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633|回复: 0
收起左侧

[诗词歌赋] 趣话重阳诗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10-13 06: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趣话重阳诗


  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重阳节插茱萸。唐代诗人杨衡有诗云:“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不过,大家可能最为熟悉的还是王维的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时节,菊花盛开。赏菊花和喝菊花酒也是古人过重阳的重头戏。“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的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将一簇白菊,与自己的满头白发相提并论,既充满了情趣,也平添了许多的人生感慨。“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赏菊、插菊,诗人烂漫之态尽露笔端。将菊花入酒,酿成菊花酒,再细细品之,可谓既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孟浩然诗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出了友人的热情好客。而他在《秋登兰山寄张五》中的“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又把自己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寄寓其中,可谓情深意长。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诗仙李白在《九月十日即事》中留下了“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的诗句。不论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还是明代诗人王灿的“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对亲人的思念总能牵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那根丝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8 14:0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