硬,体轻,不易折断;闻之气微腥,口尝味微咸。刺海马与大海马外形接近,仅头、身、尾各环形棱处的棱棘特别发达,呈刺状,第一节的两个棱棘更为明显,头冠尖端具4~5个小棘,排成星形;克氏海马体比大海马稍长,约在30厘米左右,躯干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三斑海马和小海马个头比较小,体上节纹及短棘均较小。

  掺伪海马

  多是挑选体形较大的海马,将腹腔内填入水泥、铁屑等杂物,从外观上看未有任何变化,但手掂明显感到质重,掰开后,腹内可见掺伪物。这种掺伪海马,增加了本身的重量,如按此重量入药,既达不到应有的药效,而且花了冤枉钱服用掺入的杂物的掺伪品,会贻误治疗,使用前要仔细鉴别。 (韩德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2 18: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掺假掺杂,实在可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2-2 20: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4 16: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下,不过现在掺假的也多,真的是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3 00: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